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增长步入可持续之路

2019-12-12 06:25江婷婷尚宇杰
当代贵州 2019年45期
关键词:度假区贵州旅游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江婷婷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尚宇杰

得天独厚的气候、民族文化、地貌等旅游资源,让“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成为贵州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助推器,也让旅游扶贫以多业态形式惠及千家万户。

今年国庆期间,贵州省共接待入黔游客2855.77万人次,同比增长23.91%,实现旅游总收入434.05亿元,在已经公布的国庆假期旅游收入的25个省份中,位列第7。

旅游业成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力量。神奇秀丽的山水风光和古朴多姿的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的红色文化,是多彩贵州最亮的风景眼、最浓的乡愁源。随着全省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旅游产业发展持续“井喷”、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美誉远扬,旅游新产品、新模式、新热点不断引爆。

旅游经济势能强劲

在赤水市,有一条长达150 多公里的河谷旅游公路,这条沿赤水河而建的全国第一条河谷旅游公路将沿线丹霞、幽谷、瀑布、桫椤、竹海等美景串联,使健身运动与旅游观光相融。

2018 年经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评定,遵义市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贵州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为多彩贵州新一张旅游名片。作为一个集峡谷观光、滨河骑游、美酒养生、峡谷运动、红色体验、古镇游憩、生态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是贵州旅游行业继国家5A 级旅游景区之后又一金字招牌,这一称号的获得,使贵州实现零的突破。

贵州有着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拥有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山隔水远,道阻且长,贵州旅游优质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寂然无声。”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玉广说。

近年来,贵州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举措,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总目标,创新发展全域旅游、山地旅游、高效旅游和满意旅游。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登记旅游资源8.27 万处。目前,全省国家4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数量达117 家。

旅游业已成为全省占比高、带动强、贡献大的支柱性、综合性产业。2018 年全省接待游客9.69 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 多亿元,连续3 年增长率超过30%,实现“井喷式”发展。

文旅融合新成效

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的一溶洞下,造纸师傅从纸浆池中舀起纸浆,双手用力,反复摇晃、使纸浆在模具中均匀平铺,然后出纸,整个过程短短几十秒,一气呵成。

石桥村以传承古老的造纸术而闻名天下,有上千年历史,因传统工艺保留完好,被誉为 “中国国纸之乡”。

文化名片在手,石桥乡旅游业日渐繁荣。据石桥村村支书、古法造纸传承人王兴武介绍:“石桥古法造纸备受游客青睐,常常有英、美、法、德等国外游客到石桥苗疆古法造纸旅游小镇参观游览。”

在旅游呈现“井喷式”发展的背景下,贵州正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充分展现贵州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不断加大文物遗产保护力度,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红线。遵义海龙屯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贵州省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零的突破。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创新旅游推介、文化展演、非遗展示“三位一体”推广宣传方式,成为贵州省对外文化交流的新亮点;推动民族演艺节目和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非遗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形成旅游消费新热点;在文化遗产“既保护好,又活起来”的新共识下,做好非遗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依托红色资源,挖掘红色文化,推动红军长征历史文化徒步线路建设,启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试点建设相关工作等。

张玉广介绍,贵州将通过大力培育文化旅游龙头企业,支持旅行社、娱乐企业、住宿餐饮等文旅企业拓展产业链条;引进一批国内外文旅集团投资落户贵州,打造大型现代文旅集团;培育文旅融合示范园区,推动传统技艺、传统美食、表演艺术等项目在园区聚集转化等措施,力争到2025年,把贵州建设成为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旅游生态和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的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和世界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旅游强省。

乡村旅游助脱贫

独具民族风情的民居、绕着村庄蜿蜒流过的河水、远处孩子的笑声、络绎不绝的游客,这是贵安新区车田景区的一幕。

景区内小花溪农庄负责人杨贵勇告诉记者,每到节假日,他家的包房就会被熟客预定一空。

“从成立之初的3 个人,到如今30 名员工都难以满足农庄的正常运转。”杨贵勇心里很明白,今天农家乐的红火生意得益于贵安新区全域旅游的妙笔。

自2013 年车田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全村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让车田成为贵安新区乡村旅游的引爆点。

随着车田村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沿线景观的大幅提升,原来普通的农家乐旅游目的地变身为集石艺主题活动、乡村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旅游为一体的石艺乡村艺术公园。“旅游业的发展给车田带来了商机,大伙儿开起了农家乐,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成了致富的门路。”车田村支书雷善林说。

贵州是全国率先开展乡村旅游的省份之一。2018 年全省乡村旅游实现收入2148.33 亿元,同比增长36.6%,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 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 个,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 个、农家乐近1 万家。

得天独厚的气候、民族文化、地貌等旅游资源,让“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成为贵州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助推器,也让旅游扶贫以多业态形式惠及千家万户。全省2422 个贫困村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2 万户、贫困人口107 万人。2018 年,通过旅游发展助推30.3 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

猜你喜欢
度假区贵州旅游
滨海旅游 度假集群
苏州阳澄湖半岛:城市的“后花园”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综述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