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月琴:30 余年义务护河不言悔

2019-12-12 06:25李坚
当代贵州 2019年45期
关键词:月琴贵阳市贵阳

文 /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坚

过去30 多年,雷月琴一直坚持在贵阳的阿哈湖、百花湖、金钟河和南明河等水源地,做起义务护河人。每一个与环保有关的现场,都有她的身影。

金秋10 月,贵阳凉风习习,在贵阳市郊的阿哈湖水库边上,经常有人来钓鱼。

“小伙子,这儿不能钓鱼,这儿是贵阳的大水缸,你们钓鱼用的鱼饲料会污染水源。”9 月29 日,在金钟河进入阿哈湖水库的入口处,有两名男子正在钓鱼,这一幕恰好被一名82 的老奶奶撞见。最终,在老奶奶的耐心劝说下,两名男子放弃了钓鱼。

这位老奶奶不是别人,正是今年贵州省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雷月琴。过去30 多年,雷月琴一直坚持在贵阳的阿哈湖、百花湖、金钟河和南明河等水源地,做起义务护河人。她不仅劝诫污染水源的人,而且还亲手捡拾水源地的垃圾,手绘南明河污染地图,走进学校宣讲环保问题,每一个与环保有关的现场,都有雷月琴的身影。

翻开雷月琴的个人荣誉榜:2007 年,她被贵阳电视台评选为十大新闻人物;2011 年,被贵阳市志愿者协会、贵阳市文明办评为五星级志愿者并授予“老有所为奖”;2013 年,获得贵州省妇联授予的“最美巾帼志愿者”称号;2014 年11 月成功入选全国十大“江河卫士”;2016 年获环保部首届生态文明先进个人;2018 年被评为贵州省十大生态环保志愿者;2019 年荣获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同年荣获长江经济带最美护河员、贵州省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爱上山清水秀贵阳城

雷月琴1937 年11 月出生于湖北汉口,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雷月琴一出生就随家人四处逃难。4 岁那年,在湖南逃难期间,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年幼的雷月琴得了重病,一度严重到危及生命。

“喝了那种水,就得了痢疾,上吐下泻,差一点就没有治好。”雷月琴说,这导致童年时代自己的身体一直都很弱。12 岁那年恰逢新中国成立,她从江西赣州跟随父母来到贵阳。“我在贵阳上了小学、初中和高中。” 雷月琴回忆起70 多年前的贵阳时说,穿城而过的贵阳母亲河——南明河,呈现出一副碧浪清波、渔舟唱晚的景象,当时河边还有挑水的人。这样美好的画面,是贵阳留给她的第一印象,从那一刻起,她就深深的爱上了这座城市。

参加工作后,雷月琴先后在贵钢、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工作,直到1984 年提前退休。“在我的印象中,是从上个世纪50 年代后期起,南明河上游不断有工业污水排入,市民的各种生活排污也都进入南明河,导致贵阳的河流污染严重。”雷月琴回忆,原本清澈见底的南明河变得千疮百孔,昔日的鱼虾没有了影踪,流动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这让雷月琴心里多了一份焦虑。

雷月琴(右)与志愿者在阿哈湖上游巡河。

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起来,雷月琴将对南明河污染的焦虑化为护河行动。“开始就是沿着南明河上游的花溪河畔行走,从上游走到河的中游,再从中游走到下游。每走一段路,我会将自己亲眼所见的河流污染情况收集起来,详细的标注各支流的河水颜色、气味等重要信息,并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部门。”雷月琴说,她发现沿河的居民楼、商店、餐馆的生活污水大都直接排往河里,于是把贵阳市大大小小近10 条河流手绘成地图,标记出污染严重的地方,事后逐个蹲点劝诫。自此,雷月琴自创的“南明河污染源地图”应运而生。

从1984 年退休至今的30 多年里,雷月琴一年四季坚持围绕贵阳市的南明河、小河、中曹河、花溪河等主要河流开展巡河。目前雷月琴的手绘地图已经更新到了第6 份。通过这6 张图放在一起比较,可以明显发现,沿岸的污染源慢慢减少了,污水处理厂、湿地公园逐渐建起来了。

贵阳首个注册的环保志愿者

近年来,贵阳特别重视开展环保工作,早在2007 年11 月,原贵阳两湖一库环保基金会就成立了,时任秘书长刘俐莎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基金会成立不久,一个当时已经70 岁的热心老太太就来报名,成为基金会注册的第一个志愿者。这个人就是雷月琴。

“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也经常参加政府、民间组织、学校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与他们一起共同护河。”雷月琴说,为了与时俱进,2016 年,她还学会了微信上网,通过微信与各地相关部门及各社团组织随时保持联系。雷月琴的微信朋友圈也越来越大,有来自于省生态环境厅、市生态环境局、区生态局、市城管局、区城管局、两湖一库等各部门领导,以及省、市、区、社区、居委会五级河长。

雷月琴与贵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一起清理金钟河下游的垃圾。

如今,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早已更名为贵州省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当初,和雷月琴一道注册入会的60 多位退休老人环保志愿者,因为各种原因纷纷退出,只剩下雷月琴老人还在坚守。耄耋之年的雷月琴,每年平均志愿服务时间都保持到300 个小时以上。

“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雷月琴在巡河之余,也常走进学校、社区、厂矿、农村,讲述亲历的环保故事。

“我曾经有一个梦想,就是建立一所专业的环保学校。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后,基本上每所学校都开设了环保课程,广泛普及环保理念,让我的梦想提前实现了。”雷月琴说。2015 年12 月,在由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联合《贵州都市报》等媒体发起的“寻找江河卫士”大型公益活动中,雷月琴入选全国十大“江河卫士”,并获得 5.5 万元正能量奖金。“我在现场就把这些奖金全部捐赠给了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用于开展环境保护幼儿养成教育。”

原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秘书长叶晓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贵阳在治理水污染方面,探索出诸多“贵阳经验”:成立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实现民间环保组织环境公益诉讼零的突破、以个人名义首次对排污企业提起公益诉讼。“我们也越来越期待更多的‘雷月琴’出现,比如随手关灯、关水,不乱扔垃圾等,这些生活中看似细小的环保行为却不容忽视,只有大家共同维护,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与第一次巡河相比,如今的贵阳水清岸绿、景色迷人,每次行走在河岸上时,我都不禁感慨:一个城市的文明提升和社会进步,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雷月琴说,希望每个人都能增强环保意识,携手努力,一起为贵阳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让贵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猜你喜欢
月琴贵阳市贵阳
悦己
夕阳下的鸟影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徒步中国,患难情侣走不完的一世情缘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