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船员流失问题探究

2019-12-11 07:05蔡文佳大连海事大学
珠江水运 2019年1期
关键词:海运船员工作

◎ 蔡文佳 大连海事大学

1.我国船员流失的当今现状

船员,是对所有在船舶上的工作人员的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给予我国船员法律层面的概念阐释,是指依照条例规定经船员注册获得船员服务簿的人员,按照职务可划分为以船长、轮机长为代表的高级船员和以水手、机工为代表的普通船员;按照航距可划分为国际航行船员、沿海航行船员以及内河航行船员。

然而受航运市场低迷萧条等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船员面临显性与隐性流失两个维度的流失问题:显性流失主要表现在船员离船工作“弃船从陆”;隐性流失主要表现在船员工作效率及主动性创造性的下降懈怠,后者是前者的前期表现,而前者是后者的后期结果。着眼于我国当前的船员市场,流失呈现以下特点:船员团队逐年扩大,增长态势缓慢下降;毕业生从业意愿趋弱,后备人力补充不足;国际航行的普通船员及外派船员成为流失主体。船员流失不容乐观。

2.我国船员流失的需求层次剖析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著名的需求层次论,将人的需求归结为五个层次且进一步被划分为高低两级: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即缺乏型需求;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求,即成长型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属于较低层次的缺乏型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成长型需求;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际将会失去作为激励驱动力的作用,进而向上实现高层次需求,即缺乏型需求向成长型需求的层层递进。需求是行为的基础,人的行为是基于一定的需求才得以激励引发。船员流失问题的诱因探究更需侧重于剖析船员各个层次的需求,其行为取决于自身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迫切的需求才是激励行为的主要动力。

2.1 船员流失生理需求分析

一方面,船上环境恶劣。船舶于风浪中航行不可避免地产生摇摆和颠簸,船员面对剧变的气候和紊乱的时差,恶劣的客观环境对船员在船工作的生理承受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另一方面,船上条件受限。船员远离亲属尤其是妻子,船上营养饮食供应有限,健身器械设置不足等受限的条件使得船员的身体在工作期间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船上的恶劣环境与有限条件致使船员基本的生理需求无法得到良好的满足。

2.2 船员流失的安全需求分析

首先,海陆薪金差距逐渐缩小,薪资待遇失去吸引力。过去中国的第一代船员的薪金是陆上职业的百倍有余,而半个世纪过去,海运市场萧条的环境、海运单位有限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着船员的薪金水平,海上职业的薪金待遇与陆上职业逐渐缩小。尤其在普通船员的薪金与陆上职业相差无几的现状下,船员还需忍受海上艰苦恶劣的环境与条件、以及高额的个人所得税,这消磨了船员的工作热情,加剧了船员的流失;再者,劳资纠纷影响恶劣。船员不可避免地加班工作并且无法躲避节假日,加之其离岗休假期间基本没有工资补助,由此引发的加班工资不透明、节假日工资模糊无收入等一系列负面问题,造成船员极大的抵触情绪。监管部门玩忽职守,海运市场鱼龙混杂,黑心单位拖欠工资、黑中介中饱私囊等众多劳资纠纷频发,另海运从业者为之心寒。

其次,人财安全遭受威胁。人类尚且不能完全掌握海洋的客观规律,所以海上航行中随时会遭遇由于天灾人祸导致的海难事故:变幻莫测的自然天气十分容易冲击船舶,人为操极有可能酿成难以计量的人祸;再者,海上的医疗条件极其有限,船员频发的职业病以及意外伤病无法得到良好的救治,如若病情恶化随时可能危及个体生命安全;此外,由于海运职业涉海范围广泛而复杂,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特别是各国各地区的利益争端和横行霸道的猖獗的海盗,海运职业所遭的风险与危机可见一斑,对手无寸铁的船员来说极具威胁。

2.3 船员流失的社交需求分析

首先,通信条件极度匮乏。一方面,当陆上通讯网络全面覆盖之时,汪洋大海上的船舶仍是信息“孤岛”,卫星电话费用高昂、适用范围小,多用于船舶与管理中心之间的通信联系,船员通常无力负担;无线设备不菲,船东望而却步,船员无法享受网络带来的恩惠。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建立自身的社会关系,当其所处的封闭的空间无法进行正常社交之时,这种坐水牢”的状态使其身心备受煎熬。

其次,亲属亲友缺乏支持。受“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思想以及“少子化”的社会现实所影响,在薪金待遇失去巨大吸引力的当前,支持船员“扬帆远航”的家长亲属所剩无几;相对地,由于海上工作与家庭、社会的联系非常松散,少有船员愿意放弃亲属朋友投身海运行业,而谋求一份稳定的职业、与家人朋友共享天伦之乐成了船员的殷切希望。

再次,工作氛围缺乏和谐。船舶上良好的人际关系可直接激发船员活力并间接带动海运发展,然而船舶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如妒忌、强迫、斗争、沉闷、散乱等不和谐气氛。一方面来自不同国家的船员之间的语言障碍使其难以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高级船员对普通船员抱有轻视、怀疑的态度;加之离港口船舶具有独立性和流动性,不利于上级单位的管控和疏导,以至情况愈演愈烈甚至难以调和。

最后,休假安排缺乏合理。在海上通讯受限的艰苦环境下,我国海运行业普遍采用的“8+4、10+2”的工作、休假划分缺乏人性化关怀。海上工作周期过长,船员通常背井离乡、面对毫无生机的汪洋;陆上休假频次过少,船员的休假时间虽长,相当于周末节假日积攒过后集中休假,而回归岸上却鲜有机会;更有海运单位以节约成本为目的,恶意延长船员的工作时间,令人心寒。这种不够合理的主观安排严重压抑了船员必要的社交需求。

2.4 船员流失的尊重需求分析

过去船员的工资高、见识广,航运特别是海运职业受到众人羡慕仰望,而如今选择上船工作,既意味着面对备受煎熬的艰苦环境,更意味着远离亲属朋友孤独与艰辛交织,船员辉煌的荣耀不复存在;船员流失的现实使得船员选拔门槛有所降低,绝大部分船员受教育程度偏低,加之活动范围狭小封闭,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不加注意,诸多因素造成船员的对外印象大打折扣;再者,媒体对船员的报道有所偏颇,航运事故等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正面宣传却少之又少,造成该职业群体在陆上关注度、尊重程度日益降低,船员处境尴尬。

2.5 船员流失的自我实现需求分析

船员会随着资历的增长而更加注重自身长远的发展,如何学以致用、实现在海运领域的个人抱负,成为他们主要的奋斗目标。普通船员同高级船员差异巨大,高级职位吸引力强,在目前船员晋升体系下,以只具备理论知识的航海院校毕业生为例,要其培养为实践经验丰富的船长或轮机长,需求八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种自我实现的激励动力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被削弱,令众多航海类毕业生望而却步、普通船员失去信心激情,故会另辟蹊径、寻找自我实现的新平台、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挑战以及更具潜力的晋升渠道。

3.我国船员流失的应对之策

我国船员流失问题复杂严峻,对船员的管控与激励需全方面、多角度地考量实施,政府社会、航运单位等相关主体要发挥相应的职能作用;同时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紧扣船员各个层次的需求,促进从缺乏型需求过渡到成长型需求的满足,激发船员兴趣、强化船员归属、实现船员价值。

3.1 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作为国际性船员法律,规定了船员上船工作的就业条件,涉及起居舱室、膳食服务、健康医疗、娱乐设施、福利保障等各方各面的内容,对满足船员工作生活需求提出了明确要求,集中体现国际海上劳工法律共同的发展趋势,对船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改善海上劳动状况和保权劳动权益具有深远意义,被誉为海上劳动者的“权利法案”。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批准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下称《公约》,标志着我国正式批准加入《公约》。而中国法律政策尚不完备、管理监督存在漏洞。目前针对船员管控的法律政策,从立法角度上看,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属行政法规,而最具操作性的由交通运输部颁布的《船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仅属于部门规章,两者的效力和位阶均低于一般法律,缺乏符合国际法条和惯例的我国船员权益保障的总体法律框架;行政与司法方面的具体执行并不理想,船员管控存在漏洞,船员流失形势严峻。

这要求相关立法、行政、司法为配合《合约》特别地制定合法合理的法律政策及可行的执行措施并且配合执行,加强包括航运市场监督管控;形成交通运输部、中国船员建设工会、中国船东协会组成三方管控;航运单位与船员队伍严格遵守执行,从而为满足船员需求、保障船员权益、解决船员流失提供庄严的法律政策保障。

3.2 满足船员不同层次需求

优化船员工作环境。船舶不仅是船员工作的“阵地”,更是放松身心的“栖息地”,使船员拥有温馨舒适的环境,缓解由客观条件带来的生理不适至关重要。一方面,改善船舶设施条件,尽可能安装通讯设备,设置健身器械,投入海上餐吧书吧、影院唱吧等娱乐设施使用;另一方面,开创新奇特色的娱乐方式,如设立“船员之家”,创新海上狂欢节、俱乐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等。

保障船员人财安全。一方面保护船员身心安全。航运单位船公司通过躲避高危航线、加强天气预警、检查船只功能、加强船员业务培养、配备高水平的随船医生等诸多途径,尽最大努力保障船员船舶、体现对船员生命的尊重;另一方面保护船员财产安全。降低甚至减免船员群体庞大的个人所得,体现船员工作的特殊性和艰苦性。切实提高薪酬待遇水平。尤其注重以海龄补贴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将海龄与补贴数额相应挂钩,实现多劳多得。加强航运市场监督管控,严惩克扣船员工资与黑中介受贿等不端违法行为。

缓解船员消极情绪。首先,切实加强海上通信研究。相关部门运用科学可行的手段实现海上网络覆盖并降低通信成本,使卫星电话、数据网络带来的好处实在地惠及每一位船员;其次,灵活改革休假体系。在总工作时长不变的情况下,分割8+4为4+2+4+2或者更加灵活变通的工作休假时长,尽可能创造船员回陆的机会;最后,合理支持家属随船。根据船员的绩效标准及特殊需要,放宽并鼓励家属亲人登船的条件、实现海上大团聚,体现对船员的人性化关怀。

重塑船员光辉形象。全面提升船员素质。海运职业对船员的身心素质、意志品质、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等要求甚高,往往需求船员长期不间断地学习和投入。知识经济背景下,船员有义务也有责任接受良好的培训教育,丰富精神世界、改善不良癖好,进而由个体带动整体船员素质的提高,对整个船员群体形象的攀升和海运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抓好船长、轮机长、政委等骨干支柱的素质培养工作,制定他们在船期间的培训职责,以点带面提升船舶船员素质;加大航运类学校支持力度,增强校企合作,培育船员优秀后备力量;开展船员“技能大比武”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等;大力弘扬船员文化。加大船员文化宣传,大力支持“世界船员日”等纪念宣传活动;联合媒体加强对船员工作、生活多方面的正面报道。通过宣传健康向上、多姿多彩的船员精神风貌以及船员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和牺牲,对改变社会对船员片面的、消极的偏见,宣传船员事迹,肯定船员价值,提高船员关注度,重塑船员群体的灿烂辉煌。

激发船员自我实现。充分意识到“心系船员、爱人惜人”的态度立场是培养船员归属感与单位凝聚力的关键。积极关注船员的身心动态,即时跟踪船员的合理需求,为船员群体排忧解难做好后勤工作以体现关怀。尤其注意建立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来实现,如直接联系船员工作制度;困难船员关怀帮扶制度等,这对于形成同舟共济的船员精神,营造和谐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实现真正“留人拴心”大有裨益;鼓励新老交替更迭。在保证船员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缩短实习周期,加速晋升循环,鼓励普通船员晋升高级船员,收获更多薪金待遇、更高的权力声望之后转陆转行,充分实现自我需求,激发广大年轻船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猜你喜欢
海运船员工作
欢迎订阅《世界海运》(月刊)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不工作,爽飞了?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选工作
论国际海运中的合同相对性突破与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