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董必武留给我的人生财富

2019-12-17 07:54董绍新
中外文摘 2019年23期
关键词:旧书摊董必武使馆

□ 董绍新

1975年4月2日,我的爷爷董必武去世了,那年我5 岁,懵懵懂懂的,只知道家里的一位老人不在了,对他的印象却极为模糊。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关爷爷的故事了解得越来越多,记忆深处的那个身影也慢慢鲜活起来……

不浪费国家一分一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爷爷一直坚持使用刚进城时分配给他的老式办公桌,几次搬家,工作人员都想换张新的,但他始终没答应。爷爷坐的是一把旧转椅,由于转轴松了,坐上去既不稳固也不安全,可是他总不肯换,让工作人员修理后,就这样一直坐到逝世前。

爷爷平时写字,多用毛笔,笔头掉了,就用线或牛皮筋绑紧继续用。他练字从来都是用报纸,写诗、写文章也是以头一年用过的旧日历牌和节目单等废纸作底稿。

爷爷在晚年患有多种疾病,地方上的一些负责同志请他到条件好的地方去疗养,但他都婉言谢绝了。他总说:“我一走动就要兴师动众,给地方人力、物力增加负担。”

1954年9月,爷爷率团参加保加利亚国庆10 周年典礼。东道国发给中国代表团每位团员一笔可观的生活费,用以让客人们买些日用品或纪念品。对此,爷爷建议把钱留给我国使馆作为公用,可是有位团员不同意,说按照财务制度,使馆恐怕没有这个收入项目,担心不好办。爷爷立即向在场的我国驻保加利亚大使询问,当得到肯定的答复时,他二话没说,带头把自己的钱留了下来,代表团其他成员见此情形,也纷纷把钱留给了使馆。

董必武

爷爷在生活上厉行节俭,但是当把钱花在助力民族振兴、培养下一代身上时,他却异常大方。地处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的武汉中学,前身就是爷爷与陈潭秋等人于1919年共同筹办的。当年,爷爷当掉了自己唯一的一件皮袍,将换来的20 元钱充作了办学经费。如今的武汉中学,大门口矗立着一尊爷爷的雕像,雕像背后的墙上刻着4 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朴、诚、勇、毅,这是爷爷当年亲自拟定的私立武汉中学的校训。这4个字深深影响着我,教导着我如何为人、做事。

唯独买书“大手大脚”

爷爷的一个学生曾经说过:董必武老师一生的嗜好就是“读书与革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爷爷的生活状态。爷爷一生不抽烟、不喝酒,工作之余,就是爱好读书、写字和吟诗。

革命战争年代,遇到敌情严重部队必须撤退转移时,爷爷的衣物都可以丢下,唯独书籍必须带走。长征途中分配给爷爷使用的马匹,除去用来给伤员和病号乘坐外,基本上都用来驮书了。

爷爷买什么东西都要精打细算,却唯独在买书上舍得花钱。在南京时,他经常兴致勃勃地跑到夫子庙逛旧书摊;在上海时,过不了多久就要去一次商务印书馆。那时,尽管出门之前需要稍加化装,但他也乐此不疲。他到旧书摊或书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爷爷买的有些书已是破旧不堪,甚至看不到封面了,身边的工作人员问他:“您买这种破本本干啥?”爷爷说:“别看它是旧书,里面可有宝哩!”

爷爷对历史很感兴趣,一次,他淘到了一套《资治通鉴》,高兴得不得了,但老板开口就要500万法币。工作人员嫌贵,可爷爷却坚持要买。爷爷兴奋地说:“这书难得呀,这次让我碰见了,真怕他不卖给我们。”工作人员说:“不卖我们就去买新的!”爷爷摇摇头:“在这年头,还有谁会新出版这些书呢?即使有,恐怕也不会比这便宜吧。”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爷爷的藏书量相当可观,其中还有不少珍贵古籍。他在世时曾多次讲过,这些书要送给家乡的人民。爷爷逝世后,遵照他的遗愿,我们将这些藏书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猜你喜欢
旧书摊董必武使馆
董必武吃饭的故事
爱逛旧书摊
爱逛旧书摊
董必武清廉为政
开了五百年的露天图书馆
开了五百年的露天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