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琵琶演奏中左手技巧相关问题的分析

2019-12-14 17:01赵诗轩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0
流行色 2019年10期
关键词:滑音琴弦琵琶

赵诗轩(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一、琵琶演奏的左手手型

1.左手手型要求

左手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支撑琵琶、按弦发声以及在弹奏时对每个把位、大指大约在哪个品位等熟练使用切换。日常用手扶琴时,正确的手势应是琵琶背上放大指,面板品位处均匀放其余四指。在需要按音时,要用左手手指肚去按,切记这时不管是按音手指还是不按音的手指都依然要保持放松状态,指关节要为凸型。按音时手指的位置要靠近品位或相位的上边缘,不要直接压在品位或相位上面。同时,在按音时一定要将琴弦紧挨在品或相位上。当手指不需要按音时,指尖也应该尽量保持放在琴弦上方,不要距离太远。在弹奏的过程中,要让手指垂直用力去按音,不要将弦往里推或往外拉。

2.左手把位要求

把位就是在左手位置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各手指在相位、品位上所取的一定按指部位及其关系。把位的位置是根据其左手食指所按的品位或相位所决定的。一般常见的把位其食指与小指由纯四度音程构成。琵琶现在共有六相二十四品,可以分成五个把位。但是,由于相把位独立称呼,故不包含在这一系列当中(第一品之上属于相把位),所以除此之外其他品位又被分为四个把位。在不同的调性中,把位的划分也会有所出入。

二、左手演奏技法

1.左手演奏基本技法介绍

这种技法所要表现的是各种不同的滑音。在琵琶的各种指法当中,滑音属于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当然,也是最具情绪化的指法之一。滑音的表现为:当手指通过按弦、弹拨发出声音之后,再将这个音通过左手的“推、挽”技巧使其滑到另一个更高的音或者更低的音。

【推】也称为推弦。就是在用左手指按音时,将所按琴弦推到琴的内侧(右侧),将音推到预定的音高。

【挽】又称为拉弦。就是在用左手指按音时,将所按琴弦拉出到琴的外侧(左侧),将音拉到预定的音高。

“推挽”所产生的滑音范围基本在本音至高于本音的小三度之间,所以又被称为“三度间音”。同时,滑音又可以被分成很多种不同的组合形式,最终出现在乐曲当中。

“打、带” 属于手指关节的运动。其发出的音量和音色都要依靠手指关节的力度和强度来控制,这种演奏技巧在传统乐曲当中被普遍运用。

【打】“打音”是由左手手指端重击音位上的琴弦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是不用通过右手的弹或挑弦来发声,而是直接由左手指本身重击音位所发出的声音,因此是属于一种虚音,常用于实音之后,而又借助实音所产生的振动余音来增加它的音量,并且能与实音形成音色上的明显对比。“打音”运用的所打之指要有力量,动作幅度也要比一般的按音稍大些。

【带】“带音”是指左手按音指结束按音要抬起手指的过程中再顺势将此弦向左拨动、带起琴弦而发出来的声音。因此,“带音”发出的声音并不像手指按弦发出来的声音那样是实实在在出来的,是要比本音低的声音,和“打音”一样属于虚音的范围,“带音”所做的动作其实就是所谓的撩拨。

“打”与“带”的区别在于:“打音”是打弦那一手指本身击打在弦上所发出的声音,而“带音”是属于一种虚音,是在其他按音结束后被撩拨带起而发出的声音。“打音”属于前音低,后音高,就是实音低,而“打音”高;“带音”则与前者相反,属于前音高,后音低,就是实音高,而“带音”低。但两者都与实音形成明显的音色上的对比。

左手的“吟、揉”技法属于琵琶演奏乐曲时的点缀,俗称“手声”。“手声”中又包含了很强的个性。事实上,许多器乐演奏都直接与“手声”有关。如果“手声”好,就会让人觉得弹奏的声音非常入耳、动听,听着非常舒服。相反,如果“手声”不好,那就会使人产生厌恶之感。

【吟】在演奏动作上看上去与一些弦乐器的揉弦技巧相类似,它所做动作的频率相对比较频繁,所以由此产生的吟弦余音也就比较小,但音响出来的效果却是柔和细腻的,是琵琶常用的美化音色的基本技巧之一。

【揉】左手指按在弦上随后将其进行摆动,所以揉弦所产生的余音比较大,但频率相对于吟音来说却是比较慢。这一技巧就是通过手指揉动琴弦以此对所奏音乐发出的声音来进行美化、润色,故具有很大的表情色彩。它对演奏过程中发出的音色和整体表现力有着极大的功效,是首先和必须掌握的左手演奏技巧之一。

2.左手演奏技法的特点

(1)“推挽”技法特点

“推挽”技法是琵琶演奏乐曲过程中所采取的修饰曲调旋律的一种最为明显的技巧方法,且在音乐的色彩表现上十分丰富。当演奏节奏欢快的音乐时,运用“推挽”技法,音乐将会变得十分生动活泼;当演奏节奏较为舒缓的音乐时,运用适当的“推挽”手法,又可以更好更真实地反映音乐的视觉化内容,让听众能够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景象之中。

(2)“打带”技法特点

“打带”技法经常在琵琶文曲中被共同运用,它们是一对有机组合。这两者听起来给人的感觉韵味不尽相同,但其实当两者结合在一起被运用时,听起来的感觉就更加富有韵味。它的左手通过“打带”发出的虚音和右手弹出的实音产生了音色对比的美丽,如果乐曲中大段旋律都使用“打带”技巧来进行演奏的话,那会生出一种别样的、若有若无的意境。

(3)“吟揉”技法特点

“吟揉”是使琵琶音色产生变化的左手指法与技巧,是表现演奏乐曲委婉、动听、忧郁、悲伤的情感色彩的主要手段。“吟”通常它的振动幅度不一定要均匀平衡,但是其节拍要相对紧促一些。“揉”是通过胳膊腕的前后动作来牵引指头的晃动。它的节拍虽然比较缓慢,但是其振动幅度一定要保证适中且平衡。在日常演奏过程中,使用这一技巧会使乐曲的旋律表达更加流畅自然,也更具有歌咏性。

3.左手演奏技法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推挽”

①“推挽”这类技巧属于张力滑音,在实际的练习与演奏过程当中应该多注意与右手的配合要密切;

②左右两手的动作出现先后方面要分辨清楚;

③在平常的练琴过程当中,还应该多注意听旋律音色、音响效果以及推与挽的节奏和音高,这些都要做到准确。

(2)“打带”

①在练习“打音”时,要尽量用指关节来运动。左手手指要先抬高再击打下去,而不是直接将手指放在琴弦上;

②“带”不仅是带过,还要再起来。如果要做带音动作时,一定要先按住音,在抬指瞬间再做带起的动作,这样才能够达到音乐想要的效果;

③只有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才可以在日后的演奏过程中使“打、带”的音响效果明显地展现出来,这才是练习的关键。如果“打”的速度过慢或者手指抬得过低,都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也就不能打出想要的音。“带”亦是如此。

(3)“吟揉”

不管是“吟弦”技巧还是“揉弦”技巧,在弹奏过程中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要保持左手的手、手指和手腕各部位尽可能地保持放松。如果手指太过用力地按在琴弦上,那么弹奏的动作就会变得僵硬而迟缓。但反之,如果左手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再按琴弦的时候,等到这时再做“吟揉”技巧的动作,就会更加地顺畅。

三、左手演奏技法在乐曲中的运用

运用恰当的左手指法与技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一首乐曲的表现以及风格特点、情感阐述产生重要的熏陶作用,同时还可以在特定的水平上给予乐曲热烈的情绪表达,也能够更简洁明了、具体详尽地阐释乐曲想要表达的实质。接下来我将会具体举例分析不同的演奏技法在乐曲当中的运用。

1.“推挽”技法

《飞花点翠》主要使用了琵琶左手技法中的推、拉、打等,使得整个乐段都充盈着传统琵琶文曲所具备的那种柔和细致、清雅绮丽以及对于音乐风韵和意象特征的考究。这首乐曲本身是偏重对于景色的描绘,所以一般进行“推挽”动作都是比较慢速度的,而且由于前后音的节拍也都是比较缓慢的,乐曲又运用了大调的色彩,因此最终表现出一种大方、婉约、优柔的感觉,使得音乐的意境也更加地柔美,富有诗意。

2.“打带”技法

《火把节之夜》由吴俊生先生创作于1979年。火把节是我国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在节日来临的时候,彝族人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服,纷纷点起火把,场面十分壮观。这首乐曲正是描写了这种生动的民族风是展现彝族地区浓厚的民族风情的慢板主题,整体处于一种舒缓的节奏。再加上演奏过程中琵琶左手“打、带”技巧的修饰,使得旋律更加舒展美妙。同时,由于“打、带”技巧的频繁运用,才更能显现出民族风的特点。

3.“吟揉”技法

《歌舞引》是刘天华先生在1927年完成的。这首曲子无论在音乐主题上还是风格特点上,与很多琵琶乐曲都有很大的差别。乐曲第四段“歌的吟诵”是整首乐曲中最有张力的一段,也是属于表达情感的极慢板范畴内。乐段的整体节拍肆意变化,音乐神情的改变也很明显。整体来说,本段相对比较重视音色的对比变化以及双手的演奏技法。除了右手轮指要保持流畅有颗粒性之外,左手的“吟、揉”技法就要在演奏过程中配合得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整个段落听起来顺畅自然,富有感情,就像歌声一样能够打动人心,做到真正的抒情如歌。

结语

在日常的琵琶学习与弹奏过程中,合理巧妙地在乐曲中运用左手技巧,能够更深入地发掘和表述出曲子本身所要描绘的深层的内在意向。“推、挽、吟、揉、打、带”等这些左手演奏技巧在传统音乐中常常可见,都是弹拨乐器中常用的极具特色的技法。如果能够将这些演奏技法熟练运用,那么对于丰富音乐的色彩形象有着极大的帮助。我们只有正确、合理地掌握这些左手演奏技巧并加以循序渐进的日常练习,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我们的基础演奏技术以及音乐素质与水平。

猜你喜欢
滑音琴弦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滑音”的技术与应用
二胡独奏曲《姑苏春晓》中滑音的运用研究(下)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窈窕淑女琵琶妹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我的“反弹琵琶”
琵琶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