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

2019-12-16 08:15肖世飞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9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肖世飞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功能康复;改善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0(b)-022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Glasgow coma scale (GCS),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 scores,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1 or 2 months of intervention, and the scores of GCS and AD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6 months of follow-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aily activitie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Improve prognosis

近年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随之增加,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该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及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及其家庭存在较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1-2]。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大部分患者易遗留语言、肢体、精神及智力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变化及发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不仅局限于挽救患者生命,还延伸至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研究显示,早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地恢复,从而改善其日常生活[3-4]。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42~75岁,平均(58.50±6.13)岁;出血部位:基底核外侧区10例,基底核内侧区7例,脑叶区5例,其他3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3~78岁,平均(58.79±6.15)岁;出血部位:基底核外侧区9例,基底核内侧区8例,脑葉区6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均符合《中国脑血管防治指南(2010年版)》[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存在明确高血压史的患者。排除标准:患有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脑血管畸形、颅脑损伤、动脉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出血者;近半年内患有外伤或其他手术者;康复过程中病情加重或再出血者;依从性较差者。

1.3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进行健康教育、饮食、心理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早期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合理运动,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告知患者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从简到难,由肩、肘、逐步活动至各关节,2~3次/d,时间20~30 min,在肢体康复训练的最初阶段,应加强对各运动关节的保护,以舒适为宜,护理人员不断进行支持与鼓励,提高患者的自信心。②早期语言康复的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言语交流、通过播放音乐,刺激患者的语言及听觉系统,使用言语及肢体动作,不断进行刺激,引导患者主动讲话。③早期吞咽功能障碍、饮食的护理干预:脑出血后患者多伴随着吞咽功能的损伤,给进食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给予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至关重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对患者实施咽部刺激与吞咽动作功能训练,并对吞咽幅度进行增加力度,当吞咽有力时,患者可进食少许流食食物,嘱患者自行吞咽,若无呛咳症状,逐渐增加进食量,于每次进食后,应加强空吞咽训练。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死亡率。①采用NIHSS[6]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共计15个项目,包括意识水平、意识水平指令及提问、凝视、视野、面部瘫痪、上、下肢功能运动、共济失调、言语、远端运动功能、忽视症、构音障碍等,评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好。②采用GCS评分评价患者的昏迷程度,包括语言、睁眼、肢体运动3个方面,总分15分,分值越低,代表昏迷程度越严重。③采用ADL[7]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10项内容,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④并发症包括便秘、压疮、坠积性肺炎、再出血及感染。⑤死亡率=某时期死亡例数/同期患病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CS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2.5两组患者死亡率的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死亡0例,死亡率为0.00%(0/25),对照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8.00%(2/2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1,P=0.149)。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多发于50~70岁群体,患者多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其发生多与脑血管病变有关,导致颅内高压,患者脑部血液异常聚集,形成血肿,进而压迫脑组织,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损伤[8]。颅内血肿清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用方法,且取得较好效果,部分患者治疗后虽可挽救生命,但易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加之对疾病预后康复不了解及家属护理不当,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致残率和死亡率[9]。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指在患者恢复期对其尽早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机体功能,还可早期诱导患者进行患肢主动活动,提升患侧肢体的运动能力,抑制肌肉张力异常增高,改善机体功能、活动障碍等症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康复[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改善功能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分析原因在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通过运动、语言、吞咽及饮食多个方面进行有效干预,对患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刺激,且护理人员通过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其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治疗,为临床疗效奠定基础[11]。早期通过对其肢体功能进行训练,增加感觉的传入,促进细胞组织的复活与再生,通过反复训练和刺激,形成新的反射弧,提升其肌肉张力,维持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或关节痉挛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12-13]。早期语言训练中,通过鼓励患者,调动其康复的欲望及训练的主动性,并进行反复练习,促进其语言能力恢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康复护理还可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李艾群等[14]研究显示,对于脑出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早期行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王琴[15]的研究显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地改善,进而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叶国玲,毛媛媛,罗惠,等.预见性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8,20(11):1873-7874.

[2]胡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2):52-54.

[3]崔玉静.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3):116-117.

[4]何平,劉萍.中医按摩与针灸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9):3294-3297.

[5]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20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9.

[6]陈洁,王萌萌,何妹.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2):331-333.

[7]李莉,李玫.早期综合护理对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27(13):1466-1468,1473.

[8]荆丽娜.康复护理结合健康宣教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2):1681-1683.

[9]张慧琴,徐春婷,何爱萍.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3):128-130.

[10]卢虹,郭艳欢,黄巧.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2):99-101.

[11]王丽梅,杨海红,袁怡婷,等.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偏瘫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6):5-8,12.

[12]王力伟,李学良,湛金梅,等.早期康复指导在高血压脑出血运动障碍患者护理中的评价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20-122,135.

[13]韩华,张和妹,潘在轩.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4):1761-1762.

[14]李艾群,王敏,危科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 45(7):858-860.

[15]王琴.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5):746-749.

(收稿日期:2019-03-05  本文编辑:刘克明)

猜你喜欢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高血压脑出血个性化手术的疗效及对术后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小骨窗开颅和穿刺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物理状态与手术策略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早期行呼吸机间歇纯氧治疗对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呼吸指标和预后的影响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