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的构建

2019-12-12 01:56梅运军胡文云李芙蓉张顺喜
山东化工 2019年22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环节

黄 岚,梅运军,胡文云,李芙蓉,刘 骏,张顺喜,胡 纯

(武汉轻工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1 引言

实践教学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拓展工程思维并探索科学奥秘、培养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途径[1]。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加强实践育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2]。目前,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与改革,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3-6]。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确保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显得十分必要[7-8]。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武汉轻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过程管理重视不足

相比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对过程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指导教师而言,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比,学时长、环节多、形式多,没有严格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作参考,因此无论是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还是实习等环节更多采用材料考核评价法,而忽略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机制往往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经常应付过关,交了报告就有学分。实践环节报告弄虚作假及抄袭现象严重。

2.2 评价指标单一、考核内容不全面

实验环节通常是以预习报告为参考,实验报告为依据进行考核评价;课程设计以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质量和数量为主要依据;实习环节通常以学生的出勤情况、实习日志及报告作为考核判断依据;毕业设计(论文)则以最终呈现的论文作为考核评价依据。由于实践环节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指导老师通常以学生提交的材料为依据,而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以及努力程度,从而忽视了对实践活动本身的评价。这种轻过程、重结果的评价体系,很容易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同时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难以得到保证。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考核材料弄虚作假。这种只依据最终提交材料进行评定成绩,存在评价标准单一,考核内容不全面,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

2.3 评价主体单一

目前实践教学结果评价主要由指导教师单独完成,缺乏学生、组员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评价。这种教师主导评价体系不利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3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建立的原则

3.1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核心主体,又是评价的对象,因此,在评价考核体系构建时,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教学效果和目标的同时,又要尊重学生,使设定的考核评价指标既能被学生主体所接受,又能达到考核评价的目的。

3.2 注重过程原则

考核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的目的促进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因此在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时,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包括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性、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表现出来的其他素养的考核。

3.3 全面性原则

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多维度的教学活动,因此评价考核指标设置时全面广泛、内涵要具体准确。要以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为核心,力求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评价考核。

4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构建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涵盖门类较多(图1),传统单一的评价考核方式显然不再适用。不同的实践课程其考核评价内容、考核评价方法均有所差异。

图1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Fig.1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4.1 实验课程的考核评价

实验课程通常是课前布置课程网站上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并填写预习反馈表;课上考察预习情况,指导教师针对预习反馈情况对实验内容、原理和装置等进行补充讲解,学生动手实验并获取实验数据,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实验情况,并一一记录;实验结束后,学生严格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并提交实验总结反思;指导教师根据预习及预习反馈表、预习测试、实验过程情况记载表、实验报告及总结反思给出实验成绩。具体见表1。

表1 环境工程实践教学实验类成绩评定标准Tab.1 Evaluation syste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4.2 校内综合实践的考核评价

校内综合实践包括开放性实验和科研训练,重点考查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材料的准备、仪器的调试和使用、结果分析与讨论的合理性及全过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9]。考查时除报告和答辩由指导教师评价外,均由自评(10%)、互评(20%)+教师评价(70%)来完成。表2列出了校内综合实践成绩评定标准。

表2 校内综合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标准Tab.2 Evaluation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in School

4.3 课程设计类的考核评价

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性必修课,包括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每门课程设计时长为两周。在理论课程开课之时,指导教师将对应课程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下达给学生,并进行选题分组。进入设计阶段,要求每组进行阐述初步设计方案;设计期间,要求每位学生每天汇报设计进展同时进行答疑;设计结束提交终稿时要求每位学生要进行汇报并接受指导教师的质询即答辩提交材料。在对课程设计进行考核评价时,加强对设计过程中的表现与反馈情况的考查。表3列出了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其中平时表现由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来决定。

表3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Tab.3 Evaluation system of curriculum design

4.4 实习类的考核评价

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教学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进入工厂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强化对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继续不断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学习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环境工程及相关工作打下基础。为了有效提高实习效果,课题组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和要求并加以量化考核指标。具体见表4。其中实习日志每天检查批阅,使实习日志真正体现平时的记录。

表4 实习成绩评定标准Tab.4 Evaluatio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actice

4.5 毕业论文(设计)的考核评价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也是四年教学过程的深化和检验。是学生学习、拓展视野、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建立科学研究思路、培养和训练综合创新意识的过程。毕业论文 (设计)相比其他实践教学,时间相对最长、任务最重,因此采取分阶段考核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包括准备阶段考核、平时表现考核、中期检查考核和最终考核。考核主体包括指导教师、过程检查组、答辩委员会等。具体细则见表5。

表5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Tab.5 Evaluation system of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5 结语

实践教学的考核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营造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为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环节
装备环境工程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