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2019-12-09 02:03满欣欣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古典诗意意象

满欣欣

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并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读懂诗意

对一首诗的把握,必须以理解为前提,但很多学生往往连诗都读不懂,那么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这方面的引导。读懂诗意要从两方面把握:

1.诵读。诵读是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更易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并初步感知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理解。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就要进一步去理解诗文的含义了。首先,是对实词和虚词掌握,从而理解诗的基本含义;再者,诗歌中往往存在着一些活用和特殊句式,要提醒学生格外注意;第三,要注意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够准确理解诗人使用的典故。此外,理解诗意还需适当结合自己的经验帮助自己来理解。

二、体会诗境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督促学生注重对常见意象的积累。对意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可以由意象去感受意境了,这需要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画面和情感进行勾勒。“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备。”(朱光潜《诗的境界》)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着重强调对意境的把握,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畅所欲言,给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并结合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三、感受诗情

一首诗,最终都会落在一个情感点上,因此,理解詩人所要抒发的情感对欣赏一首诗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感受诗情就要做到“知人论世”,这一点在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有所提及,“只有深入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才能明白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他想借此诗表达什么。同时,还要注意理解诗人对字词的使用,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一句话往往因为一个字用得不同,意思就发生了改变。因此在诗歌理解中,注意诗人对字词的用法也可辅助我们来理解诗歌的情感。

如在《蜀相》的教学中,颔联中的“自”和“空”有独自和徒劳之意,在此,就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词放在这里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学生思考后会发现这两个字不仅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还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第三联、第四联则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缅怀和尊敬之情。但如果我们循着杜甫的人生轨迹探究下去,就不难发现,诗人在写诸葛亮的时候却无时不在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诗人为诸葛亮流下的惋惜的眼泪又何尝不是在慨叹自己的人生遭遇?由此,学生对诗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深刻了。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把美的原则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真正体会古典诗歌的精髓和魅力,而不是像庖丁解牛一样将完整的诗歌切割开来,丧失了美感只剩下一个个没有情感的文字。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猜你喜欢
古典诗意意象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来自林间的风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