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琵琶文曲与当代琵琶文曲比较分析

2019-12-16 04:04李时茜
黄河之声 2019年16期
关键词:琵琶音色乐曲

李时茜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琵琶作为我国的民族乐器中的一种,不光十分具有代表性,还具有很长的历史。现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琵琶演奏的曲目,琵琶文曲便是其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种。对于琵琶文曲来说,不光具有繁多的人数量,其中也凝结了我国文化的结晶。琵琶文曲主要就是通过一些比较抒情并且优美的旋律,来对创作者内心的一种情感表达,并且还可以展示令人向往的乐曲情景。对于琵琶文曲的发展长河中,唐朝即为其形成的时期,也是中国琵琶艺术史上第一个高峰期。

一、琵琶文曲的具体发展

自从二十世纪20年代,琵琶艺术随之也进入到一个新的持续发展的时期。特别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与国外的音乐也在进行着不断地碰撞和相互融合。对于琵琶艺术来说,也受到了西方作曲的技法以及相关音乐的创作方式的影响。在这样的影响之下,琵琶文曲也在继承的过程中,对新形式的创作方式以及概念进行不断地接纳、融合,最终有了新的一种理念。才可以最终实现世代相传的目的,并且还在不停的更新之中。其实针对于“文曲”的概念最开始是被记载在汉朝董仲舒所编著的《春秋 繁露·楚庄王》中的。那么琵琶文曲就和董仲舒所说的“文曲”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光表现出了中和之美,也与其描述的一脉相承。对于雅乐而言,其既具有抒情以及虚实结合,又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这正是琵琶文曲所具有的一种艺术特点。第一点,对于琵琶文曲来说,在其形成与发展中,很大程度上被古代文人所影响。这就包含了古代文人对于传统古琴、各种诗词都进行了借鉴,那么雅乐文化的柔美、典雅、细腻这些特点都在琵琶文曲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第二点,对于琵琶文曲而言,其的意境氛围中,主要就是将“实的展示”以及对于“虚的联想”加以统一结合。琵琶文曲往往在其展示的过程中,更加偏向于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展示,并对人们的想象加以描述。就比如:《月儿高》这首乐曲,不光可以将月亮的升起以及落下加以描绘,还可以使得人们想象到广寒宫中的仙女、玉兔等等的画面。最后一点,就是琵琶文物不光注重于描绘情境,还在于情感的描绘。并将二者加以结合、描绘,最终呈现出情景交融的一个画面。

二、传统琵琶文曲以及当代琵琶文曲之间的比较

既然是艺术就要与时代之间具有艺术一些共通点,不过在琵琶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也要与时代之间加以联系,这使得一些艺术的技巧以及内容,都会被时代所影响并且具有深远的意义。不过具体在琵琶艺术进行发展时,如果时代的背景不一致的话,就是让艺术产生许多种不一样的风格特点。正是这样,对于琵琶艺术而言,不同时代背景之下的琵琶文曲就会产生不一样的风格特征。针对于传统琵琶文曲而言,其主要创作的题材是写景以及写情。对于写景的琵琶文曲主要就景色加以描述,用音乐来描绘出具有美感的景物以及事物。比如:《飞花点翠》。该乐曲就主要描述了霜寒时节“风吹雪花映松柏,松柏青翠傲飞雪”这样一种景象。而对于写情类别的乐曲就更加强调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表达。就比如《陈隋》这首曲目所刻画的宫女被迫入选禁宫后比较烦闷的情感。除此之外,以《青莲乐府》作为代表的一些乐曲作品则是将二者加以联系,不光有借景抒情,还有情景交融。那么对于当代的琵琶文曲而言,和传统的琵琶文曲具有相同点,也是将抒情以及写景作为主要创作题材的。那么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就是,由于当代的琵琶文曲在进行创作时,受到了来自西方的一些音乐冲击,在这样的影响之下,在具体进行景物和情感的描绘时,都更加富裕了深层的意义。就比如《玉》这首曲目,表达了出了玉比较秀美的本色。不过要是从更深的方面来看,乐曲则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进一步揭示出了儒家文化孕育出的哲理。又如《天鹅》这一乐曲,主要就描写了天鹅在水中进行游泳以及在天空中翱翔的画面,其更深一层的内涵就是像乐曲的副标题一样,歌颂了正义者,这就是在美学的基础上,对人生境界加以没得描述。

(一)琵琶的演奏技法之间的比较

对于琵琶的演奏而言,其具有许多种演奏的技法,两只手分别有十种以上的演奏技法。那么在进行传统的琵琶文曲演奏时,就比较重视左手的演奏技法。其中比较突出使用的就是“打、带、吟、揉、推”等一系列需要通过左手来完成的技法,这类技法还被称作“腔韵的技巧”。琵琶文曲的风格特点就是细腻以及柔美,并且对于乐曲还格外要求其具有抒情以及写意的性质。但是,对于琵琶的音色而言,却大都是点状音色。这样一来,就和弓弦类的乐器具有的线状音色稍逊一筹。这样一来,作为对琵琶音色进行美化以及柔化的“腔韵的技巧”就被频繁地使用在琵琶文曲之中了。当然,这也是传统琵琶文曲所具有的突出特色。与左手相比,对于传统琵琶而言,其右手的技法往往没有闪光点,显得平庸。相比之下,对于当代的琵琶文曲而言,当其在演奏技法上不光沿用了传统激发的特色,还积极地使用“腔韵的技巧”对于音色进行修饰,并使得所创作的乐曲不光虚实有了联系,还突出了中和之美。在当代琵琶文曲中,更加重视右手的技法,大量地使用了“反弹、摇指”等一些新的演奏技法。这在作者对于文曲抒发感情以及表达意境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就比如“摇指”,与其同类的主要有“轮指”、“滚奏”等,与之进行比较,“摇指”所具有的音色就更为细腻并且具有很少的杂音。这样一来,在进行抒情琵琶文曲的演奏时,就会更加具有情感色彩,显得更为恰当、合适。再比如说“反弹”,其演奏出来的音色就与传统的“正弹”相似,并且在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快速的转换,就可以充分地体现出琵琶音色带给人的美感,让人充分在演奏中体会到相应的感情。演奏者也会在其中进行更加生动形象的演奏,最终使得在琵琶文曲的演奏中,充分地体会到人物细腻的情感内涵,给人以想象。比如:在《彝族舞曲》中,其琵琶的演奏技法就充分的体现了传统的琵琶文曲柔化的“腔韵的技巧”,但是若使用当代的琵琶文曲,就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出其中细腻的情感,更加打动人心,还可以推动相应当代文曲更加适应于当代的需求。

(二)音色上的比较

如果在乐曲的旋律角度来说,传统的琵琶文曲具有的是优美并且抒情的旋律,而在其音色的主要表达中却以单音性为主体。并且传统琵琶文曲对于旋律而言,主要将音腔性放在首位。也就是一种在应用音的过程中,有着:力度、音高以及音色之间变化的一种形式。对于“音腔性”而言,其主要就是我国中国音乐体系当中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其对“腔韵技巧”的演奏时,使得这些具有带腔的音,不光可以对琵琶文曲的旋律加以表达,还更加贴切我国传统的一种音乐文化,并且也具有其生动、朦胧并且含蓄的一些特征。比如元稹《琵琶歌》中的“泪垂汉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以及白居易《听琵琶妓弹<略略>》中的“腕软拨头轻,新教《略略》成。四弦千变语,一曲万重情”等作品当中所体现出的生动、含蓄的一些特征。

(三)节奏上的比较

在节奏上进行比较时,对于传统的琵琶文曲而言,都可以使得均分律动以及非均分律动进行紧密的联系。对于其整体的节奏而言,大都是舒缓的类别,中间也有一些比较急促快速的类型。对于音乐节奏的发展而言,不光要具有比较鲜明的层次划分,层次鲜明,并且贴切逻辑要求。而当代的琵琶文曲而言,其具体在旋律节奏中,主要都是有着优美和舒缓的特点。不过与传统的琵琶文曲加以对比,就更加凸显了当代琵琶文曲所具有的中西合并、多元化的特色。比如:当代琵琶文曲的旋律写作在注重旋律横向发展的同时,将西方的和声技巧引入其中,音程、和声的使用使得当代琵琶文曲的旋律更加饱满,艺术形象更为鲜明。在节拍节奏方面,当代琵琶文曲秉承了传统琵琶文曲以慢为主的特点,但在奏节拍的使用上更加复杂,装饰音、三连音、切分音等节奏的穿插,为乐曲徐缓的节奏增添更多的活力。

(四)旋律写作的比较

在具体进行旋律的写作时,当代琵琶文曲对传统的琵琶文曲有了更多地传承,很比较重视音的带腔性。但是不一样的地方是,对于当代的琵琶文曲旋律而言,在其写作时就更加要将重点放在旋律的横向发展。对于节拍以及节奏来讲,当代的琵琶文曲不光传承传统琵琶文曲慢的特色,还在使用中增添了复杂性。包括一些三连音以及装饰音、切分音等等的节奏穿插,以此来给乐曲加入更多活力之处。在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期,琵琶音乐受到当时宋词婉约派的影响,整体音乐风格更趋于细腻柔婉并且也注重于旋律当面的写作。就比如:王安石《明妃曲》中的“含情欲说读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以及苏轼《菩萨蛮》中的“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拨断琵琶索”都应用了此类曲慢的特点对此进行穿插,体现出了琵琶文曲的特点。

(五)琵琶文曲结构之间的比较

结构使得音乐艺术更加具有魅力。对于传统的琵琶文曲而言,就主要具有两种结构。第一种便是:由许多首68板体的小曲所连接成的曲子,比如《寒鸦戏水》以及《塞上曲》等等。对于这种乐曲而言,大多数的小曲都是由一连串的小曲而构成的,其中心主要就是音调在进行不断地自由变换,最终达到变奏的目的。对于另外一种而言,就是主要由主题的情节发展而构成的,比如:《月儿高》以及《浔阳月夜》等乐曲,对于这一类的乐曲所具有的篇幅长短就很长,其具有的音乐主体以及旋律结构具有相通性,进行演奏时可以一气呵成。那么当代的琵琶文曲在节奏之间不光传承了前者的机构,还结合了西方音乐结构中的一些特点,最终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就比如说《天鹅》这首乐曲,其中不光含有对于传统琵琶文曲的套曲的一种结构特点,还有着西方的变奏曲的一种特征。

三、结语

目前对于琵琶文曲的传承来说,就需要结合着多种优点并进行创新,旨在将来可以使得琵琶文曲的发展有些更为多元化的前景。由于传统的琵琶文曲与当代琵琶文曲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联系,并且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之下,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对于当代的琵琶文曲而言,其对传统琵琶文曲的进一步创新以及传承都是能够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琵琶艺术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的缘由。

猜你喜欢
琵琶音色乐曲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琵琶老店琵琶声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父与子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谈音乐中萨克斯音色的独特魅力
悲伤的乐曲
“琵琶”和“枇杷”
我的“反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