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下班级管理模式探讨

2019-12-17 09:32王晓娟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笔者班级评价

王晓娟

(石家庄市栾城区东尹村小学 河北 石家庄 051430)

十九大倡导我们要有大胆创新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笔者从教十几年,经过大胆尝试,创新教育载体,在充分体现教育合作、自主、分层、精致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新的班级管理教育模式。

1 营造温馨进取的班级氛围

营造温馨进取的班级氛围,能让学生精神饱满、信心百倍地学习。每学期开始笔者就发起“我的班级我做主”的号召,鼓励学生对班级布置进行自主设计,并评选出最佳设计,然后就开始进行班级改造。比如:在班级四周墙壁张贴规范、名言、诗句等,熏陶学生的“一日”行为;精心设立“我的标兵”“作业展”“自办报”“师生同乐”等版块,鼓励学生不断努力,积极展示自己的佳作;尤其是“小小图书角”还激发了学生积极读书、写作和朗诵的热情;笔者在班内设立了“快乐成长记录吧”,在这个区域,每个学生和老师可以随时记录、分享自己或他人有意义的快乐点滴,这里真实地记录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足迹。总之,要努力给每个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与能力。

2 细化班级分工 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的角色是做好总指挥。创新教育理念也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是总指挥。于是笔者在原本班干部设置的基础上,进行了更细化的班级责任分工,例如设立监督员,每日进行纪律监督、卫生检查、关窗、关灯等;细化班级分工,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强化每个学生的责任心,并实行月考评制度等。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做事积极性,更加改变了班风班貌,班主任的工作量也大大减轻,进而有更多精力专注教学工作。实践表明,细化班级分工,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班级建立良好的秩序,使学生体会到做主人的意义,使学生交流交往更加和谐,使学生处理事情能力提高。同时,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也让学生自主约束自己的行为,展现自己最好的状态,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实施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更要顺应时代要求,培养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创造人才。因此,笔者在《童年的足迹》评价手册中设计了以下特色评价栏目:①自己眼中的我。在评价表后,笔者设计了“我的优点”“我的不足”“我的未来”和“我的烦恼”四个栏目,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这四个角度找到自己的优点,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为下个阶段的发展确立新的目标,这样才会更有进步。②同学眼中的我。在这个栏目中,笔者又设置了“夸一夸”和“提一提”两个栏目,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欣赏他人,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达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目的。③亲人眼中的我。在其评价表后,笔者设计了“父母寄语”和“亲友评说”两个栏目,目的是让家长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碰撞,也能让家长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地了解孩子,让评价更加充满亲人默默的关怀。④老师眼中的我。在其评价表后,笔者设计了“棒棒哒”和“谈谈吧”两个栏目。“棒棒哒”是全面展示学生的成绩,涵盖了学生各个学科以及特长的发展情况。“谈谈吧”是班级评价小组的三名教师对学生的评语评价,其目的是让教师改变以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关注教育的过程和方法,着力于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和价值观的形成,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让每个学生找到一个心灵美丽的自我、一个热爱学习的自我、一个创新进取的自我……。

4 举办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

促进学生幸福成长需要环境的熏陶,创新教育的改革,更需要以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于是笔者就进行了大胆尝试——营造“文化节”:三月份举办“英语节”,五月份举办“体育节”,十月份举办“文娱节”,十二月举办“读书节”,并将每个月第一周的星期五下午定为“读书日”,在“读书节”过后的第二周开展摘录笔记、阅读、演讲、征文等成果展览和竞赛活动,评选“读书小能手”“读书小高手”“读书小博士”,然后对当选的学生在周一例会上进行颁奖,最后在全校展览他们的佳作。通过搞好“文化节”,让艺术成长个性,让体育成长身体;让英语走进生活,让口语体现素质;让读书滋养灵气,造就才气;让创造来自生活,让发现提升境界。在活动文化的滋润下,班内多才多艺的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有冯若雨和苗寒雪的作文先后两次获得栾城区一、二等奖,刘雅萱的作文获得栾城区一等奖,她们的作文还被送到市里去参赛;刘雅萱在 《历史的选择》讲故事大赛中获得栾城区一等奖,并送到市里去参赛。

5 激发竞争意识 全班共同进步

作为一线班主任十几年,笔者始终怀揣一句话——“四十五个孩子是一家”。为了使班级取得更大的进步,笔者掀起了持久的“手拉手共进步”竞争活动。

5.1 建立手拉手小组。优生差生结对子,通过小组互助等多种互助方式,帮助差生取得更大进步,齐心协力共谋班级同发展。

5.2 每月定期进行评价。以奖励分值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进行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的表现,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改变学习方法。同时把评价表反馈给家长,家长也会反馈孩子在家情况,真正实现家校互通、联手共赢。

5.3 奖罚分明。笔者实行的奖励与批评的方式灵活多样,其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改正错误,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渐渐地,学生犯的错越来越少。学生的进步还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的称赞。

5.4 激发竞争意识。日常中,笔者从集体活动和个人比赛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与外班的竞争意识,培养每个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每次栾城区统考中,笔者班内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都名列前茅,苗瑾瑶荣获区“三好学生”的称号,苗一凡荣获市“三好学生”的称号,笔者个人荣获栾城区“先进个人”的称号,并且我们学校也荣获栾城区“先进集体”的称号。

实践证明,时代呼唤创新教育,我们欢迎创新教育。它让我们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爱好特长、思想学习状况,有的放矢地加强管理与引导,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关心学生全面进步,引导学生主动和谐发展。学生由原来被动的听从,变为人人主动参与,都抢着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班级争光,更重要的是铸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凝聚力,班集体在全班学生的共同维护下,充满了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笔者班级评价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老师,别走……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班级被扣分后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