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育的方法与目标探析

2019-12-18 16:12钱义飞贵州财经大学
艺术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舞者舞蹈情感

□钱义飞 贵州财经大学

舞蹈教育分为少儿舞蹈教育和成人舞蹈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去演绎,用自己的肢体去表达,使其切身领悟到舞蹈的魅力。舞蹈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性技术人才,使他们会演、会教、会编,这就需要舞蹈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舞蹈推动学生智力和品格的发展

智力不仅与思考和动脑有关,还与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长时间对不同动作的记忆,会使大脑产生新的突触,对其智力的发展也如润物细无声一般。肢体动作的互相合作离不开大脑的功劳,运动可以使我们释放压力,让我们形成发散的思维能力,此时的我们是具有创造力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是活跃的。汪国真曾这样说:“再长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能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万事开头难,学习舞蹈肯定会面临肢体不协调、缺乏韵律感、僵硬地模仿等问题,但是有志者事竟成,学生在掌握这门技能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具备鉴赏能力,如在欣赏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会判断表演者运用的技巧、韵律感,以及身体的柔韧度等。不同类型的舞蹈,不同舞者的演绎,不同理解的角度,传递的视觉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舞者的品格不同,其在舞蹈表演中所展现出的情感也会有很大不同,如有的舞者情感表达浓烈,有的舞者情感表达含蓄。总之,舞蹈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定然会受益匪浅。

(二)舞蹈教育需要巧法

任何学习都是有技巧的,用对了方法,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地,在舞蹈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采取有针对性地教学方法,也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从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中等、优秀。对于基础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舞蹈基本技能的训练,直到他们能熟练掌握。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求他们熟练掌握舞蹈技能,还要注重他们的理论学习,如可以让他们跟随老师或同学去观看自由舞者的表演,从这些舞者身上学习更多的技巧。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需要注重引导他们对舞蹈有深层含义的表达,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控制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和伸展度,同时,教师要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和指导基础水平和中等水平的学生,或者通过一首乐曲,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编一个小舞蹈,来体现这首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师除了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借鉴的过程,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向老师学习,老师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向学生借鉴。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当老师愿意在某些方面向学生看齐的时候,也是师生间架起友好桥梁的关键一步。

二、高校培养舞蹈人才的目标

(一)全面的技术型人才

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需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各个舞种的舞蹈人才。比如,在民族舞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作品历史背景的讲解,并结合舞蹈的动作来解释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情感表达;现代舞是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的一种舞蹈,如爵士舞是一种急促又富动感的节奏型舞蹈,属于外放型舞蹈,符合学生张扬个性、凸显风格的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愿意多学习理论,多练习舞蹈,对舞蹈技艺进行深入研究,并主动观赏其他舞蹈,进而编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

(二)舞蹈也需要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随之增多。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舞蹈艺术也需要不断创新,我们要通过创编更多的、更优秀的舞蹈作品来使舞蹈专业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人们对舞蹈的理解不同,因此创作出了很多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舞蹈作品,而传承这些经典作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舞蹈进行创新,编排出新的适合这个时代的并且能够流传的舞蹈作品。艺术的审美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我们不可忽略舞蹈创新的重要性。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要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作品,我们需要有独到的见解,有独到的欣赏能力。

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更能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舞蹈教师要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优化教学设计、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而促进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使舞蹈教育事业更能适应时代的潮流。

猜你喜欢
舞者舞蹈情感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学舞蹈的男孩子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舞蹈课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