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实效性

2019-12-17 15:23骆小琴
赢未来 2019年34期
关键词:实效性教学方式法治

骆小琴

惠州市博罗县三乡中学,广东惠州 516151

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首要原则,因此,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提高,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在教学工作期间,忽视了学科思想教育功能,导致教学内容死板僵化,学生缺乏切身体验感,在学习期间难免丧失主动性与积极性。

1.2 教学方式落后的因素

教学方式存在落后的主要因素在于两方面,其一,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与精力当中,教师迫于自身工作任务压力,对课堂时间极为重视,为了能够及时完成教学指标,难以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试错。其二,教师自身工作水平不高,创新意识薄弱,对原有教学理念与方式盲目沿用。综合来看,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转型势在必行,不仅应当通过创新改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性,更加应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科目知识,以实现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以提高教学实效性。

2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2.1 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在正确认知自身工作职能的基础之上,还应当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具有充分了解,发挥引导作用,纠正学生思想偏差,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当紧密结合实际,并以现实案例和社会热点事件为依据,帮助学生能够透过事件看清本质,学会如何在当前时局下做到自我学习、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切实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内容转化成为学生容易吸收和应用的知识体系,以便于学以致用,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2.2 拓展教学方式

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以促进与学生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速度提高,通过两微一端等媒体平台,构建绿色平等的沟通平台,在平台当中,教师既可以将所制作的媒体课件进行发布,以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又能够利用网络技术的互动性,加强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所面临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案,寻求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2.3 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应当对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发展和全体公民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论述进行深度学习剖析,深刻领会国家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要求,并结合对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和文件的研读,对自身教学理念和方式不断推必行,不仅应当通过创新改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性,更加应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科目知识,以实现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以提高教学实效性。

3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3.1 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在正确认知自身工作职能的基础之上,还应当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具有充分了解,发挥引导作用,纠正学生思想偏差,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当紧密结合实际,并以现实案例和社会热点事件为依据,帮助学生能够透过事件看清本质,学会如何在当前时局下做到自我学习、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切实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内容转化成为学生容易吸收和应用的知识体系,以便于学以致用,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3.2 拓展教学方式

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以促进与学生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速度提高,通过两微一端等媒体平台,构建绿色平等的沟通平台,在平台当中,教师既可以将所制作的媒体课件进行发布,以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又能够利用网络技术的互动性,加强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所面临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案,寻求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3.3 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应当对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发展和全体公民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论述进行深度学习剖析,深刻领会国家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要求,并结合对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和文件的研读,对自身教学理念和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其次,教师还应当主动向学校教研部门和市、区教研专家汇报请教,积极学习同仁的思想和方法,结合自身教学环境和条件,打造符合实情的教学体系,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4 结语

终上所述,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逐步形成,在此阶段下,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绝对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品质、意识,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实效性教学方式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