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对红色题材大众化的思考

2019-12-16 08:12燕婷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受众红色文化

燕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更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传播红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传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达7.25亿,网络视听已经成为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和主战场。红色题材需要大众化,需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扎根在网络视听宣传的前沿阵地,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才能真正承担起积极传播主流舆论、主流价值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加载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激活红色基因,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血脉通过网络一代代传下去,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

让红色题材“好看”—《领风者》的启示

红色文化传播要创“新”,更要走“心”,红色题材节目在网络视听平台上出新出彩,就必须致力于以高质量精品节目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视听生活的新期待。哔哩哔哩在2019年1月上线了国产动画片《领风者》,上线不到一个月时间,播放量突破600万人次,受到网民热烈关注。这部7集动画片讲述了青年马克思的人生道路、思想历程、他与燕妮的曲折爱情以及与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领风者》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是国内首个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IP主题打造的全媒体产品。不同于以往的红色文化产品,《领风者》的“新”首先是捕捉到了年轻受众群体,立足于青少年对内容的需求,从主题歌到形象设计再到动画情节、语言风格,都力求创造一个追求理想的热血青年马克思。《领风者》制作团队力求内容有严谨的考证,符合史实、符合真实,更是让这部作品走“新”更“走心”。值得注意的是,红色题材网络作品在内容形态上可以有所创新,但也必须把握创新的尺度,尊重史实,尊重思想,尊重大众,通俗而不庸俗,“硬核”而不迎合,才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精神文化需求。

新时代、新故事、新内容必须要有新语境、新表达。在网络音频领域,阿基米德FM也在观念变革和路径探索中,不断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红色生态和内容体系。近年来,阿基米德FM先后开办党员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同心圆》、系列党课《给90后讲讲马克思》、精品课程《初心教育》等,阿基米德FM已经逐步打造成了党员的线上精神家园。同时,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参与扶贫攻坚,以“M店”平台为基础,发起“自然的馈赠”大型精准扶贫行动,打造出传统广播新媒体产业生态扶贫新模式,彰显了上海主流媒体旗下新媒体平台的责任和担当。

内容为王是媒体平台应当秉持的基本规律。理论传播,要打造红色题材精品力作,就必须在节目表达形式、节目受众群体、节目宣传推广中下功夫,让红色题材的创作真正地贴近新时代的场景,才能真正获得现代受众的认可。

“文化+科技”,新媒体让红色题材活起来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为网络视听行业格局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当网络直播兴起时,这种新兴传播形式也曾被运用到主旋律的主题宣传中,使正面宣传报道在互联网渠道的传播实现效益最大化。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新华社就曾推出《红色追寻》系列节目,成为老牌传统媒体在新传播领域中的一次创新之举。《红色追寻》作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主题栏目,与其他媒体的表达方式不同,在形式上选择了青年观众喜爱的网络直播方式,在内容上通过三位年轻人,跟随长征脚印去主动探寻这段历史,对话红色传统文化,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把对历史的感悟和对英雄的感情直接表达出来,在直播现场与观众交流互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在2019年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由新华网、新华社联合国分社、中国移动咪咕联合出品的融视频栏目,《直播联合国》斩获“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专题节目”奖。该节目通过运用当事人讲述、过往事件追踪、记者现场连线等叙事方式,融合AR、VR、3D动画等全新视觉技术,以短视频方式进行生动呈现。随着5G、AR、VR等技术的发展,技术革新也为网络视听领域抢抓全媒体时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5G+AICDE”“5G+Ecology”“5G+业务”、“5G+服务”等技术为网络视听产业的变革与创新赋能。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媒介融合走向广泛实践的今天,弘扬红色文化,激活红色基因,更应当抓住技術革新带来的新机遇。面对越来越年轻的受众群体,要顺应现今新媒体全媒体传播的大趋势,减少枯燥的说教讲解,将革命历史内容同新颖的报道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网络视听平台应当秉承新媒体领域的责任与使命,充分发挥数字内容领域的网络优势与渠道优势,立足“文化+科技”“红色+科技”进而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此更大程度地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红色基因变得可听、可看、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做到思想性、观赏性、传播性的精彩融合,实现多平台、多终端传播,不断突破自身原有的桎梏,积极探索新时代传统媒体持续拓展的新方向,向广大人民群众绽放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

与大众互动,讲好“初心”故事

2019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就做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宣传工作,精心打造了网络视听宣传矩阵,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有200余家网站在首页首屏开设了“我们的70年”频道或专区,使用网络视听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统一标识,频道或专区的节目总点击量达20多亿次,一批呼应主题主线宣传、格调积极健康的精品网络视听节目涌现出来,与传统媒体一道营造出礼赞新中国的良好氛围,凸显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强大效应。网络视听宣传矩阵正推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全面展开、加力升温、掀起高潮。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一直是上海的城市底色,是鲜明的城市标识。上海有着丰饶且与众不同的红色文化资源,街头巷尾遍布红色记忆。为打响“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品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故事,用好上海网络视听媒体资源,形成红色文化媒体宣传矩阵,也是值得关注的新思路新方法。目前,上海网络视听媒体主要包括哔哩哔哩、PP视频、看看新闻网、喜马拉雅FM、蜻蜓FM、阿基米德FM等多家新媒体传播平台,其涵盖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视频网站和音频网站,覆盖网民受众群体范围广、规模大,尤其以年轻群体为主。推进宣传,可以整合这些网络视听媒体资源,形成红色文化媒体宣传矩阵,将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制作成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视频产品。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独特性质,通过上海网络视听红色文化媒体矩阵进行宣传,不仅利于相关题材普及化,还可以与受众积极互动,及时获得反馈,促进适应大众需求的创作水平,让更多形式新颖的红色题材出现,才能真正让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旋律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蕴含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先进文化、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党风党纪、科学的执政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强烈感染力、震撼力和强大的教育功能。这就需要把红色基因扎根在网络宣传的前沿阵地,转化成一个个动人故事,一个个精品力作,寓理于情,以情促理,形式活泼,引人入胜,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释放出的正能量和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受众红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谁远谁近?
追忆红色浪漫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