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实现两化融合的方法探讨

2019-12-17 08:10贾自力
科技视界 2019年33期
关键词:两化融合煤炭行业

贾自力

【摘 要】两化融合作为实现煤炭工业现代化和保障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其地位更加凸显。煤炭行业实现两化融合方法的研究与实施,对于提高煤炭行业实施两化融合的理论认识,增厚煤炭企业信息化改革的理论功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煤炭行业;两化融合;节能提效

中图分类号: 426.21;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3-023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3.116

0 前言

两化融合的推进是中国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国策,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策略。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将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应对各方面的压力,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低能耗的运作,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实现精准管理,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1]。

推进两化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与工业化主要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个方面进行融合。建立面向煤炭企业的两化融合考核体系,并根据该体系定期进行两化融合现状评估,不仅可以帮助各级领导全面掌握企业两化融合现状,更好的通过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可以引导企业根据两化融合考核体系的内容,不断提升实现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并充分借鉴同行示范企业的经验,提高两化融合建设的绩效,最终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1 當前煤炭行业的现状

煤炭行业正面临大集团兼并重组,相对于过去煤矿企业“散、乱、差”的生产环境,大集团生产更能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2]。煤炭行业的信息化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为例,2007年—2009年,以实施《煤炭采掘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为载体,推进煤炭主业的研发和应用。以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为中心,研发了生产安全调度、生产技术管理、煤矿监控、设备管理、作业规程管理、信息化示范矿等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安全生产;以推进管理信息化为目标,集团财务、集中资金、物流管理、运销管理、人力资源、医疗保险、网络培训等系统陆续应用,满足集团一体化、集中化管理的需要,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以提高办公效率为重点,OA、视频会议、综合信息等系统变革了工作流程,形成了“信息速递、业务协同、知识共享”的网络办公环境;以高集成度应用为探索,ERP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10年,以“两化融合”为主线,开展了全矿井综合自动化建设,部分煤矿在国内率先利用国产装备实现了综采自动化。2011年—2012年,集团在各生产矿推进“两化融合”,并在集团层面建设了“集团综合信息平台”。

但从总体上看,信息化在煤炭行业的程度依然较低。仅少数大型煤业集团的信息化应用较成熟,大多数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仍然很有限。在管理方面,大多数煤矿的很多应用仍以人工统计汇总方式进行,随着业务的发展机构不断地调整、职能不断地变换、工作人员的换岗调动,企业的统计不全或断档,致使统计汇总口径不一、数据不全、信息滞后[3]。在安全生产方面,必要的安全信息设备在大多数煤矿缺乏,井下数据的采集、井上作业的调度等环节均需要人工处理。这些现状制约了煤矿企业的综合调度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成为安全生产事故的导火索。

2 实现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方法

2.1 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由于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的特殊性,应着眼于全局,做到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对新增的单项系统,在计划阶段就应考虑其后续的融合,单项系统分步实施的目的在于保证各分系统的整体性。很多企业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个突出矛盾:在建设时各个项目通常都是采取分步实施,而应用时又要考虑系统间的信息集成性。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会出现新的应用系统只用了很短时间就不再适应新业务的需要,因此必须换掉。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动态调整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企业的决策层越来越体会到,企业的动态成长、复杂的应用环境与多种应用系统之间的冲突正形成一个新的“IT黑洞”。而对于“IT黑洞”成因分析,归根到底是企业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即没有做好实施前的规划工作。

2.2 效益驱动,实时切入

企业往往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建设也是以节能提效为基础。但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首要目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促进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应用、结构调整和资源拓展向信息化方面转化,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方面转化,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再造和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简单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企业实现集成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企业通过创新提升了竞争力,最终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 项目引领,带动融合

两化融合的带动,需要依托项目建设。两化融合的结合点决定了其不能是一个简单的系统建设,也不会是简单的新增设备,而是要依托一个大的综合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很好融合。

2.4 示范引导,规范先行

由于煤炭行业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各煤矿、各区队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均,而且当前煤炭企业还处在转型发展阶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为此必须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逐步完善、不断提高。扎实推进企业实施标准,结合煤炭企业的特征,制订真实可行的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标准,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为了使标准考核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考核标准的细则严格按照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建设规范进行分解,从基础设施、单项应用、综合集成方面进行两化融合的考核。

2.5 加强考核,狠抓落实

为了监督两化融合的实施过程,需要根据考核标准对各单位建设情况进行考核。现场考核要求被考核单位决策层领导必须参加考核,使战略决策层、业务管理层、业务执行层等各层面人员、各业务岗位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来,实现管理整合,提升企业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两化融合考评结果与年度信息化评先挂钩,考评结果作为集团年度信息化先进单位评比依据,复评为较好级及较好级以下的单位取消年度信息化先进单位的评比资格,复评为一般级及一般级以下的单位负责人不得评为信息化先进个人。

3 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预期实施效果

通过“两化融合”方法的实施,使煤炭企业既考评两化融合建设水平,又提高信息安全水平等级。达到了如下实施效果:

1)客观地反映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果,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发挥评估体系的指导作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健康科学发展。

2)为企业信息化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3)帮助企业管理者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控制系统,有效控制信息化活动的进程,全面了解和掌握IT的经营绩效,从而有助于信息化发展与企业的总体目标协调统一,有利于正确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4)评估体系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两化深度融合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潮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7:153-156.

[2]魏少平.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思想形成与发展[J].价值工程,2011,15:17-18.

[3]张勇,俞新芳,罗键.煤炭智能化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2:1284-1285.

猜你喜欢
两化融合煤炭行业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基于信息化的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基于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煤炭行业要加强淘汰落后产能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IKAC5000量热仪在煤炭行业的应用及常见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煤炭行业低迷背景下工会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