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12 02:25彭妍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美术课程美术教学学前教育

彭妍婷

摘 要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对儿童健康成长与智慧的发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强化对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改革是目前学前教育持久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学前美术教育受到了重视。幼儿天真质朴,可以无拘束地将他们的情感生活画出来的,所以学前艺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儿童情感也可以反映在艺术作品中,这就深化了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研究。艺术课程虽然不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但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美术课程 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学前教育这一时期是幼儿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的成长,所以必须把握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素质是衡量其教学能力的关键指标,艺术教学质量也是检验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儿童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在4岁以前,这一阶段是激发儿童潜能的最佳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促进了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现阶段,艺术类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1当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现状及主要问题

1.1学前教育艺术课程现状分析

学前教育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学前美术课程的地位也隨之水涨船高,得到重视。现代艺术教育的内容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层出不穷。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而美术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2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1.2.1课程的内容较为陈旧

目前,许多学校的学前教育教材仍然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的学生不仅局限于绘画的原始水平,他们用水彩、蜡笔画等绘画方法去创造联系。一幅画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固定的场景,他们已经开始尝试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绘画展示出来。

1.2.2教学的方式陈旧

目前,有许多美术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教学简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严重忽视了其他学科和艺术课程之间的联系。作为艺术教育中的美术课程,仅仅会画一些简笔画,是远远不够的。美术需要发挥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仅仅通过陈旧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在当今社会是行不通的。

1.2.3缺少足够的实践时间

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更为明显。然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是缺乏足够的实践。一周两次技能课,很难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

目前,在学前教育艺术课堂中,缺乏系统的教学大纲和详细的教学计划。没有详细地计划学习目标或者每个年级的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艺术科学的教学活动只有按照教师的个人喜好进行,缺乏出去写生、在实践中寻找艺术灵感。

1.2.4对幼儿创造性思想的禁锢

目前,在中国现代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的安排仍然存在模仿教学管理的问题。教师首先画一件艺术作品,然后让孩子模仿,模仿相似的评价。为了得到好的评价,孩子们常常放弃自己的想象空间,从长远来看,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被限制。

很多人认为艺术就是绘画,事实上,艺术的概念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种片面的思考导致个别学前教育机构,忽视了儿童艺术概念的建立。当然,幼儿教师培训的缺失也会影响幼儿美术观念的形成。

1.2.5学前教育缺专业美术教师

在学前教育中,美术课程通常是由幼儿园教师来教的,他们没有开设与艺术相关的专业教学。虽然幼儿园教育包含了与艺术相关的知识,但它远不是真正的专业技能。这样的教学团队使得儿童美术教育没有成效。目前,艺术教育还停留在公众的视野上,无法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启发性的思想教育和指导。

2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2.1合理编制教材优化课程

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合理编写教材,优化课程,协调学生绘画和手工艺的学习时间。根据幼儿教育对教师艺术素养的要求,合理设置教材。建立教学结构,适当增加美术教学时间。目前,学前教育艺术课程包括“美术基础”、“儿童绘画”、“手工艺与应用”这三大板块,教学应循序渐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了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引导学生使用这些技能演练。

2.2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加强课程的创新思维,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在学习专业素描时,教师可以模仿“喜欢吃萝卜的小白兔”为主题的课堂。学生主动上台,进行素描教学实践,教师控制素描技巧和课堂表现。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的衔接,有效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课后,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参加街头装饰和绘画工作,利用他们的绘画能力为城市增添色彩和生机。

在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法。根据教学目标,建立了与多种能力相适应的评价模型。在最终成绩评价中,采用“30%一般成绩+70%考试成绩”的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例如,在“我是一个小老师”的课堂模拟部分,应该鼓励每个学生尽可能上台进行教学练习。学生应根据基本绘画技能、课堂节奏控制能力和互动能力进行评分,鼓励学生课外参与。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考试结束时,以评价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手工艺创作能力为主题,鼓励学生全面提高艺术修养。

2.3不断健全美术技能课程的教学大纲

在完善学前教育艺术课程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艺术技能课程的教学大纲,根据学前教育艺术课程的教学规律,不断修改艺术课程的教学计划。同时,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作业。目前,单一的两小时美术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龄前学生完成作业的需要。

鉴于这个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们适当添加一个星期两节课,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的数量,在教与学之间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和相对宽松的课堂教学時间,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基本绘画技能的培养目的。艺术课程可以逐渐细分为以下三大块:基础美术、儿童绘画、工艺和应用。这三门课程不仅可以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艺术类的增加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加深理解和掌握艺术理论课。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都开设了许多理论课程,解决学前教育艺术课程问题的关键是对同类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合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艺术技能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2.4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逐步实施改革

首先,对兼职美术教师进行儿童心理和教育知识的相对集中培养,加强对学前美术教育特殊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其次,向自己的学院申请专门的学前艺术课程,并不断扩大师资队伍的艺术技能。最后,采取多种可能的途径和方法,逐步解决教与学分离的问题,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控,并通过监控对教师的改进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美术教师应关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幼儿园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调整或修改教学内容和方法。

3结论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课程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学前专业美术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克服这些不足。随着课程改革的合理修订和学前美术教师专业化改革的逐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学前美术课程将越来越适合儿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晶晶,段伟红.高校学前教育美术专业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校园(上旬),2016(10):118.

[2] 邹琳媛.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校园(中旬),2016(10):168.

[3] 刘虹,贾梅.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3(20):127.

[4] 麦欣.高师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理论),2009(20):190-191.

[5] 邱金弥.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393.

[6] 李肖君.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措施[J].新课程(小学),2015(07):111.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美术教学学前教育
对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进行设计意识的培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