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对农林院校学生思政素质的提升及改革对策

2019-12-12 09:56陈苗刘开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育

陈苗 刘开林

摘 要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的,公共艺术教育对高等院校培养政治过硬,德才兼备的农业科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相对落后。本文在论述公共艺术教育对农林院校学生思政素质提升效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主要农业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调研,明确农业院校中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在今后全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开设提出建议,确保为我国培养身心健康,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育 农林院校 思政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公共艺术课程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健康心理,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林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虽然具有淳朴的素质,但接受正规艺术教育的机会较少,艺术基础较差。同时我国农林高校大多以农科专业为主,大多数学校没有艺术专业,缺乏相关教师,艺术教育相对其他综合类高校可能更加缺乏。因此,公共艺术教育对农林院校学生素质的提升有更多的空间和作用。本文对我国农林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对学生在艺术课程方面的需求开展调研,明确当前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农林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参考。

1我国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早在2006年,教育部发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明确要求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在今年新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也要求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但没有明确公共艺术课程,后期可能会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我们调研我国农林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发现大多数农林院校开设了公共艺术课。《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进入中国农林类大学排行榜前十名的农业院校中,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三所院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选一门公共艺术选修课。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体育与艺术教学部,除了开设体育课外,还开设了《合唱艺术》、《影视视听艺术与表达技巧》、《芭蕾形体训练》、《中外影视鉴赏》、《大学生音乐修养》等21门公共艺术课,其中15门与音乐相关。 湖南农业大学面向全体本科学生开设了《美术鉴赏》、《音乐鉴赏》、《戏剧鉴赏》等15门公选艺术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美术、书法、音乐、舞蹈、设计五个方面,每门课1-1.5个学分,人才培养计划明确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修满2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学分才能毕业。部分高校把公共选修课分为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要求人文社科类专业至少选修3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专业学生至少选修3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可见,大多数农林院校开设了公共艺术选修课,但是大多没有严格按照2006年的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而是根据学校的特点开设相关艺术课程。

除了课堂教育,农林高校也探索在课外加强学生艺术培养。譬如,湖南农业大学开展“六求”素质教育,其中“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是指通过体验、养成、熏陶,使人文艺术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的过程。大多数学校组建了学生艺术团,对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进一步培训,然后通过艺术活动将艺术展现给所有学生,起到艺术熏陶的作用。

2我国农林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问题

(1)学生艺术基础较差。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农林院校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基础较差。在我们调查的学生中,半数以上学生来自农村,艺术基础差。也许因为基础太差,怕别人笑话,部分学生排斥艺术,尤其是艺术课程,担心不能完成学分。此外,在浮躁的社会,部分学生一心想着毕业后如何赚钱,或者如何成功,认为强制开设艺术课程会浪费时间,耽误专业课程学习。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目前大多数农林高校的公共艺术课根据现有师资开设,且存在课程容量不够的问题。在开设的课程中,部分存在课程内容不够健全,建材选用随意,考核流于形式等,尤其是师资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3)体制不完善。多数农林院校的公共选修课由教师自由申报,又教务处统一管理,没有系统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大多数农林院校艺术专业教师短缺,由一些学工部门的兼职教师担任艺术课程,因为工作太忙无暇兼顾艺术教学,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一些艺术课程停开。

3我国农林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议

(1)强化制度建设,所有高等院校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公共艺术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配齐配好普及艺术教育教师,鼓励高校建立符合美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例如,清华大学没有艺术类专业,但是设立了艺术教育中心,开设了艺术赏析类课程和艺术实践类课程。艺教中心开设了多类艺术赏析类课程,包括音乐类,另外还有美学、戏剧、舞蹈、美术、摄影、电影类等赏析课程,如:美学与艺术欣赏、中外名剧赏析,电影中的艺术与文化,摄影作品赏析,民族与现代舞赏析等17门次。赏析课教学着重强调艺术的文化理念,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西文化这种大的文化环境中的发展与创新,学生的审美诉求与文化诉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需要从充实师资力量、保障经费投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艺术教育体制,有效解决当前学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2)科學设置公共艺术课的课程。首先,将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赏析、实践、史论四大类系。同时将不同档次的艺术课程再分“快、慢班”,依据农林院校学生的艺术基础设置不同层次的艺术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其次, 丰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可以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摄影、文学等各个学科,以满足不同艺术爱好的学生的需要。三是要整合专业教育与艺术教育,开设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艺术课程,根据农林院校的学科特点, 量身定制公共艺术课程。如结合农林院校的专业特点,开设插花艺术、茶艺表演、花卉造型、剪纸艺术、小盆景制作和舞蹈表演等特色艺术课程。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表1),学生最想选修的三门课程依次为影视鉴赏,音乐鉴赏和舞蹈鉴赏。因此,在教师配置和课程容量要充分考虑,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创新能力培养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美术鉴赏最能提高创新能力;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方面,20%的学生认为书法鉴赏最能提高思想道德。聚焦农林高校的特点,建议多开影视,音乐、舞蹈、美术和书法相关的课程,或者以上述课程为载体,加入农林专业特有的元素,开设具有农林特殊的课程。

发挥优势,不拘一格。充分挖掘中国文化艺术瑰宝,根据学校的特殊,开设特殊的公共艺术课程,如湖南农业大学可以发挥茶文化特色,开设茶道、插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等课程。湖南省公共艺术课程开设比较好的三所高校,开设了《形体训练》、《剪纸》、《插花》、《茶道》等特别的公选艺术课。他们认为设置这些艺术课程除了希望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还从自身专业的需求和实用性角度出发,希望能开设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课程。

艺术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农林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当前我国农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大多为应付了事,较少真正的用心开设,建议农林院校领导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结合本校特色,开设独具一格的公共艺术课,为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公共艺术教育中,重点在于艺术熏陶作用。虽然艺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有30.95%学生反对强制开设公共艺术课(图1)。因此,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宣传,让学生真正选修感兴趣的艺术课程,爱上艺术课,从艺术教育中感受美,提高综合素质。

*通讯作者:刘开林

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农林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模式研究”(19QN56)。

作者简介:陈苗(1984-),女,湖南岳陽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通讯作者:刘开林(1980-),男,贵州黔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保护。

参考文献

[1] 刘少辉,高艳红.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建设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02):79-81.

[2] 李毅,兰勇.全面发展视角下的大学生素质结构及培养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01):62-64.

[3] 杨建.对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05):50-53.

猜你喜欢
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育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美感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