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中进行《中医护理学》教学改革之探讨

2019-12-12 02:25李新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李新红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日益增加之现状,中医彰显出其独特的优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就要求着中医護理教学内容更应具发展性和适应性,本文从中医护理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西医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掌握好传统的中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从而达到提高护理综合水平,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中医护理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9.21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就业,这个社会在不断发展,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要让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非常有必要在高职护理专业中开展《中医护理学》课程,而根据笔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传统的《中医护理学》的教学工作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在已经开设《中医护理学》课程的高职学校进行《中医护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中医护理学》教学质量这一课题,显得非常重要。本人根据自己工作以来讲授中医相关课程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进行简要论述。

在高职学校中开展中医课程有不少困难,在护理专业开设中医护理课程一般都会面临学时少、内容多、教学手段单一、领导不够重视等问题,加上高职学生普遍基础知识差,使很多学生对学习中医课程感到接受困难,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对于这些状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的尝试和探讨,以提高高职护理学生的对中医的学习兴趣和质量,适应以后的临床工作。

1激发学生学习中医护理学的兴趣

中医护理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具有独特的思维特点,但中职学生普遍感到中医理论知识比较枯燥难懂,为提高学生学习中医护理学的兴趣,笔者经过反复思考,觉得应该结合护理学生的普遍存在的身体状况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才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说社会上普遍对养生感兴趣,而养生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强调并在教学中普及中医的养生知识能激发学生对中医的浓厚兴趣,对增强学生学习中医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2坚持中医基本教学,进行教材创新

中医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现行的教学教材中,主要是《中医学基础》及《中医护理学》,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基本知识与理论,必须要求以权威性的中医教材进行知识教学,这对于学生对中医知识把握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以往教材主要针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而对中医护理特色知识和实用技能涉及很少,且对临床护理的指导性不强,这就增加了我们教学的难度,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增置新内容、削减偏僻理论、关注实践性、细化教学指导、突出中医特色、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方式进行教材创新,以满足临床的实际需求。

3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我们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既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是“启”与“发”的关系,教师在启发时通过一些问题去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通过逻辑推理后得出正确答案。以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阳虚体质为例,老师先提出问题“是男生还是女生容易手脚冰凉”如果是女生大多回答容易手脚冰凉,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女生容易手脚冰凉?有些学生能想到手脚冰凉是属于阳虚体质,还有一些学生能进一步想到阴阳学说中女为阴,男为阳,所以女生比较容易阳虚。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问启发,使学生认识到阴虚、阳虚的问题。

4增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医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熟悉中医学基础知识,也要掌握中医的一些实用技术知识,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因此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计划中要对理论和实验课的课时比例应进行调整,增加实验授课课时,两者的比例至少为4:1,建议3:1,并将以后到医院中医科实习纳入实习计划当中,另外也要安排一定的医院见习课时。在实践当中可以通过学生的亲身操作去验证中医理论的有效性,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以促进护理综合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教学改革是一个慢慢渐进的过程,应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对中医护理学的教学模式应加以创新,既能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晓静.浅议中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利技信息,2009(23):647-769.

[2] 金中杰,黄刚.新计划新教纲新模式——贯彻新一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推进卫生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7(07):12.

[3] 程敏辉,土琳.中职医学院校《中医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之探讨[J].教育论坛,2008,98(10):73.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