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的院校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
—— 以西南科技大学与中物院极端条件物质特性实验室为例

2019-12-12 03:04王传珂白丽云唐永建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9年11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协同实验室

王传珂 白丽云 邱 荣 唐永建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惯约实施管理中心;2.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一、引言

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均集聚了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性能优良的设备装置,虽然各自都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科研院所承担的科学工程研究任务重、经费多、压力大,受限于人力资源配置等因素,导致其无暇顾及基础科学和基础应用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特别是拥有作为科技攻关宝贵力量的广大优秀青年科技人员。通过构建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科研院所可以将因人力资源受限而难以深入研究的基础问题分解形成“基础问题研究清单”,并向相关高等院校定向或半定向发布。这样既能够促进基础学科的深入发展,支撑科研院所的工程研究,又能够使高校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建立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的意义在于能够系统地将科学工程需求牵引下的基础问题研究与基础问题研究推动下的科学工程研究深入结合。在当前院校双方存在合作基础薄弱、需求难以精准对接、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问题的现实情况下,探索高效可行的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以构建科技资源双向协同创新体系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经验,并利用院校合作对科技资源双向功能拓展的延伸作用,以及在技术扩散、转移与创新上的客观优势,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建立院校联合实验室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不断向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前进。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南科大”)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成立的极端条件物质特性实验室(以下简称“极端条件实验室”)的建设经验为例,基于以供给需求和制度设计为核心的资源共享视角对科研院所与高校两个创新主体在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中的要素组建及职能定位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科技资源协同创新提供可复制的有效经验。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院校合作探索与实践

科技和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两者协同创新的重要内涵在于既能协同起来形成互通有无的系统性整体,又能增强可持续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科技与国家各方面建设的并行发展。科技资源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主体多、部门范围广、影响要素复杂,这也决定了其实现途径的多样化。我国众多学者在探索有效的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实现路径上取得了系列进展,从中可以看出,在科技资源协同创新模式探索中,点线面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作为重要实现路径之一的院校合作,能为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带来强劲的后续发展动力。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下,在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融合度不断加深的趋势下 ,四川省绵阳市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科技城市,一直积极探索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其中,西南科大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于2006年共同组建了极端条件实验室,为深耕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发展“试验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极端条件实验室通过共享学科、人才与资源优势,走联合共建与协同创新之路,依托国家大科学工程研究的需求牵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为科技资源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式。在院校资源共享上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由西南科大无偿提供现有科研极端条件实验室和办公用房,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提供60%的科研仪器设备;二是双方共同出资用于极端条件实验室运行,并设立了开放基金;三是双方单位其他平台的仪器设备也向极端条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相对开放。在院校团队共建方面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以共建的极端条件实验室和共同学科为依托,西南科大和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建立了人员互聘机制,双方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直接引进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二是围绕大科学工程需求组建联合科研团队,凝练科研方向,定期召开学术交流。在院校成果共享方面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以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和科研方向为基础,极端条件实验室已具备围绕大科学工程需求开展前沿、基础和探索性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了独立承担大科学工程科技攻关课题的能力,为大科学工程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二是以极端条件实验室平台为依托,西南科大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开展具有学科前沿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基础研究。在院校人才共育方面,双方依托各自的学科、资源和人才优势,以大科学工程任务、学科建设为牵引,建立了互聘双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作为研究生导师的机制,同时全面开放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等资源,开展全方位的协同育人工作,对极端条件实验室固定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培养和研究生培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的模式,围绕大科学工程发展的需要,极端条件实验室开展相应领域的科技攻关,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前瞻性的基础科学研究,研究与发现新现象、新规律和创造新材料,推动我国在极端条件下物质科学的研究达到更高水平。同时,极端条件实验室以“联合共建、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继续探索高校和研究所的联合共建模式,深化共建内涵。

极端条件实验室的运行经验对我国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的建立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院校双方的顶层统筹设计,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可以形成相对长期(5年、10年)的合作发展规划,增强合作双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工作者可逐渐形成清晰的发展路径和科研方向,为科技资源协同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硕博士研究生成为创新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以及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带土移植”过程中的“沃土”,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通过联合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可以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提供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

三、新时期建立院校创新合作模式的对策建议

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的建立机理一般可概括为由双方技术攻关、优势学科搭建等需求牵引,到制定资源分配原则、团队组建机制等实施细则,最终达到全方位、多要素、跨领域的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目标。其中,实现科技创新要素的有机结合,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建立院校创新合作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

本文以极端条件实验室为样本,结合当前我国院校双方合作的相关经验,归纳出了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的总体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在双方各自比较优势的驱动下,建立环环相扣的资源、团队、人才与成果要素循环链,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在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高等院校在学科、政策和平台等方面的优势。由于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在组织机构、人员构成与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和特殊性,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常常出现需求难以对接、平台搭建困难、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加快构建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破解科技资源协同创新难题,本文从制度协同、知识协同与组织协同角度提出了新时期构建院校创新合作模式的相关建议。

图1 院校创新合作模式的总体实施路径

(一)通过制度协同构建院校合作总体格局

首先,院校合作双方要积极对接好国家和各地区已出台的基础性政策制度,如《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准确把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总方向,聚焦创新链中的中试放大环节,将科技资源协同创新战略目标贯穿于建立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的总过程,强调正向思维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院校合作相关工作就平台搭建、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绩效评价标准等成立专职管理部门。为确保该专职管理部门能有效运行,合作主体可自主探索相应的内部管理机制,并使之行政化与具体化。

其次,院校合作双方要完善激励制度。激励制度是促进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的重要推动力,在完善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奖励实施有理有据、奖励过程公开透明、奖励形式多样化与可操作性强等,切实破除激励制度仅停留在政策文件层面等问题。通过激励制度鼓励知识与技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效传递,在不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对院校级高层次人才主动分享相关技术与成果的行为予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励,确保双方共享协同创新的效益。通过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院校双方获得更为广泛和坚实的合作基础。

最后,院校合作双方要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制度。生产要素是构建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主体——资金,在极端条件实验室建设、相关仪器设备购置及技术人员物质激励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由于院校单位属性相似,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多为国家建设性工程拨款或由双方共同出资,现阶段院校应该着眼于实际需要,在原有单一资金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多主体资金供给机制,实现资金来源的广泛性,以及提高资金抗风险能力,例如,吸收当地政府的保障性基金和引入市场风险投融资体系。

(二)通过知识协同促进技术要素有效流动

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两者在知识协同方面有较强的互补优势。在相应政策指引下,鼓励合作双方积极进行知识分享、优劣互补,以促进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打破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闭塞状态。知识协同强调以人才共育为出发点,院校双方应充分利用科学知识与技术要领的可传递性,定期开展高质量的学术交流研讨会,让不同的学术思想在碰撞中得到升华。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专职机构,制定有效的计划与目标,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院校深层次合作的基础重点推进,以期依托双方单位优越的科技发展环境和院校合作的平台基础,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建设院校协同创新模式要求的以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高为典型特征的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院校双方还应建立完善在需求牵引基础上的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有形的知识传播平台较无形的思想传播形式更具有可实现性。构建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能够以技术保障的形式夯实院校双方技术创新的合作基础,体现在仪器设备既能缩短技术创新的时间,同时也能为知识的发现、传播与深化提供可能。为确保平台能够有效运行,院校双方应重点关注仪器设备的使用效能,在仪器设备的购置与组建上坚持按需配置原则,开展相应的配置工作时,应重点参考基于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得出的仪器设备需求程度的相关数据,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还可依据经验法则加以科学性的预测,参考其他地区在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出现过的各种问题,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督促有关部门如实记录并上报仪器设备实际使用情况,落实基于责任划分的定期报告制度。

(三)通过组织协同营造良好的联合共建环境

由于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单位属性大体相同,在开展院校深层次合作时多采用共建共享模式,其合作基础是两者相当的参与度,这就要求在院校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能够协调双方利益的高效透明的组织机构。但建立任何一个组织机构都会面临利益分配与需求对接等多重矛盾,为了使该机构能够在院校合作深度实施过程中常态化运作,合作双方应以人员分配机制为切入点,打破“一元化”的封闭式组织结构,通过各项评价指标提高在职人员的管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决策机构、实施机构和监督机构,实现有效的资源调控;注重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完善相应的考核与激励制度,辅以有效的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与高校相关组织机构的引导、管理与牵制作用;在组织协同的大背景下,还应赋予该机构足够的自主权,使之在推动院校合作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能够发挥专职作用,避免产生权力过于分散或者过于集中的管理通病,从根源上提高组织管理效率。

四、结束语

构建新时期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有利于打破院校双方固有的资源共享壁垒,增强院校双方在技术和知识领域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与技术驱动作用,以实现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的整体发展目标,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助推科技强国建设。

极端条件实验室的建设在院校资源共享、团队共建、成果共享、人才共育等方面为深耕科技资源协同创新“试验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前我国院校合作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制度协同构建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总体格局,通过知识协同促进技术要素有效流动和通过组织协同营造良好的联合共建环境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构建院校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提高科技资源整体协同创新水平,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后续力量。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协同实验室
关于军工科研院所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思路研究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