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凡·高油画的艺术风格及色彩

2019-12-16 20:57刘雪峰陈雨彤岳昊楠刘子正河北农业大学
艺术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印象派麦田画作

□刘雪峰 陈雨彤 岳昊楠 刘子正 河北农业大学

一、凡·高生平

1853 年,凡·高出生在荷兰的一位乡村牧师家庭,母亲的言传身教带给了凡·高艺术的启蒙。1878年他来到比利时一个贫困的煤矿工地,在与矿工们同吃同住、照看病人的过程中,他以绘画的形式将社会最底层人们的不幸记录了下来。后来因有伤教会而被解雇。之后凡·高便决心献身艺术,用绘画来表达他对生活和人们的热爱。

三次恋爱失败后,凡·高陷入了人生低谷,人生的不如意让凡·高的精神变得紧张。莫奈等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激发了凡·高的绘画创作,绚丽的色彩让凡·高前往巴黎与毕沙罗等画家互相交流学习,创作有所进步。后来在劳特累克的鼓动下,他前往法国南部的阿尔,在那里他的画风日渐成熟,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独创性。但在此后,他的疯病时常发作,其陷入了恐惧与绝望,最后在神经错乱中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二、凡·高的艺术风格

(一)凡·高早期绘画风格

受荷兰画派的影响,凡·高早期的绘画作品关注现实,以一种阴沉忧郁的手法刻画底层人们的生活。凡·高在伦敦画廊工作时,目睹了农民画家米勒的油画在英美取得的轰动。米勒画风的朴素和画中显露出的道德意识引起了凡·高的共鸣。再加上善良真诚的个性,他希望自己也能画出打动人心的画作。因此,在题材选择和主题风格上,他大多模仿米勒。

(二)来到巴黎后的转折期

1886年2月,凡·高来到了巴黎, 这是凡·高艺术上的转折点。在弟弟提奥的引荐下,凡·高与很多印象派画家相结识,他接触到了巴黎的印象画派艺术。色彩斑斓的油画艺术,将他精神上的阴暗忧郁一扫而空,因此,他原先的阴郁风格大有改变。巴黎的学习生活使凡·高的整个生命色彩变得丰富,由此,凡·高的画作变得明亮起来。这一时期凡·高的作品有《巴黎风景》等。他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对事物的自我理解方式让他不满足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绘画理念,由此,凡·高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艺术道路。

(三)阿尔时期绘画风格的转变

凡·高离开巴黎后,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他从特立独行的画家身上不断受到启发,认识到作品要真诚地表现出个人的情感和精神。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批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他重拾了对土地与自然的爱恋,因此作品大都体现了凡·高本人对广阔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但此时期他也有表现自己孤寂情感的画作,如《星光夜间的咖啡屋》。

(四)晚期作品风格

凡·高在创作晚期疯病时常发作,这让他陷入了深沉的绝望与紧张焦虑之中。因此,他的画大多体现了孤独的情感。他的油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如《麦田群鸦》就是他晚期的作品。旋涡状的乌云、幽暗神秘的天空、黄色暗沉的麦田、低飞神秘的群鸦,整个画面都透露着低沉与阴郁,散发着紧张与焦虑。

三、凡·高绘画中的色彩分析

(一)色彩语言的特性

凡·高绘画的色彩早期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到中后期受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在成熟阶段,凡·高作品中的色彩带有鲜明的夸张性。凡·高的色彩更多地源自内心,源于情感,融于自然与所见。因此,凡·高作画时不受客观事物的约束,遵循自己的内心情感。凡·高常用几个固定的纯色简单直接地表现事物。例如,在《麦田的群鸦》作品中,凡·高夸张地运用色彩描绘出金黄色的麦田、深邃的蓝天和黑色的乌鸦。黄色、深蓝色与黑色强烈的碰撞在带给欣赏者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欣赏者感受到创作者作画时压抑不安和焦虑的内心情绪。

凡·高的作品色彩表现手段既有大面积的平涂,也有丰富的细密点彩,其成熟期特有的螺旋式、旋转式的笔触变化,使他的画作彰显特色。例如,在作品《星月夜》中,凡·高油画色彩的表现性就令人惊叹。流动的淡蓝和紫色交织的星河,旋转式的黄色星月,火舌似的深棕色柏树都体现着凡·高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二)色彩的运用

凡·高的画作中大多追求色彩的对比,通过运用红与绿、黄与紫,还有橙与蓝的颜色对比,使作品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色彩冲击感。这是凡·高在充分了解了对比色特性的基础上,对画面的色彩进行了主观性的安排的结果。运用独特的颜色对比,凡·高不仅使画作获得了和谐的色彩效果,也表达了自己的内在情感。

猜你喜欢
印象派麦田画作
名家
「印象派画家」金农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