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对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的影响

2019-12-11 10:07祁林
医药前沿 2019年26期
关键词:脱机呼吸衰竭插管

祁林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ARDS在重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是引起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病死率可达40%左右,目前主要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治疗,而临床治疗和护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尽快将气管拔除,但因为少数患者有拔管脱机后呼吸困难的情况出现,甚至存在再次呼吸衰竭需要重新插管上机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概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相关研究发现[1],合理应用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可有效控制和减少ARDS患者的再插管率。本文选择收治的70例ARDS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ARDS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有关ARDS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将急性肺栓塞、颈髓损伤、周围神经病变、自发性气胸等患者排除。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对照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5例,患者年龄60~72岁,平均(64.3±1.4)岁;其中心脑血管疾病8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外科术后16例;实验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13例,患者年龄62~74岁,平均(63.9±1.4)岁;其中心脑血管疾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13例,外科术后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本次对比价值。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具体为:①护理方法:以低压高容型气管插管为主,确定病情允许时抬高床头30~45°,间隔4h对气囊压力进行1次监测,压力维持在25~30cmH2O范围内,口腔护理为4次/d,翻身、叩背间隔2h进行1次,严格依照无菌操作要求吸痰,吸痰时间控制在15s以下。选择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和细菌过滤器;②操作方法:待积极有效控制住原发病后,对撤机指征进行1次/d的评估,确定患者符合撤机标准后及时拔管,拔管后续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时间为30~120min,具体参数为:低水平PSV模式,PEEP、FIO2分别在5cmH2O、40%内。实验组自主呼吸试验通过后予以经鼻高流量装置吸氧,设定吸入气体流量在5~8L/min范围内,控制氧浓度为40%,以氧饱和度情况为依据适当予以调整。对照组自主呼吸试验通过后予以常规吸氧,控制面罩氧流量为5~8L/min或控制鼻导管氧流量为3~5L/min。以氧饱和度为依据进行调节。如果上述两种吸氧方式无法对患者症状进行有效改善,需要进行重新插管有创通气。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再插管情况,再插管判定标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明显的发绀、出汗、胸闷症状出现,心率在20次/min以上或RR在35次/min以上或血压升高超过20mmHg;血气分析结果发现,PCO2上升超过10mmHg[3]。

1.4 统计学分析

得到的所有数据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再插管率以百分率(%)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可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再插管率为31.43%(11/35),实验组再插管率为5.71%(2/35),两组间予以比较,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属于新型氧疗治疗方式之一,目前已在小儿呼吸衰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其应用于成人患者中的相关报道有所增多。与常规吸氧相比,此种新型氧疗模式主要通过高流量的方式对氧混合气体进行输送,其可对鼻炎部无效腔进行持续冲刷,减少重复呼吸的情况,避免出现CO2潴留。高流量吸氧可使呼吸死腔量显著降低,促使肺泡通气量大大增加,从而显著提高氧合指数,使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ARDS患者因为肺部炎症、水肿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肺泡萎陷情况。经鼻高流量吸氧可使常规吸氧湿化气道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借助加温加湿装置可促使干燥气体与正常呼吸道生理状态接近,对痰液进行有效稀释,活跃气道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加快气道分泌物的排出速度,对通气/血流比例和氧和进行有效改善,维持正常的、有效的呼吸功能。经鼻高流量吸氧作为安全有效的氧疗治疗方式,合理应用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和减少ARDS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整体疗效非常理想[4]。

此次研究之中,实验组的再插管率比对照组的再插管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可显著降低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脱机呼吸衰竭插管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不同脱机方法在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