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声袁先生

2019-12-14 08:00丹颜
爱你 2019年45期
关键词:袁先生安江袁隆平

◎ 丹颜

1953年,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从重庆湘辉农学院(今西南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湖南教书,在这里,他遇到了邓哲。

邓哲很喜爱和敬佩这位老师:“袁先生人好,课讲得也好。”袁隆平对这个安静秀气的安江妹子也颇有好感,两人渐渐走近了。袁隆平有些腼腆,悄悄问邓哲:“给你买件新衣服好不好?”邓哲羞涩地摇头:“不要,不要。”老实的袁隆平居然真的就没买。1964年,34岁的袁隆平和26岁的邓哲,仅用50元钱的喜糖办了一场俭朴的婚礼。

婚后,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工作搭档。无论多么辛苦,经历多少磨难,他们始终战斗在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线。

20世纪60年代末,袁隆平被调到湖南省农科院,邓哲带着孩子留在黔阳。之后的二十多年里,邓哲用柔弱的肩膀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全部重担。三个儿子,两边的老人,都靠邓哲照顾。

1974年冬天,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患胃癌住院。收到病危电报时,袁隆平正在海南进行育种试验,抽不出身来。邓哲便日夜兼程从安江赶到重庆,按照老人的遗愿,邓哲隐瞒了噩耗,代替袁隆平为父送终。

1982年除夕,袁隆平在南方育种十多年后第一次回家过春节。没想到正月初二,邓哲突发急性病毒性脑炎,被送进医院抢救。祸不单行,母亲和岳母也相继病倒。袁隆平一下子蒙了。

在医院里,邓哲陷入深度昏迷,仅靠输液维持生命。

袁隆平白天照料病中的两位老人,晚上陪伴在妻子身边,为她擦身子、换衣服,为她背唐诗、讲故事,为她唱英文歌《老黑奴》……望着病床上的妻子,袁隆平喃喃地说:“都是我不好,我不是好丈夫,你是累病的呀!可我没办法,我离不开杂交水稻,禾苗也离不开我呀!邓哲,我在你身边,守着你,护着你,只要你醒了,要我怎么着都行。”说着说着,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

或许是这份爱感动了上苍,在袁隆平的深情呼唤下,半个月之后,邓哲苏醒了。袁隆平兴奋之余还不忘按照医生的嘱咐,每隔一小时帮妻子翻身,为她按摩。一个月后,邓哲奇迹般地康复了。

这场大病让袁隆平意识到亏欠妻子太多,他想尽办法补偿。1985年5月,袁隆平赴菲律宾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前夕,在北京买了礼物托人捎回去,并写信给邓哲:“在京给你买了两条裙子和一件汗衫,两黑一深蓝。这是我第一次买裙子,不知什么尺码适合你,只好买两条供你选择……”收到信的邓哲看着两条裙子,笑出了眼泪。

邓哲63岁时学会了开车,但是袁隆平不主张她常开,只要家里有年轻人可以当司机,邓哲就别想摸方向盘。用袁隆平的话说:“我们好不容易团聚了,我想多守着你几年。”

在大众眼中,袁老是个很伟大的人,高度难以企及,但是在邓哲看来,老伴儿是个有趣的小老头,他细致浪漫,多才多艺,爱打球,善游泳,爱唱歌,会拉小提琴,英语、俄语顶呱呱,而且写起情诗来也是一把好手。

袁隆平曾经说在他有生之年有两个心愿:第一个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且应用在生产上;第二个就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而邓哲的心愿只有一个:陪着他,叫声袁先生,就是一辈子。

猜你喜欢
袁先生安江袁隆平
七律安江农校感怀
七律 安江农校感怀
袁隆平:我从“80后”成为“90后”了
袁隆平贪心水稻,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袁先生有点小矛盾
借车给别人出了事故,该不该赔偿?
袁行霈:祭厚味于淡泊
我行我秀
我们的画
袁隆平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