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会计文化与基础》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

2019-12-11 10:12黄嫦娇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35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黄嫦娇

摘 要: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内部各要素、各环节、各领域乃至与整个社会的联动、协同与相互配合。学校要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贯穿始终,集中力量打造育人共同体。而课程是高校最重要的育人平台,以我校博雅课程《会计文化与基础》为例,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和研究。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会计文化与基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5.1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会计文化与基础》这门课程进行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构建新时代全课程育人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1 《会计文化与基础》课程的定位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使很多会计人陷入了被机器人主宰的恐惧。会计会被取代吗?《会计文化与基础》课程将告诉你会计由何而来?又将走向何处?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细细回味会计文化发展中的其政其制、其人其事、其诗其剧、其物其理,共同品味会计技术进步、会计制度创新、会计组织形式演变中巨大的文化力量,共同感受会计技术的温度,会计制度的人性,会计职业的情趣和会计工作的尊严!《会计文化与基础》课程会让每一位会计人更加确信:即使未来机器人主宰了世界,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会计!

基于此,我们将该课程作如下定位:《会计文化与基础》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非财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校博雅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非财务类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培养非财务类专业学生的财务意识及财务素養。

2 课程现状及背景分析

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原有的《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平台课,是对《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的拓展和延伸,该课程在我校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经历了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的建设过程,基本走出了“教学体系单一、学习资源贫乏、考核方式简单”的初始状态,正逐步向“教学体系较完整、教学方式重互动、教学方法丰富化、考核方式多样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理想状态努力。目前《基础会计》是我校第一批特色应用型建设课程。然而该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针对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但是我们知道非财务类专业的学生对财务知识的需求是不同于财务类专业的学生的,况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基础会计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待更新,因此迫切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能力的意见》和浙江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施 意见》的有关要求,学校也出台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与新机制,构建“三全”思政教育新格局。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加强品牌引领。广泛发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发挥育人作用,切实承担起“课程思政”工作的主体责任。学校规划每年立项“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若干门,一年建设期满后通过考评的,给予一定奖励。每三年遴选一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品牌案例,再给予相应经费支持和奖励。新增一批价值引领效果较好的重点示范课程进入互联网平台教学,拓展思政教育的网络空间,全方位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基于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会计文化与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会计文化与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3.1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思政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深入挖掘提炼该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强化“课程思政”的科学化、规范化与体系化,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实效。在《会计文化与基础》课程中可应用为: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资源需要看重有哪些“围绕、关照、服务”学生的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并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其实不难看出,所有的课程知识都可以改造成真正“以学生为主”的资源,所有的资源也都可以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行和才干。本研究拟从全课程视角挖掘思想政治资源。基于《会计文化与基础》的课程特点,本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如表1。

3.2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设计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推崇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才能让思政元素变得鲜活立体。通过讲座、讨论、借鉴、相互启发等形式,在专业课教师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启发和引导,引导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会计文化与基础》课程通过问题式、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和翻转式等教学途径,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并利用问卷和现代教学手段下(如学习通)的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1)微视频教学。录制课程思政微视频,解析会计制度的沿革、目标和会计准则的变迁,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中,通过观看短视频来实现思政教学目标。

(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利用慕课等平台发布线上教学资源和在线论坛主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设无障碍教学环境:课前发布线上教学资源以备预习,课后发布习题以备复习。定期在线上进行考核,分数计入课程总分。

(3)参与式教学。广泛采用参与式教学手段,如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小组学习,课堂案例接龙,自创习题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4)现场式教学。创建“行走的思政课堂”,以社会实践基地依托,把课堂搬出去,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以项目制方式,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调研访谈,现场教学等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了解社情、省情和国情,为思政带来立场、情感、温度。

3.3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1)总体设计。

《会计文化与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按会计发展的时间序列进行编排,共划分为三个篇章。

第一部分为历史篇(不忘初心),这一部分主要讲解会计思想与行为的起源,社会经济基础与会计,复式簿记的起源与传播。主要内容是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用制度现代化的视角,掌握会计制度变迁历程等。

第二部分为现时篇(榜样力量),该篇章围绕会计界名人以专题形式展开教学,讲解每个人物对会计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并融入基础会计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泰斗名人专题,坚信依法治国,切实理解会计文化与会计准则;秉持制度自信,对现行的会计专业知识具备整体框架的认识。从会计的涵义到会计的职能、对象,到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从会计科目到会计账户到复式记账,再到工业企业主要的经济业务的处理,最后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底子”(资产负债表)、“面子”(利润表)、“日子”(现金流量表),掌握三个主要报表的解读方法。

第三部分为未来篇(砥砺前行),该篇章主要讲解面对新技术对会计职业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以“互联网+”会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机器人、人工智能会计等展开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会计动态,开拓学生的职业视野,指明后续学习的方向,并将相关专业知识内化为财务思维和专业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

(2)专题教学设计。

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该课程还设置了四个专题教学内容:

①会计制度沿革。近年来会计制度改革如火如荼,学生需站在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来理解制度现代化的意义。该课程开课3节课内利用“微视频”做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会计制度沿革。

②会计目标变迁。会计目标的变迁决定了会计制度的变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渐体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实现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的结合。在课程开课3节课内利用“微视频”做教学工具,向学生阐述会计目标。

③会计准则变化。会计核算基于会计准则的理解,先准则后制度,这也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在课程开课3节课内需利用“微视频”做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会计准则的变化。

④会计知识拓展。课程授课后期将进行岗位實训,在此环节教师制定实训大纲,给定实训内容训练学生对核算软件的掌握和会计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道德。

3.4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方式如表2。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 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余达淮,李红梅,刘爱莲.论学生参与视角下的大学思政课程改革[J].江苏高教,2015,(3).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4]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5]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