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9-12-17 21:34唐召云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思政

唐召云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主动作为,转变思路,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开启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系统、创造性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和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和能力。“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一、“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及今年3.18全国思政课教师代表座谈会讲话精神,许多高校纷纷成立了党委牵头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在推进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育理念滞后,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教育仅仅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不能正确领悟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协同育人不足,尚未建立“课程思政”运行的长效管理机制,造成“三全育人”大格局无法真正实施。再次,缺乏有效的创新手段和方法。专业教师基本照搬思政课的概念,教学手段缺乏常态化和互动性。

二、“课程思政”实施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总书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结果。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科研、教材和管理体系中,才能提高育人效果。2018年3月,陈宝生部长指出:“要啃下一批硬骨头,包括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我们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把德智体美劳的培养体系建立起来,同时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二)实施 “课程思政”是解决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未能协同育人的状况,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的育人模式。有助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功能。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功能的延伸和响应,基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共同立场,不仅要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其他各门课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建设“课程思政”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四个自信与人文素养,还能提升专业教师德育意识与育德能力,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专业课教师必须强化对本专业课程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专业知识点的讲解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相统一。

三、“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

(一)首先要把握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辩证关系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是两个完全对立的孤立的课程,不是相互割裂、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整体。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程,“课程思政” 是对思政课程的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二者相互作用,才能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效益。

(二)转变理念是前提

理念转变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根本,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共筑协同育人大思政格局的前提,实施全课程育人,要求发动全体教师全力以赴参与课程思政建设。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不能再是传统思政课的“独角戏”,而是有通识课、专业课共同参与的“大合唱”,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指挥棒”,起引领作用:一是发挥思政课育人的显性作用,注重政治文化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挖掘各类课程育人的隐性功能,思政课教师应当协同非思政教育的专业教师提炼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结合。

(三)队伍建设是基础

取得“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关键还是在于师资。当前许多高校对于教师的培训体制还不够健全,缺乏针对性、示范性的课程思政教学培训,没有形成常态化课程思政队伍培训制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基本上依赖于教师个人的自觉性,不同院系不同专业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队伍建设随意性明显,大部分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以课程知识传授为主,对于学生思想引领基本上处于“随机状态”,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并制定实施细则,鼓励专业教师加强高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交叉融合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改革是关键

1.课程改革要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教学主线,巧妙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积极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要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始终把教书育人功能的发挥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学生考核要体现课程知识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融合,引导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努力挖掘其所承担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五)制度建设是保障

1.完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教务处与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要共筑全员育人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链条,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责任到人。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涌现的好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提炼,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要健全指标考核体系。首先在年度考核时,学校应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考核指标体系,将其作为重要指标加以激励。其次,对教师坚持师德原则,以“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及思政课教师“六个要”标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统领教师成长发展;对学生,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将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为课堂考核的重要目标,对“课程思政”教育进行科学有效考核,同时,将优秀的课程改革经验编写成教案讲义给予推广应用。将带有共性的、规律性的思政改革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制定。

3.搭建多方协调育人体系。首先,以本土化、校园文化为育人载体,在润物无声的校风、学风中融入理想信念的精神指引;其次,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有效途径。高校可以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精准扶贫、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再次,校际共筑协同育人机制,集中各高校名师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推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在线开放课程,以一种跨时间、跨空间的维度,最大化地传播正能量,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让德育与智育同频共振,让灵魂与智慧相互激荡,给广大学生以人生启迪和价值引领。

结语:对于课程思政概念的理解,不能单纯地认为是在课程建设中增加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或者生硬地增加几门思想政治类课程,孤立地对当前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也不是专业课程思政化,专业课的性质未变,而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其本质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高校教师为主体,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学的融合,构建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相融合的的教育模式,实现三者的协同创新。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教育范式,为高校教学育人工作提供价值遵循和路径指引,为课程建设和思政建设搭建了全新的教育载体,实现了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与思政类课程的协同运行。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