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9-12-16 08:11韩燕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32期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

韩燕荣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AURI患兒, 按照血清病毒学检测与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其他感染组, 每组40例;另选取4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四组儿童进行血清PCT、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检测, 比较四组儿童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 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检测阳性率。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其他感染组、对照组, 病毒感染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高于其他感染组、对照组, 其他感染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检测阳性率95.0%(38/40)高于病毒感染组的25.0%(10/40)、其他感染组的7.5%(3/40), 病毒感染组血清PCT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感染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hs-CRP检测阳性率85.0%(34/40)高于病毒感染组的20.0%(8/40)、其他感染组的2.5%(1/40), 病毒感染组血清hs-CRP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感染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WBC检测阳性率90.0%(36/40)高于病毒感染组的27.5%(11/40)、其他感染组的10.0%(4/40), 病毒感染组血清WBC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感染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URI患儿进行血清PCT、hs-CRP水平检测, 有助于明确疾病类型, 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2.013

AURI为儿科常见病, 临床病死率高达15%~50%, 对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也逐渐增多, 进而造成多种耐药菌株的产生与多重感染甚至重症感染事件的增多, 临床病死率也出现大幅度的上升[1]。由于AURI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 且病情发展迅速, 因此, 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常以血清WBC、红细胞沉降率(ESR)等作为AURI的诊断指标, 但诊断准确率均不太理想。因此, 采用何种指标可准确诊断AURI是目前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基于此, 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20例AURI患儿进行血清PCT、hs-CRP检测, 探讨PCT、hs-CRP在AURI中的诊断价值, 旨在寻找对临床治疗更具指导作用的诊断指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AURI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儿童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版)》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血清病毒学检测与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其他感染组, 每组40例。细菌感染组中男24例, 女16例;年龄1~10岁, 平均年龄(5.8±2.5)岁。病毒感染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1~9岁, 平均年龄(5.6±2.2)岁。其他感染组中男23例, 女17例;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5.7±2.1)岁。另选取4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3例, 女17例;年龄1~10岁, 平均年龄(5.6±1.8)岁。四组儿童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四组儿童在近1年内均未服用过抗生素, 且均未合并其他慢性系统性疾病。

1. 2 方法 抽取儿童5 ml清晨空腹静脉血, 使用全自动电化学免疫分析仪(型号为Cobas E411)并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为BS-860)并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水平进行检测;使用BECKMAN UniCel DxH800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清WBC进行检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四组儿童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 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检测阳性率。血清PCT≥0.5 ng/ml为阳性;血清hs-CRP≥5.0 μg/ml为阳性;血清WBC≥12.0×109/L为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四组儿童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比较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其他感染组、对照组, 病毒感染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高于其他感染组、对照组, 其他感染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检测阳性率比较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检测阳性率95.0%(38/40)高于病毒感染组的25.0%(10/40)、其他感染组的7.5%(3/40), 病毒感染组血清PCT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感染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hs-CRP检测阳性率85.0%(34/40)高于病毒感染组的20.0%(8/40)、其他感染组的2.5%(1/40), 病毒感染组血清hs-CRP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感染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WBC检测阳性率90.0%(36/40)高于病毒感染组的27.5%(11/40)、其他感染组的10.0%(4/40), 病毒感染组血清WBC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感染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URI为小儿群体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大多是因病毒、细菌感染引起, 以发热、咳嗽及哮喘为主要表现, 其感染部位主要为鼻咽部, 若不及时地给予正确诊治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 直接侵犯鼻窦、气管、肺部及淋巴结等重要组织器官, 后果极为严重。以往, 临床对AURI通常采用病毒血清学检查、细菌培养等方式进行检查, 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但由于痰培养时间长, 检测过程与定性的控制难度较大, 影响诊断鉴别效果[2]。同时, WBC易受部分细胞因子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影响, 在发生全身性感染时, 血清WBC计数的变化不稳定, 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直接影响其诊断准确率[3]。而ESR虽可作为病情进展、疗效与预后判断的参考, 但有很多原因会造成ESR快速变化, 不利于AURI早期病原体类型的诊断[4]。

近年来, 血清PCT、hs-CRP水平检测在AURI病情诊断中被逐步应用, 效果显著, 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青睐[5]。本研究结果显示,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其他感染组、对照组, 病毒感染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高于其他感染组、对照组, 其他感染组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同病原体引发的AURI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的表达存在很大差异。分析原因:血清PCT为一种炎性疾病诊断指标, 当机体发生感染时, 其水平会明显上升, 而上升幅度与感染病原体类型以及感染程度有关。细菌性感染会造成患儿机体发生炎性反应, 血清PCT水平会明显上升, 而当机体的炎性反应非细菌感染导致时, 患儿PCT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但变化幅度较小, 因此血清PCT可作为AURI患儿感染类型鉴别的指标;血清hs-CRP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当机体发生细菌性感染时, 其水平会明显上升, 而机体发生病毒性感染时, 其水平则不会出现大幅度变化, 因此其可作为AURI的病情诊断指标[6-8]。将其与血清PCT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能力。

综上所述, 对AURI患儿进行血清PCT、hs-CRP水平检测, 有助于明确疾病类型, 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江丽. 金莲花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标记物的影响. 中国基层医药, 2018, 25(15):2004-2006.

[2] 李芬. C反应蛋白水平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5):196-198.

[3] 冷红春. 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49-52.

[4] 任俏梅, 王志强. 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2):309-310.

[5] 方琪, 崔益明, 章幽芳, 等.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意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 28(7):1005-1007, 1011.

[6] 盛红玲, 姜元培, 马燕, 等.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9):1207-1209.

[7] 孙园圆. 超敏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 36(3):76-78.

[8] 徐冰.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农村卫生, 2017(14):42.

[收稿日期:2019-03-18]

猜你喜欢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临床检验学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变化研究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重症监护室脓毒血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联合测定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早期检测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