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改革中的作用研究

2019-12-12 02:25范惠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公共管理社会组织作用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公共管理的模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非政府性社会组织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在新的社会治理观念下,非政府性社会组织有着大量的有利条件,经常被视为政府单一主导的公共管理体系的补充。现阶段,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局限,为进一步推动公共管理改革,将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本文结合公共管理中社会组织所发挥出的作用进行探究和讨论,力求为推动公共管理改革做出贡献。

关键词 公共管理 社会组织 改革 作用

中图分类号:D631.4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管理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制度日趋完善。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公共管理的完善,尤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政府的职能和社会组织的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塑造全新的社会公共管理格局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1现阶段公共管理改革所面临的困难

1.1资源整合与网络沟通不畅

在公共管理改革的长河中,现代公共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突出特点,主要目的在于在管理过程中可以保证各部门之间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进行及时的协调,保证公共管理的顺利有效进行。现阶段,社会资源的整合需要借助政府组织的内外机构和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才能完成,是一个组织性互动的过程。此外,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作为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可以在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间建立一个便于沟通的网络平台,以此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交流,加强协作,从而促进公共管理机制的高效发展。随着各种沟通渠道的建立,各种沟通方案得到提出,公共事务参与的主题逐渐由政府独揽转换到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管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1.2组织文化的僵化及组织效率低下

从组织文化角度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虽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等级分明的决策体系之中,领导人员主要起到了制定计划的任务,而其下级人员主要负责任务的执行,因此,公共管理的权利高度集中于上级决策人员手中。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内容的偏差,就会严重影响下级人员的办事效率,而下级在等待上级命令的过程中有浪费了大量时间,削弱了下级办事的积极性,不利于管理能力的提高。其次,在机械理性的工具化理念影响下,组织内部的办事积极性很难得到激发,工作人员很难主动的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而组织又将个人视为达到办事目的的工具,大大削弱了组织中个人的作用,忽视了个体的理想,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互动,很难让个体对自我做出反思。总而言之,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政府面临的问题还有许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对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有针对性的选择应对策略,从而提高组织效率。

1.3公民素质提升的难度较大

公民,是实施政策对象的主体,是公共管理改革中的重要因素。公民的积极性一般体现在主动参与到公共事务中,从正面担当起公共管理改革的责任。公民的积极性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公共管理改革的进行,在公民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在一些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提出一些有创意性的方式,自发的、主动的承担责任。但由于管理的主体落在政府组织身上,有着较大的环境压力,大多数人员都缺少自主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因此,工作人员的个性受到了负面情绪限制和影响,在组织与个体进行互动的环节中造成了很大的干扰。

1.4公民的參与度较低

公民的参与度是公共管理改革的重点对象之一,只有公民积极的参与到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才能提高公共管理的质量。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公共管理的改革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就在于公民的参与度不够,政府的行政效率也并不是很高,因此,政府部门的管理作用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公共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调动公民的参与度是公共管理改革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只有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才能更好的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作用。

1.5经济资源的弱化

现阶段,企业与企业间建立网络资源共享群,以此促进企业内部经济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如此,组织与组织间的成果共享在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单独的组织活动会对其他的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若在活动过程中存在信息失衡的问题,很容易在组织的协调方面增加难度,当政府在逐渐丧失主动权,失去其领导地位,很难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若市场中发生不良竞争等现象,这样就会造成企业间的敌视,伴随着环境的改变逐渐的激化矛盾,导致经济资源的弱化,对社会整合造成不利的影响。

2社会组织在公共改革中的作用

2.1民意沟通和公共性的提升

就目前情况来看,较为成熟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管理的效率,拉近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距离,为管理的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有着明显的区别,组织主要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为公民提供更多的途径解决问题或发挥社会职能,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充当了媒介作用。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共利益,但二者的关系密切,公共管理的效率在二者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2社会组织可以培养现代公民的素质

作为一个教育的媒介,社会组织可以提高现在公民的综合素质,帮助更多公民获取知识,培养自信心和责任心。社会组织在帮助公民开发自我的同时,为公民获取经验提供了渠道,帮助公民获得了心理上的发展,推动了公民的社会化成长,提高了其社会事务的参与性。社会组织在锻炼了公民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了其对于团队的认同感,让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培养其团队归属感,对其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3激发社会和个体的潜能

社会组织在价值观等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优势,它展示出来的组织性和认同感对与公民的激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利益范围之外,社会组织有着各种非利益性的优势,许多公民因此被吸引,通过社会组织得到了自我的提升,实现了自我价值。在公共管理的改革中,社会组织的这种优势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性因素,在提高公民生活精神质量的同时,实现了公民的社会目标,使得个体的力量在组织活动中得到有效的激发。在社会组织的各种工作中,公民的自我能力得到有效的激发,并在互相借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潜力,有效的推动了社会公共管理的改革和发展。

2.4推进组织的全面发展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参与能力离不开每个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这些成员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发力,才能做出一定的成果。社会组织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人往往采用更加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这与政府组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社会组织往往更加尊重参与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而这些积极的建议往往推动了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发挥作用,组织成员越是积极,组织目标越是容易达成。此外,社会素质可以从社会和个人中获取有用的资源,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尽量降低环境的干扰和资源互换过程中的问题。

2.5强化公共政策能力

社会组织的网络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利益的汇集,同加强了组织成员间的关系,让其在高效的沟通中及时完成组织布置的任务。组织网络的建设可以及时调节冲突,培养组织成员间紧密的关系和互相帮助的能力。政府的公共管理虽然可以及时的获取公民间的信息,但更多是基于专业角度解决问题,缺乏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能了解服务对象的真正需求。而社会组织更加贴近公民的生活,满足社会需求,有效的强化公共政策能力。

3总结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为社会提供社会服务,而单纯基于政府部门的管理服务,难免出现不足,此时,社会组织的社会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结合二者间的优势,二者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公共管理改革的效率。

作者简介:范惠芳(1964.10-)女,汉族,宁夏银川人,本科,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参考文献

[1] 鲍祉璇.浅析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改革中的作用[J].法制博览,2017(09):295.

[2] 魏艳.探讨公共管理改革中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J].现代营销,2018(11):234-235.

[3] 岳金柱.政府購买社会组织服务实践探索与创新研究——以北京市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例[J].行政管理改革,2017(02):36-41.

[4] 徐顽强,于周旭,徐新盛等.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价值、困境及对策[J].行政管理改革,2019(01):51-57.

[5] 马庆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意涵解读[J].行政管理改革,2018(03):34-38.

[6] 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以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增进群众获得感[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1.

猜你喜欢
公共管理社会组织作用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