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如何成就5G网络即服务

2019-12-16 08:10高超
通信产业报 2019年42期
关键词:区块融合服务

高超

面对5G商用部署新阶段,继今年6月,在中国移动 “5G+”发布会上分享“5G NaaS网络即服务”新理念之后,在11月16日举行的中国移动5G合作创新峰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再次表示,中国移动将主要从三大方向推动5G的持续发展,加强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着力打造“5G NaaS网络即服务”创新能力。

李正茂认为,5G作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构建数字社会的新基石,已进入商用部署新阶段。为此,中国移动将主要从三大方向加速推动5G的创新发展。

第一,持续进行5G创新攻关,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打造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低成本、强能力的5G精品网络。

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已在全国首批50个城市建设5G基站4万余个,在300多个城市开展5G网络建设,发布44款5G商用终端及解决方案。同时在全国开展5G规模试验和应用示范,推动实现2.6GHz产业与3.5GHz产业的“后发同至”,面向工业、能源、交通、医疗、教育、智慧城市等14个重点领域,与行业龙头企业合力打造100个5G应用创新方案。

然而,李正茂坦言,随着5G拉开商用的序幕,在从技术到产业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现阶段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设备成本以及运维成本高、性能尚需持续优化、5G特色能力尚不成熟等。因此中国移动后续需要联合产学界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创新技术攻关,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一是夯实5G标准与技术体系,推动完成3GPP R16版本国际标准制定,为丰富5G的全面应用场景奠定基础;二是以实现5G网络降本增效为目标,通过创新手段携手业界联合攻关单站成本高、功耗大等产业难题;三是加快推进SA独立组网规模试验,大力推动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5G特色能力加快成熟;四是持续提升网络性能,加速4.9GHz频段5G端到端产业测试和部署,实现2.6GHz和4.9GHz双频段协同,着力打造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精品网络。

第二,深化5G+AICDE融合创新,构筑“NaaS网络即服务”新能力、新模式。

“5G NaaS网络即服务”的新理念今年6月一经提出,就受到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李正茂表示,构建5G NaaS的新能力,首先需要开放,打破电信行业的传统发展方式,将能力全面融入到用户的各类应用中;其次要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可以根据需求自主定制;最后,这种服务不同于目前电信服务的等签约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获得,同时也可以按需灵活释放资源。

据介绍,中国移动联合各领域合作伙伴在推动5G+AICDE技术融合、构建“NaaS网络即服务”新能力上开展了大量工作。

首先,在5G+AI方面,提升5G网络智能化程度既是目前业界共识,也是中国移动“5G+”战略落地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国移动积极开展网络智能化布局,在多个标准化组织中牵头网络智能化课题,深度参与国家相关重大专项研究,研发了“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在网络规划、运维、优化等多个环节开展探索,并在多个省份开展应用试点。

李正茂认为,目前社会已经进入算力时期,计算能力将成为这个时期最强大的新型生产力。而5G和AI不仅能够为“计算能力”这一新型生产力提供更强大的助力,而且以5G和AI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将席卷全球,成为牵引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

在5G+云方面,云成就了世界最大的科技公司,像亚马逊、微软等都是万亿美元级的公司,他们提供“云”即服务。云网融合已成为ICT产业发展趋势,未来“云即是网,网即是云”,云网正在走向一体。中国移动将持续加快网络云化轉型,构建以云为核心的新型网络架构,打造“最懂云的网”,在5G时代面向广大用户提供一站式云网融合的创新服务。

在5G+安全方面,中国移动在构筑5G安全端到端体系及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区域块链研究和技术攻关。

据介绍,中国移动自2016年底启动区块链技术研发,在ITU发布了区块链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积累了40余项国内外相关专利。开展了5G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在数字金融、智慧政务等垂直行业领域提出了系列解决方案,并支撑国家开展区块链安全治理。

后续中国移动将进一步夯实网络、业务、内容、数据和终端的基础安全能力,并进一步探索5G+区块链的应用创新,为国家、为各行各业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务。

不仅如此,中国移动也在积极推进5G与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的融合创新,加快推动网络云化转型、构建全栈开放的边缘计算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以5G为中心的泛在智能基础设施。

第三、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构建开放合作新生态。

李正茂指出,十九大以来,我国对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要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国移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央企责任,根据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同时持续加强创新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的创新共同体。中国移动在原有“一体三环”研发体系布局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外部合作的第四环,重点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据了解,中国移动率先开展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依托与清华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框架,双方通过共同成立联合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示范基地、创新孵化中心等创新合作形式,围绕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提升在应用基础、关键技术、关键工艺、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技术能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开放共享的研发生态。

李正茂表示,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深入实施“5G+”计划,加速推进5G技术创新攻关,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5G NaaS网络即服务”的新型服务能力,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开放生态,共同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使5G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区块融合服务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融合》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