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狗”原是中性词

2019-12-16 01:46王永清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性词郑燮走狗

王永清

说起“走狗”一词,让人联想到爪牙、帮凶。但在先秦时期,这是一个中性词。一指猎犬。

《战国策·齐策四》:“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也指替人效力者。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狡兔死,走狗烹。”

在我国文艺史上,“走狗”一词,还用来比喻甘愿做他人的门生。郑板桥曾给自己刻过一枚“徐青藤门下走狗”的图章。这个提法既意味着对前辈的尊敬和推崇,也有自谦的用意。袁枚《随园诗话》卷六也说:“郑板桥爱徐青藤诗,尝刻一印云‘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

齐白石作画博采百家之长,对徐渭、朱耷、吴昌硕等画家的绘画技法极为佩服,曾作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发展到宋元时期,由于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演变成为一个贬义詞,意指受主人豢养的爪牙、谄媚的人或阿谀奉承的人。

猜你喜欢
中性词郑燮走狗
清 郑燮 行书节录怀素自叙轴
《盆兰图》
郑燮常用印
英语职业称谓性别歧视语及应对策略
幽兰图
年轻是个中性词
静态与动态:论汉英中性词的语义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