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互联网+”翻译工作坊的运用

2019-12-17 08:14彭丹陈博娟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翻译教学英语专业互联网+

彭丹 陈博娟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运用“互联网+”翻译工作坊,可以更好地提升翻译教学效率。通过网络信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翻译学习提供更多资源,并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本文阐述了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互联网+”翻译工作坊的具体运用,并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运用“互联网+”翻译工作坊的注意事项,旨在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本科高校   英语专业   翻译教学  “互联网+”翻译工作坊

当前,地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在翻译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制订明确的培养方案或教学大纲,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确,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此外,英语翻译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在当前的英语翻译教材中,大多都是概括性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都是孤立的句子翻译,对在不同语境中的翻译缺乏阐述。同时,教材内容之间比较孤立,缺乏联系,并不具有系统性。

一、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互联网+”翻译工作坊的具体应用

1.注重情境创设

高校要注重创设与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相似的教学情境,如办公场地或会议室,可以将教室分割成不同工作区,也可以将每个区域视作一个工作坊,工作坊中配备相应的电脑,确保每台电脑的硬件设备都有相应的软件和配套设备,而且也能够连接到局域网,以便保证资源能够共享。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2.明确任务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高校要注重导入一定的任务,指导学生根据任务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学习知识。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对任务做出明确的指导。如文本背景对任务的解决做出了明确指示,教师可以介绍文本背景,保证学生能够完成翻译任务。在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导入翻译材料和要求,以课前预习的形式预习知识,并利用电子邮件、论坛或微信的形式传给学生,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师布置的翻译任务最好能涉及较多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翻译的主动性,让学生不断挑战自我,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解决翻译任务

在高校英语翻譯教学中,学生在接到翻译任务后,学生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修改、补充翻译任务,以便较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4.注重任务反馈

在完成相应的翻译任务后,学生可以将翻译结果共享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相互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典型的翻译文本,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和技巧,从而更好地习得相关的翻译知识。

5.开展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依靠期末考试,还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如教师要对学生在工作坊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可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以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所表现的活跃度与参与度等作为参考条件,教师可以通过论坛或网站的形式得出相应结果。如果在翻译教学中涉及较为真实的材料,教师还要将客户对学生的评价纳入其中。总的来说,教师要认识到工作坊翻译教学模式的运用本身是动态的,能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理解翻译方面的实践能力,以此更好地提升翻译教学的效率。

二、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运用“互联网+”翻译工作坊的注意事项

1.设置相对完善的翻译课程体系

在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互联网+”翻译工作坊的运用为英语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机遇,并将互联网技术和英语翻译教学结合起来。对高校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基础课程,要想掌握英语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必须借助互联网技术对交际英语进行翻译,借助网络平台讨论翻译知识。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能不断完善翻译课程体系,并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借助拓展知识,提升翻译能力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翻译知识,引导学生阅读英美报刊,如《Times》《New York Times》《Washington Post》等,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此外,在报刊阅读中,英语词汇的重复率比较高,如“It is said…”“It is reported…”“Reports say…”“It is learned…”“It is understood…”等,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学生会形成一定的语感,并内化知识体系,对翻译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与此同时,报刊阅读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为英语翻译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更好地拓展学生翻译知识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相关的理论技巧,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3.形成一定的跨文化意识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英汉语言的不同,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意识到英汉之间存在的差异,就不能提升自身的翻译能力。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英文学习的氛围,可以是看电影或者看英文书,从而体验更多的英文文化和思维。这样一来,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三、结语

信息时代的发展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时代和市场发展的需求,更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另外,在高中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置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借助互联网技术对交际英语进行翻译练习,借助网络平台对翻译知识进行讨论。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便更好地提升翻译教学效率。不仅如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英汉语言的不同,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不断探究工作坊的运用措施,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维佳.“互联网+”环境下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2]徐艳红.“互联网+”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教学[J].现代交际,2017,(24).

[3]李亚蕾.“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8).

[4]钱阳.“互联网+”时代本科翻译教学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4).

※本文系湖南省2018年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计划项目,课题名称为“互联网+永州地域特色文化译介”学生自主翻译工作坊的创新探索;项目编号:湘教通[2018]255号No.949。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英语专业互联网+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