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话剧研究

2019-12-13 18:38王文照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流行色 2019年5期
关键词:孤岛话剧戏剧

王文照(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以话剧为主要艺术样式的中国现代戏剧,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进入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在抗战这个特殊时期的话剧中,孤岛话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独特的价值与韵味。

一、话剧社会背景

话剧是西方的一个舶来品,英文名为“Drama”,最开始的中文翻译名用过“新剧”“文明戏”之类的名称。话剧是移植到中国的一种外来戏剧形式,由于社会不断变革,中国的话剧应运而生。

在1920年,话剧正式地走上了中国的大舞台,是以上海新舞台上演的《华伦夫人之职业》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志。20世纪20年代,“戏剧”基本上就等同于后来的“话剧”。

话剧是戏剧的一种,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欧洲各国通称之为“戏剧”。1907年,中国早期的话剧产生,在当时,被称作“新剧”或者“文明戏”。在辛亥革命之后,“新剧”逐渐衰落了。五四运动后,欧洲的戏剧渐渐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作“爱美剧”“真新剧”“白话剧”。话剧中的对话大都是对口语的加工,具有个性化,自然、生动、通俗易懂,并且能为群众所接受。1928年,导演洪深提议将其定名为“话剧”。

二、孤岛话剧的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

1.于伶

(1)人物介绍

他是中国著名的导演、剧作家和演员,生于1907年,卒于1997年。原名叫任锡圭,字禹成。1927年开始就从事了戏剧活动,1949年后曾经担任国营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上海市文化局的局长、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等一系列的职务。

(2)在孤岛

1937年11月7日,上海被国民党放弃了,上海地区内除了英国和法国的租界,其他地区都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并统治,因此就开始了上海“孤岛”时期。在特别困难的时期,于伶团结了众人组成青鸟剧社,1937年演出《雷雨》等剧。1938年,于伶和阿英、李健吾等人筹建了上海剧艺社。随着剧艺社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剧艺社培养了一批有名望的编剧导演和舞台美术的工作者。在“孤岛”四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于伶创作了《夜上海》《女子公寓》等著名戏剧剧本。

(3)重要剧作

在孤岛时期,于伶创作的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要角色,描写她们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命运和人生的安排。

《女子公寓》采用了两条线索:一条明线是柳丽珠被人始乱终弃的命运,另一条暗线是赵松韵的悲剧人生。随着剧情的发展,明线柳丽珠这条线暗淡下来,暗线却慢慢凸显出来。剧作中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女性永远都没有办法摆脱被男性的伤害。在剧中,所描写的这几组情感中,始作俑者大都是有钱的阶层,是社会统治阶级的一员,但是呢,阿妈的丈夫,天天堵在门口喝酒赌钱要钱,最后冻死在街头。这个男子来自社会底层,是被统治阶层中的一员。在这个剧本中,男女的性别问题才是矛盾的重点。

当然,剧作者在剧中借赵松韵之口说出了这样的解释:是社会环境将原本善良的人变坏。因此,只有改变这样的现实,才可能改变人和人之间这种相互伤害的关系。

因此,《女子公寓》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模式:男性就是强者、害人等的代名词;而女性是弱者、被伤害者。在整部剧中,唯一没有被情感伤害的人是沙霞,她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投入到了工作中,而没有卷入感情中,她是剧中真正的胜利者。在剧中,最平面、最不显眼的形象,却是最具有革命意识的形象。

在《夜上海》中,剧中的人物大致可以分成四组,每一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当下发生的事情以及未来要发生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在有限的舞台中,很难得以展现。谭霈生认为,这种戏剧结构的基本特征是:①没有中心人物,全剧出场的人物比较多;②剧中重要的人物有自己的一条线,但是难以分辨主从;③不仅人物分散,情境也分散;④剧中的悬念设置,有时会并列出现,有时会若隐若现,还有时会此隐彼现……谭霈生认为,“这种结构形式更能适应社会剧的创作动机”,因为这类作品总是以群像的塑造为目的,以群像的整体内涵来共同构成全剧的“情感容量或社会容量”。

《夜上海》赢得了当时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是因为第一幕剧,于伶向观众展示了处在“租界”与“非租界”的边界地带的人们的生活,在这悲惨的情境中,就此开始了梅家几口人不同的人生。《夜上海》被誉为“孤岛上海的史诗”。

2.阿英

阿英是安徽羌胡人,原名叫钱德富,1927年逃亡到上海,长期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从事救亡文艺活动,曾经担任过《救亡日报》编委、《文献》杂志主编。

阿英在话剧创作上的地位,是因为在上海“孤岛”时期创作的历史剧而确立的,创作作品有《碧血花》《海国英雄》和《杨娥传》,这三部剧作也被叫做“南明史剧”。

《碧血花》这个剧深受观众的喜爱,它的演出也创造了当时的记录。剧中男女主人公情感关系很微妙,似乎是一个纽带系起来的,那就是以后共同抗清。剧本一开始,就暗示着女主人公葛嫩娘不是寻常人家,她有一把真正的宝剑,这个悬念很快就揭开了,她父亲是一个武官,死于战争中,就是因为这样,葛嫩娘和一心想报效祖国的孙克咸之间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志向相同。

作者特意写了两个反面人物,一个是陈微波,一个是蔡如蘅,主要是衬托葛嫩娘和孙克咸的英雄形象。葛嫩娘独立、勇敢、忠贞爱国,而陈微波虚荣且容易动摇。孙克咸是一个有抱负且有才谋的人,蔡如蘅则是一个典型的汉奸。剧作家明确地表示,虽然剧中蔡如蘅这个历史人物有违历史真实,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揭露那些变节文人以及“大大小小狗才们的嘴脸”,纵观全剧,对这个人物投敌卖国的动机的挖掘上,只有蔡如蘅自己表明的一个简单的理由:“敌我势力既相差太远,我们就不必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能屈能伸,古有明训”。

在《杨娥传》和《洪宣娇》这两个剧本的创作中,能够看出作家想更加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体现主题思想。在《杨娥传》中,其中有一幕就是专门写梦境,以梦境来反映现实生活,从而表现出主人公对叛国贼吴三桂的仇恨,虽然表现手段不新颖,但是也期待有新的创新。在《洪宣娇》一剧中,城门被攻破,天国也处于灭忙之际,洪宣娇亲眼目睹了这些惨状,她开始出现幻觉,陷入了回忆和现实交织的情境中。虽然这种处理很不错,但是对人物性格的描写还是比较简单,这种手段想要表达的效果也被限制了。

三、孤岛时期出现演剧现象的原因

1.海派文化的影响

孤岛话剧植根于上海,它有和其他地方话剧一样的特点,但是也有其个性的一面——“海派”的现代文化气质。

“海派”这个词语最早是用于文艺,源于20世纪30年代那场著名的“京海之争”,沈从文著《论“海派”》发表在1934年1月10日的《大公报》上。在这次论争中,北平的一些知识分子习惯用“海派”一词来指责上海文坛的不好风气。上海是一个现代化都市,始于租界设立,有书云: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为中国第一繁盛商埠。迩来,世变迭起,重以沧桑,由同质视嘉庆时,其见闻异矣。由今日视同治时,其见闻尤异矣。更阅数十年,人心风俗之变幻必倍甚于今日。

文学对上海形成的都市文化,比戏剧来的快,但是,它们内在都是相通的。两者发展的历史境遇也大致是相同的。

2.戏剧观众:以市民为主

不管是什么戏剧作品,最后的完成,都是需要观众来参与的。彼得·布鲁克再三强调一句话:“所有形式的戏剧只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需要观众。不言而喻,戏剧是由观众来完成创作的步骤的。没有观众在场,作品就不算完成。”

1920年到了抗战爆发之前,上海社会状况相对稳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价格也比较稳定,“在本世纪20—30年代,一般来说上海产业工人家庭是可以维持最低水平的家庭生活,接近温饱水平的”。因此可以看出,工人阶级是很少去消费昂贵的文化活动的,也就不可能成为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最有经济能力的是资本家和职员,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家的群体在扩大,分工也变得精细,从而职员的人数剧增。

3.话剧自身发展与特殊的环境时期

就话剧自身的发展来看,长时间的职业化演出成为了话剧发展必不可少的内部条件。但是外部条件也是不可少的,在上海的孤岛时期,就在当时,有人对孤岛发展迅速和人们安居乐业的情况表现出一种惊叹:

上海自从成了孤岛以后,两租界人口激增了四五倍,那种特殊的畸形发展,简直使人可惊可愕。

英武、勇敢、合科学性的前进影片,自然没有离奇、细腻的锣鼓色笑来得打动苟安之群的心的。卡德(戏影院)的二楼,又添设了茶室,吃了茶,再看戏,人的心在靡靡的情调下醉了,忘了形,忘了当前的时代。

商业发展的繁荣和人们生活的安定,为戏剧的演出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经济条件,这是演剧事业得以辉煌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总结

孤岛话剧在中国现代话剧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和发展,见证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有一部分话剧暗示着人们在水深火热中生活,苦不堪言。总而言之,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话剧,而不同时期的话剧也反映着那个时代的一切。

猜你喜欢
孤岛话剧戏剧
话剧《坦先生》
有趣的戏剧课
不再是孤岛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话剧《二月》海报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戏剧类
孤岛求生记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