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9-12-12 02:25谭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

谭雅

摘 要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生活,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现阶段的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学已经很难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所以,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 道路与桥梁专业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一直是工科里的重点专业,是培养道桥工程类人才的主要专业,我们要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将本专业发展的适应时代潮流是我们教改的目标。

1我国道路与桥梁现状

道路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路。首先介绍一下铁路,中国铁路总里程超过十万公里,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各种铁路线路都得到了极大的增长,例如营业里程跨过75000公里,其中铁路复线逾越25000公里,电气化里程刚过20000公里,自动闭塞里程接近40000公里。这表明我国进入世界铁路大国,铁路提速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其次是公路,中国公路事业发展迅速,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家家石子路。桥梁事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以港珠澳跨海大桥为代表的中国一大批新型桥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走向了世界桥梁建造水平的前列。

2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教学现状

重理论,轻实践是中国大部分专业的通病,这也是我们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我们高等教育发展很迅速,但是和发达国家还是有点距离,例如,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专业,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有些学校硬件设施和企业资源不充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更好地去实践学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难懂,所以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轻实践,只重理论的教学现状。

3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原因

3.1公路建设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供给不平衡

随着新时代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将需要更高质量的施工技术、管理和监理等方面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性应用人才。但是,新时代人们对公路等级、公路质量、公路运营效率的需求不断提高,以及各种道路桥梁企业和公司之间激烈的竞争,施工企业更高地要求道桥施工方面的人才技术应用与专业能力要相结合,即“吃得了苦、坚持得住、关键时刻用得上”。但是学生大部分都是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坚持,不愿意吃苦,教学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模式不能跟上如今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潮流。

3.2道路桥梁施工专业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中国人对高职院校的看法比较片面,中国社会对高职教育不怎么认可,高职教学体系比较松散,管理比较涣散,技术类型专业不强,专业教师注重理论,轻视实践,学生学习能力有限,自制力差。往往读了本专业却不想学习,不肯吃苦。

4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以需求促改革,我们必须分析和了解施工企业所需技术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加大专业教学改革力度,为企业培养高质量、高水平、能吃苦耐劳的现代化高级技术人才。

(1)深化教学体系改革,以学生的技术能力为主线,以技术实际应用于企业和道路工程为目的。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崛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大规模运用,使得计算机就可以设计道路和桥梁的草图,很少需要纸上作业和设计方面的人才,道桥施工专业教学体系分为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体系、实践操作体系。使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来让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一套科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体系。

(2)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确定教学课程计划。课程内容突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 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以现实操作为标准;对专业技术的基础理论, 主要以应用为目的, 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 以必需、够用为度,弄清概念、强化实际技术应用为教学为目标。将其中与实践较严密的内容安排到施工现场由工程技术人员或兼职讲师讲授。专业教学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加强了技术的针对性和基础理论的应用性。同时,对专业理论部分加强公式的应用减少理论的推导性,毕竟高职教育是以应用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模式。

(3)加强实践教学, 实现高水平就业。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为达到“精确施工、明白设计、管理科学”的重要目标, 在基本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应该大幅度扩大实际操作教学的比重,要让实践教学的比重略高于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规划, 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学校和企业要加强合作,并且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基地,加强对学生本专业施工综合才干的培育。“道桥施工岗位实训”实训方式由集中改为分散,通过在企业的实训,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的实训成果非常好, 学生不但在实训中熟练地操作了施工技术,并且也领悟和理解了科学的工程管理理论, 也深刻地理解了道路和桥梁设计的要点和内涵。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学生能够迅速投入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直接上手,不用磨合,不用企业额外培训,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建造效率,使得所有毕业生能够实现高水平就业。

5结语

深化道路和桥梁施工专业教学改革,不仅是老师的责任,更是学生的配合,企业的帮助才能实现,我相信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懈努力下,我们高职院校的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会更加有竞争力,会为中國桥梁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 张辉,王彤.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报,2004(03).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