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艺术与商业的结合

2019-12-18 16:12河北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二者艺术创作商业

□王 冉 河北美术学院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而带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也在逐步改变[1]。原来人们更注重商品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为人们要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现在物质极其丰富,人们消费水平极大提高,消费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商品本身的基本功能,从而开始寻求审美及其他精神需求的满足。于是商品生产开始在满足其基本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更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消费的目的[2]。

为了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商品开始在具备自身使用价值的基础上附加审美元素与精神文化,成为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如今,商品与艺术的结合随处可见。艺术走下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神坛”,开始面向大众,出现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追求开始提高,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需求,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

(二)项目研究的意义

当今艺术与商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因此,相关工作者很有必要研究二者结合的方式、结合的意义及结合的必要性[3]。该研究致力于分析艺术与商品之间的关系,从而让二者更好地结合。目前已经有很多知名品牌与艺术家合作,打造独特的商品,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而在满足使用价值的同时,相关工作者开始赋予商品美感和艺术性,辅助商品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扩大艺术的影响力。从商品角度分析,有了艺术的参与,商品的竞争力也随之增强。从本质上来讲,商品需要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如何让艺术和商业更好地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代艺术与商业结合的概况

如今,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这一趋势的发展如日中天,这股潮流不可阻挡。艺术与商业合作不仅可以体现艺术的商业价值,扩大艺术的影响力,促进艺术的蓬勃发展,而且为商业注入活力,使商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商业竞争力,取得更多的商业经济效益[4]。如今,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名牌产品开始与艺术家合作,这一趋势屡见不鲜。商家用这种方式来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目前国内出现了很多“艺术+商业”模式的购物中心,这种模式趋近成熟。越来越多的新兴购物中心开始把艺术元素融入其中,还有很多已经成熟的商场选择融入艺术元素,营造商场的艺术氛围。这些购物中心之所以不断融入艺术元素,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在审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精神需求。

(一)艺术与商业的概念

什么是艺术?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它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等方式,对客观对象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将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艺术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艺术来源于生活,是艺术家通过自我感知创造出的具体的形象[5]。艺术包含的门类众多,如绘画、雕塑、建筑、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戏曲、电影等。艺术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慰藉人们的灵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艺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

商业源于原始社会,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商业的本质是交换,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是通过为顾客提供所需商品或服务来获取对应的经济利益的行为。中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商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到了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商朝的人们将贝类作为货币,到后来铸造铜币为货币。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货币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当时商业的发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改变战国时期货币种类繁多的现状,统一了货币,把原来秦国流通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标准货币。秦始皇还统一了度量衡,这些都有利于后来商业的发展。现代商业的发展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商业借助科技发展,以互联网为桥梁,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商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它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们在价值公平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随着人们需求的改变,商业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商业不断完善和创新,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发展[6]。

(二)艺术与商业的关系

提起艺术,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高雅、阳春白雪等词语,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其实艺术从古至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艺术不是狭隘的,聚光灯下、舞台上气势恢宏的歌剧是艺术,田野间劳动人民简单的哼唱也是艺术。艺术是通过人的主观感知再加上一些修饰加工而产生的精神产物,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但过去,大众对艺术存在一些误解,认为艺术是高高在上的。这或许与艺术的普及性不高有关。过去大多数人更注重解决温饱问题,无暇顾及艺术方面的精神追求。这样看来,当时的艺术主要存在于少数人的生活中,存在于专心致力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手中。以前艺术与商业基本在各自的领域内独立发展,但如今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体现在各个方面。随着人们对商品附加的艺术方面的青睐,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适应市场,开始与艺术家密切合作[7]。一方面,商家达到了刺激消费、占据市场份额、获得利益的目的;另一方面,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也为艺术家做了宣传,让艺术家从幕后走到台前,提高了人们对艺术家的认可度,提升了艺术家的知名度,同时艺术家也可以得到可观的酬金。艺术创作需要资金作支撑,这样一来也为后期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为艺术家解决后顾之忧,使艺术家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中,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艺术与商业合作获得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村上隆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他与商业的合作,不仅让他名声大噪,享誉国际,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收入,还使得LouisVuitton当季产品大卖,引来一个又一个销售峰值。LouisVuitton不仅和村上隆合作,还和草间弥生、StephenSprouse、KanyeWest、RichardPrince、大卷伸嗣等艺术家合作,将流行文化和艺术融入新产品设计中,迎合新型市场人群的需求,从而取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如今,一些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人群的追捧,也体现了艺术与商业合作的成功。国外不少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产业。博物馆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把文物作为中心,而是已经开始注重对人的关怀,注重参观者的需求。于是,他们开始改善人们的参观体验,增加人性化设施,如法国卢浮宫开辟了地下商场,把博物馆打造成艺术和商业兼顾的公共空间;英国的大英博物馆通过授权的方式与许多制造商合作,从设计、制造到营销,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我国故宫也推出了许多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文创产品,从故宫的收藏品中提取设计元素,融入文创产品中,赋予产品艺术价值。这一系列艺术与商业的合作都为商品附加了艺术价值,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产品的附加值埋单。

艺术与商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的结合适应了市场发展趋势,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商业为艺术创作和发展提供了经济来源,形成了经济基础,为艺术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商业与艺术的结合让艺术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坛”,让艺术创作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使广大群众都能感受艺术,同时也为艺术的发展拓宽了道路,让艺术作品不仅有艺术性,而且有商业实用性[8]。艺术家有了更多展示艺术魅力和作品的舞台,也为更多年轻艺术者们提供了机会。艺术元素与商品融合,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商品实用和审美的需求。艺术为商业附加了实用性以外的价值,丰富了商业市场,为商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商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

(三)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必要性

艺术与商业结合符合社会的发展,丰富了商品的内涵,促进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二者的结合是多赢的局面。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看似偶然,但从长远的社会发展来看,二者的结合是必然的。商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满足人们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应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9]。艺术教育和信息的传播让大众对艺术有了更多了解,大众渴望与艺术近距离接触,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不只考虑商品的实用性,而且开始注重商品的艺术性,甚至会为了商品的艺术性而忽略实用性。由于当今物质条件充足,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开始与艺术家合作。由此可见,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探究如何让二者更好地结合就显得很有必要。

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猫爪杯”,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价格甚至被炒到翻了数倍。其背后就是艺术与商业结合的成功案例,这说明了艺术与商业结合符合大众的需求,且得到大众的认可。

国内打造的“艺术+商业”模式的购物中心是一种具备全新思潮的商业模式,能从各类传统购物中心经营模式中脱颖而出[10]。这种新的艺术购物中心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也为购物中心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如今众多艺术与商业结合的成功案例,证明了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必要性。

三、当代艺术与商业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存在很多积极意义,二者的结合也能带来多赢局面,但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原本艺术与商业“井水不犯河水”,在各自的领域内发展。艺术家们更注重艺术创作本身,创作目的是纯粹的。但随着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商业对艺术造成了冲击,有些艺术家开始注重其艺术创作的商业价值,甚至一味地追求商业价值,从而造成了艺术乱象,艺术变得不再纯粹,出现了庸俗化、媚俗化的现象。艺术创作应满足大众的需求,但不可一味取悦大众,更不能忽视甚至扭曲艺术原本的认知和纯粹,否则,这样的结果一定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艺术应走向社会大众,但不应被动地被大众牵着走,艺术应主动引导人们欣赏艺术,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艺术与商业结合会导致少数艺术家只注重商业利益,忽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艺术家一味地追逐利益,终将失败,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11]。艺术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应与现实结合,体现其存在的意义。无论当今艺术家是否注重作品的商业价值,都不能无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只有让艺术与商业更好地结合,才能让二者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平衡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结 语

从社会发展来看,艺术与商业结合的趋势不可阻挡,艺术不可避免地走向商业,而商业也会不停地寻求与艺术的合作。未来艺术与商业结合是大势所趋,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种结合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但艺术始终是艺术,商品终究是商品,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不会互相取代。作为艺术家,面对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时,应将作品的艺术性放在首要位置,应坚持初心,注重艺术创作,避免艺术作品庸俗化,为人类的精神文化建设做贡献。少数一味追逐利益的艺术创作者,其作品只注重商业价值,无视艺术本身的价值,这种艺术终究是走不远的。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不能因噎废食,要更好地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让二者携手多赢。未来二者在碰撞与合作中会逐渐形成艺术商业运行机制,这种机制将成为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猜你喜欢
二者艺术创作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