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不能有“打卡”心态

2019-12-14 19:22郑宇飞
工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打卡规定动作红歌

文_郑宇飞

【微评】

近期红色教育升温,大量党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感受红色精神,触碰澎湃初心。

红色教育基地红火起来,当然是好事。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红色资源不断被挖掘开发,红色教育基地日渐增多,摩肩接踵的人潮中,持有“打卡”心态的确有不少,在大门前拍张合影便“党旗一收、四散而去”的支部也不在少数。

红色教育沦为“到此一游”,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的,恐怕在于心态没有摆正。或是想着“完成任务”,或是只图合影露脸,心思根本没放在学习体悟上。也有一些单位,将组织红色主题活动当成“例行公事”,觉得这是上面要求的“规定动作”,关键在“留痕”,人头凑齐、亮出党旗,或是穿上军装、唱了红歌就算“程序圆满”。而另一方面,现实情况也确实“吓退”了不少真心学习者。每到节假日或重大时间节点,各大红色教育基地总是人满为患,所到之处往往没有细致的讲解、周到的服务,只有拥挤不堪的人群和维护秩序的口令。再珍贵的书卷、再动人的故事在这样的一片嘈杂中,怕也难让人驻足细品。

红色教育基地不是旅游景点,想要有所收获必须端正态度。走进纪念馆,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参观旧物,是为了从先辈处获得启迪。品味红色记忆,感悟峥嵘岁月,必须得“走心”。静静聆听,细细品味,将自己融入到那些过往的历史中,才能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才能知晓未来该走向何处。

猜你喜欢
打卡规定动作红歌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上)——《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红歌串串烧
青少年花样游泳运动员规定动作的发展与评价
今天你“打卡”了吗?
微信巧“打卡”家园零距离
省级一把手赴港招商有哪些“规定动作”
高校章程的“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
上班打卡对于考勤管理的探讨
辽宁:做好“规定动作” 创新“自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