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的中西方哲学思考比较

2019-12-13 18:38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1331
流行色 2019年5期
关键词:美学哲学形式

陈 聪(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美学长期从属于哲学,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而在中国的古代哲学史上也没有明确的“哲学”的概念,但是广泛地、深入地在哲学的角度上探讨美学在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中从未间断过,呈现出的是一种不系统的“有美无学”的状态。总的来说,关于对“美”的思考,对自然或是对艺术以及对生活现象的“美”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都各有不同侧重点,同时引起了一些中西方美学家们对寻求跨文化间的“美”的异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且碰撞出不同火花。

一、中西方哲学发展中美学观比较

1.西方哲学发展中对于“美”的思考

从西方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对于美的思考主要从以下几个时期谈起,一是古希腊时期:有柏拉图、毕达哥拉斯学派、亚里士多德。这一时期总的来说哲学家们关于美的思考倾向于形式美。哲学家们认为美是形式,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的思考。柏拉图认为“美”是对于“美本身”的摹仿,而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则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相隔。其又把形式分为内形式和外形式,内形式就是形而上的观念和本质理念的形态;而外形式指的是对自然物的外形的模仿,也就是关于艺术作品外在存在的状态的规定。二是中世纪时期:这个时期关于美的哲学上的思考倾向于“美”的整一性与和谐性。但从奥古斯丁的基于西塞罗的美的定义的思考上,奥古斯丁则稍微偏向基督教神学的思考,认为美源于上帝,上帝是美本身,是一种至美,绝对美,是美的根源(这与当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种族环境有关,即一切思想离不开宗教和神学的影响)。由于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他后期又认为现实事物的美即和谐、秩序和整一,美在完善,而完善又是一种基于尺寸、形式与秩序的美。同时他还认为,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不涉及内容,不关联欲念,没有外在的实用目的。之后的代表人物但丁继承了阿奎那的神学与哲学思想(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美首先在于形式),也接受了其神学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谐与鲜明。这一时期有一种把形式神秘化的倾向。三是文艺复兴至19世纪末时期:先验美和纯形式美。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形式”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理性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得到了一种发扬,又重新达到了高潮。(1)纯形式美。“美学之父”鲍姆嘉在这一时期关于对“美”的思考强调秩序、完整性与完美性,同时把美定为感性学。同时这一时期的笛卡儿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2)先验美。作为先验美的代表有康德、黑格尔等。康德是德意志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人,在这一时期提出并阐发了他的“先验形式”概念,即认为审美无涉利害,与对象的存在和质料无关,美是基于对象的形式,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康德认为,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黑格尔则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如果说理念作为内容,那么感性显现则属于形式。黑格尓认为,美的艺术领域属于绝对心灵的领域,而“自由”是心灵的最高的定性。他说:“按照它的纯粹形式的方面来说,‘自由’首先就在于主体对和它自己对立的东西不是外来的,不觉得它是一种界限和局限,而是就在那对立的。”从古希腊到近代关于对美的哲学思考大致的发展是如此。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对于“美”的哲学思考对于我们近代的美学思想影响是最大的。

2.我国哲学发展史上对于“美”的哲学思考

中国传统美学中对于美的思考的探究与西方不同。中国对于“美”的探究自始至终都是与人挂钩的,我们可以分几个方面从著作从代表人物来分门别类地作探讨。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不能单单从一个方向来谈,对于“美”的哲学思考可以是与功利欲望联系起来的美、与感官欲望联系起来的美、与真理联系起来的美等几个板块。

首先是与功利欲望联系起来的代表有:

《国语》:“伍举论美”。楚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答曰:“聚民利以自封而脊民也,胡美之为”?

《论语》:“里仁。”

《孟子》:“充实。”

《墨子》:“非乐。”

梁启超:“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其次是与感官欲望联系起来的代表有:

《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

《列子·杨朱》:“则人之生也奚为哉?为美厚乐,为声色尓。”

再者同真理问题联系的代表有:

《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美也。”

谢赫:六法论中“气韵生动也”。

综上来看,在中西方的哲学中关于美的哲学思考实质上就是“有”和“无”的差异,可以归为宇宙观的差异。“有”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西方人把“存在”作为宇宙的本体,认识世界就是认识存在。以存在和“有”作为认识的世界对象。

二、从哲学的基本特征比较“美”的哲学思考

西方的哲学是科学型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联系,侧重于思维和科学。中国的哲学基本特征是追求“天人合一”,注重人情,偏向伦理,侧重于社会和人生,与政治思想和伦理密切联系。

老子崇尚自然为美,推崇“淡兮其无味”的艺术风格,倡导自然和无为之美,显现一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则标举“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认为宇宙太空广漠虚廓,无始无终、默然有序地运行,不有意为之而形成了至高无上的自然美品格,这种品格使天地成为美的极致,成为众美之源。总之这种美已经超脱出物质本身的形貌,将“美”、以何为美的鉴定升华到了对天地万物“神格”的感悟上,他们的美不再是西方人那种可观的外在美,更多的是内在的心性美、品格美。

苏格拉底认为“美”是相对的,没有永恒绝对的美。美就是适用,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得很好就是善的美的。在这里,美不是一种正义的思想,而是指正义的行为。苏格拉底首先是一个伦理家,总是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美和艺术,是把美学转变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关键人物。故而西方对于美的哲学思考是偏理性的、科学性的。

三、从思维方式上比较中西方哲学上对于“美”的思考

中国的哲学对于“美”的思维方式上注重“悟”,强调主体性,侧重于直觉思维;而西方的哲学在对于“美”的思维方式上,擅于把握逻辑论证,讲究科学思维,是一种强调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正确的推理然后得出结论的具有逻辑的过程。

中国古代对于“美”的思考注重“妙悟”,推崇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美感,持这观点的代表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意境说”,讲究朦胧美以及美的多义性。表现强调主体性思维方式的代表有唐代画家在《历代名画记》中的观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近代的朱光潜对美的分析论证的思维方式也体现了似与不似的一种“悟”的美,即“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讲究“虚实相生”。

西方注重科学的逻辑传统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主要就是其三段论的逻辑推理思维,即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这是人们进行数学证明、办案、科学研究等思维时,能够得到正确结论的科学性思维方法之一,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正确思维的形式,也同样运用于对“美”的思考当中。

结语

对于中西方在哲学史上对于美的思考的比较,不难论证出西方偏向于反映自然之美,去刻画外在的形式美;而中国则更为喜欢去靠近自然、融入自然,感悟内在的神韵美。中西方的哲学上的思想差异必然影响到对于美学上的思考,也是造成对“美”的思考差异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美学哲学形式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纯白美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