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2019-12-10 02:52张红丽韦冬余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11期

张红丽 韦冬余

摘要: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是指运用新时代理念来指导学校的文化力建设,主要包含了精神的、物质的、行为的、制度的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有利于提升学校教育文化育人的质量,有利于发展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涵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的路径是开展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人文经典的创新性阅读、建设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理念 学校文化力 文化育人体系

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追求高质量的办学,即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目前,各个学校都在实现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发展的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专家的共识。提升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就要借助文化的力量,让“文化”担负起“育人”的功能,进而切实提高学校的文化力建设水平。学校通过新时代理念可以建构文化育人体系,这能够影响到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进而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可持续性发展。

一、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的内涵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宣示,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变革是观察时代发展的标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必定伴随着一场广泛、深刻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他特别强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以新时代理念审视学校教育现象和问题,建构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中国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要从一种理念发展到教学实践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供人文训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要想拥有自己的办学个性,必须切实提高学校的文化力建设水平。所谓学校的文化力是指学校的文化作用于学校的主体而产生的文化传承之力。它主要表现为导向力、凝聚力、整合力、推动力等。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运用新时代理念来指导学校的文化力建设,主要包含了精神的、物质的、行为的、制度的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文化力建设的主体积极投身到学校的各项文化建设中去,才可能出现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

二、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的价值

1.有利于提升学校教育文化育人的质量

学校是产生文化力的地方,学校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涵养和建设,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每个学校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通过提升学校的文化力来创建属于每个学校的特色文化,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这是社会趋势使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差异就在于学校文化生态的差异,好的学校文化生态能够为学校取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遇,所以学校的文化力建设势在必行。在学校文化力建设的过程中,选择何种理念采用何种策略来指导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只有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和策略,学校才具有最强的生命力。新时代的学校文化力建设体现为新时代的精神理念对学校的主体行为发挥的有效影响。新时代理念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中發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新时代理念能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的文化建设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进而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力建设水平,提升学校教育文化育人的质量,扩大学校教育的吸引力。

2.有利于发展教师的文化素养

当前由于大多数师资队伍很少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进修,所以师资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教师的素质不高。而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与进修相应内容,否则就无法适应这种文化育人体系培养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学习与提高,学校也要让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进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型教师已经逐渐向理念型、知识型、文化型教师转型,并且发展了教师的人文精神与文化素养。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有利于发展教师的文化素养。

3.有利于涵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014年教育部在《深化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育人要遵循“针对性”的原则,从而提升综合育人水平。“针对性”就是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好,但情绪容易波动,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开展文化育人教育尤为重要。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必须“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所以研究用人单位对就业人才的需求是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用人单位不会只看学生的技能,他们更看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技能可以到单位后慢慢学习,人文素养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而利用新时代理念可以涵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三、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的路径

文化力不是自发生成的,它是在一种理念激发下由学校精神产生的洪荒之力,而新时代理念就是学校文化力的催发剂。在新时代理念下学校可以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培养来实施学校文化力建设策略,利用传统文化本身的熏陶、感染力量,让制度文化、社团文化、课程文化、专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各自发力,从而形成一股提升文化的合力,并让这种合力作用于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使学校上下形成一种全员认可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提升学校的文化力建设水平。

1-开展学校课程教学改革

一个学校的生命内涵主要通过教学建设来体现,新时代理念的引入为学校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打开了新的视野。学校可以以教师教研文化为突破口,通过开设新时代特色选修课、开办新时代道德文化讲堂和编写新时代特色校本教材等内容,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第一、第二课堂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新时代文化传播平台,为建立优秀的文化育人系统奠定基础。

例如,学校语文课程教学。教师要充分调研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爱好开设必要的人文选修课和必修课程,改变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与社会脱离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实际为中心,与社会生活相沟通,与锻炼学生实际能力联系起来”的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的实现首先要打破语文课内外的界限,树立“大语文”的课程理念,既要开展丰富的课内选修课,又要培养学生的课外能力。学校语文教学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语文信息量,从新时代人文理念的角度把语文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师除了课堂上教学语文知识,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比如可开设各种讲座让学生自主申报自己喜欢的课程。

2.进行人文经典的创新性阅读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单纯的技能性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校教育个体的发展需求。新时代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一定的思辨能力,而通过阅读经典文籍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经典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的典范性和权威性,经典书籍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人文经典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字,它能对学生的审美进行再造,能够在真、善、美的追求上给学生以启示,实现学生世俗价值观的扭转,让真善美的气质融入学生的血液和灵魂。如读哲学可以让一个人找到存在的根由,让学生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给自己重新订立人生的目标;读宗教能够读到一些超越人性的东西,开拓自己的眼界,在“神”视角下审视宇宙的奥秘,会使人变得谦卑;读历史可以了解历史上名人的生存轨迹,接触最接近真实的生命与死亡、成功与失败;读心理学可以探析一个人的意识和灵魂是怎样运作的,保持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性。人文经典的作者都是有思想的智者,他们讲的都是这个世界的“关键”,通过阅读经典就可以拿到理解这个世界的“钥匙”。在全媒体时代,经典阅读已经出现“多样态”趋势,学生的“片段化”学习意识较强,现在流行的电子书库可以满足学生“微悦读”“移动读”“泛在读”等不同形式的阅读,通过阅读经典书籍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一个读书者永远不会沦为精神的卑微者,在举手投足间都会有一种卓于众人的气质,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儒雅。学生通过人文经典阅读,能够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领略大家的人文精神,助力自己的幸福人生。

3.建设校园文化育人平台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个特定场所所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教育主体在校园生活背景下共同创制和享有的教育资源,它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含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意识层面。学校的校园文化可以先从物质文化层面人手,物化新时代思想精华,装饰校园,形成新时代环境;同时将新时代理念融人班风、学风、校风等意识形态建设中,做实立德树人,通过校园人文文化育人平台建设涵养专业文化建设。

新时代视角下提高学校的新时代文化力水平就是提高学校的育人实力,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平台的力量,分层引导构建完整的文化育人质量体系。学校文化力提升既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途径,把校长文化作为领头羊文化,从而带动干部、教师教研文化以及學生社团文化等,让各个层面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提升学校文化力的建设水平;也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途径,先从学校的基层文化人手,以学生社团文化为突破口,针对学校文化的特点,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新时代文化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利用书法、民乐、古风等社团活动。让班级文化、系部文化、课堂文化等呈现整体和谐局面,同时引入新时代色彩浓郁的企业文化,打造新时代文化传播平台。学校以搭建环境型、教学型、活动型文化育人平台为重点,发挥学校文化引领力作用。新时代理念下的文化育人愿景就是针对学校文化的特点,运用新时代理念创新性提出提升学校文化力的策略,推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学校文化品牌,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全方面打造新型学校文化育人平台,使学校的办学质量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4.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一个民族的“软实力”。学校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文化中“正义、仁爱、诚信”等信念的时代价值,使优秀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成为民族精神的血脉,成为中国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独特的哲学内涵,生动、优美的文字典故,易于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它为开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情操、民族精神、人文涵养等多种德育因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高的价值。

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树立文化自信,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新时代文化的实践活动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举办以“节日”为载体的文化育人活动,课外组织话剧社团、演讲社团,开展文学沙龙,增加古诗词讲座等,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发展。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就应该先让学生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让学生要学会遵守职业道德,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感,讲究诚信做人;“有所不为”就是告诫他们绝不能做假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文化育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学校校园文化育人体系的建构要充分考虑文化的特性、载体、育人主体以及育人过程等构成要素的作用,育人质量的提升需要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各个要素,加强学校各种文化元素的整合,并且有效地运作这些文化元素,使之形成学校完美的文化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