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材料投放例谈

2019-12-11 07:49朱晓玲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11期
关键词:阿泽小宝娃娃

朱晓玲

“娃娃家”是幼儿游戏中最受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幼儿在娃娃家中,自己操作材料进入游戏情境,从中获得发展。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玩,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儿童的智慧来自于动作,应安排具体的材料让儿童去动手操作,让儿童在主动的活动中自主地去构建知识。”因此,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所需的物质基础。幼儿是娃娃家游戏的主体,游戏材料是客体,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客体反作用于主体。投放适合的游戏材料,不仅能让幼儿愿意玩、爱玩,而且能让幼儿会玩、玩出名堂,在玩中促进其发展。为此,笔者在小班实践中做了深入探索。

促进幼儿适应新环境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离开家,离开亲人,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往往会感到不安,甚至产生分离焦虑。“娃娃家”是最接近家的地方,也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是他们入园后消除焦虑情绪的主要场所。要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就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娃娃家游戏。幼儿好奇心强,对新奇有趣、色彩鲜艳的东西都会想要摆弄一番,而那些亮丽可爱的玩具能快速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娃娃家游戏的兴趣。故在娃娃家,购置玩具是必不可少的。

开学初,笔者在小三班投放了两套厨房用具,里面的冰箱、微波炉、搅拌机很受幼儿喜欢。还有小朋友们带来碗勺和几套蔬菜水果,玩起了“做饭菜”游戏。有趣的玩具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产生了在家玩的舒适与安全感,进而适应班级这个全新的环境。

一物多玩,发展幼儿想象力

已制作完成的玩具,虽然能吸引幼儿,但是也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比如看到幼儿拿了一张椅子和一本书,我们可能会以为他是要去看书,但其实他是要“打电脑”。一个制作逼真漂亮的玩具冰箱,许多幼儿只会把它当作冰箱玩,仅仅是简单的开门、关门和装东西、拿东西,幼儿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而面对一堆沙、几块石头、一撮小草,不少幼儿却会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它们让幼儿有想象的空间。

因此,在幼儿熟悉娃娃家游戏后,笔者又增添了能激发幼儿创造力或想象力的玩具,如纸盒、布头、橡皮泥……男孩子用它來搭小娃娃的桌子、椅子、房间的隔栏等,女孩子把它当作菜、杯子等。幼儿看见这些玩具,往往会想“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这些玩具给幼儿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条件,促使幼儿在玩中更好地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材料

有很多玩具都是固定放置在娃娃家区域的游戏材料。这些玩具可以让幼儿直接进入到游戏中,但游戏应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投放到娃娃家的玩具不管多么丰富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幼儿的需求。因此,为幼儿创设可以自主选择材料的环境,有助于幼儿发展自主性,促使幼儿更加主动参与游戏。例如,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想要给娃娃讲故事,但娃娃家没有投放画书或图片,他向老师提出去语言区域拿。这位幼儿主动要求拿图书的行为就是在自主选择材料。因此,教师要创设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的宽松环境,并提供丰富的可让幼儿跨区域自主选择的材料,促使幼儿发展自主性。

小班幼儿具有直觉性行动思维的特点,往往把注意力停留在对游戏材料的重复操作上,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很少。而创设跨区域自主选择材料环境是为了给幼儿创造相互交往的机会。例如,老师在观察娃娃家活动时发现,幼儿小宝和阿泽分别从不同的篮子里拿出碗勺摆在桌子上,他们虽然在同时做一件事,但是彼此都没有交流。不久桌子摆满了“饭菜”,小宝可能是想起要和妈妈一起吃,于是向老师提出要打电话,老师允许后,他走向班级的语言区域准备拿电话。阿泽看见了,跑向小宝问:“你去干吗?”小宝说:“我去拿电话。”阿泽又问:“你拿电话干吗?”“我要打电话给妈妈,”小宝回答道。“我也要打电话给妈妈。”两个人一齐伸手去拿电话,但恰好都想拿同一个,对话又开始了。小宝说:“我要这个。”阿泽也说:“我要这个。”两个人都不松手,小宝不说话,委屈地皱起了眉头。“那里面还有。”阿泽指着放电话的地方说道。小宝看了一会儿,放手拿起了另一个电话,和阿泽一起开心地打起电话给妈妈,后来两人又互相打起了电话,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也跟着一起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从中我们看到,原本独自进行游戏的两人,因为一个选择产生了交往,经过争执、协商到合作,甚至促进了整个娃娃家的共同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但是大部分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都喜欢进入娃娃家游戏,因为娃娃家舒适的环境和扮演角色的游戏形式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由于幼儿在娃娃家活动会不断玩出新花样,这时,娃娃家投放的玩具满足不了他们创新的需求,而允许跨区域选择材料,为他们的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幼儿。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活动,重在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以支持幼儿游戏。游戏材料作为幼儿游戏的操作对象,不仅是幼儿体验、发展的媒介,也是教师传递对幼儿鼓励、期望的载体。教师作为观察者、支持者,需要不断思考投放怎样的游戏材料,挖掘材料的最大潜能,支持和引导幼儿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城北幼儿园)

猜你喜欢
阿泽小宝娃娃
你的胎记很可爱
我把夏天的蝉还给你
镜子
镜子(短篇小说)
捉迷藏
三个娃娃一台戏
最后一名
简易娃娃床
鱼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