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优化研究

2019-12-19 21:16杨萍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账款环节成本

杨萍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22)

一、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机械制造包括农业机械、矿山设备、冶金设备、化工设备等制造型工业,是我国工作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1]。机械制造企业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一)分工明确。即产品的生产、组装等对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职能要求,一些企业不但承担着生产的职能,还肩负着销售的功能。

(二)离散型行业。机械制造的生产组装、生产配件制造等构成系统的生产环节,使机械制造行业内存在着系统化的运行机制。但产品经历的加工环节较多,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相较于一些集约型的制造业企业,其生产效率更低。

(三)涉及领域众多。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原材料、设备众多,对安全技术领域覆盖面积广,企业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大,为企业的成本管控带来负担。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国家为了大力发展工业建设,针对机械制造业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对机械制造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2]。在管理方面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仍旧比较传统,相较于国外一些注重生产管理的企业,我国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还以经验管理为主,管理模式突出扁平化的特征;在技术方面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很多重要的设备和零件都源于国外进口,在专业技术创新方面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基于这一现状,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必须从内部管理出发,加强成本控制,做好合理的资金、资源优化配置,优先将人力和物力投入到研发环节,以企业的创新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打破当前的发展困局[3]。

二、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意识不足

当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对于研发、生产以及经营等环节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多数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层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问题,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与内部业务拓展、外部市场环境严重脱节,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机械制造企业内的工作人员成本管理理念不足,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和财务部门的工作、整体参与性不高,企业内缺乏成本管理与人才约束的联动机制。再加上成本管理人才匮乏,相关人员岗位责任意识差,从而影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企业流动资金利用率不高

机械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着流动资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没有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系统统计,企业的实际运营支出与原始资金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不符。同时,企业对未来投资项目没有明确的资金规划,很多情况下都需要通过外部融资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的负债规模随之扩大,潜在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也提出了要求。企业在与客户商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导致企业无法按照约定协议如数交货,企业所要面临的不仅是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给企业的社会声誉带来影响。企业流动资金利用率不高,研发生产环节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三)研发费用支出控制不足

机械制造企业广义上的成本管理应包括研发成本管理、生产成本管理以及销售成本环节,但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只注重对制造和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忽略了研发成本管理,使企业的成本控制不够全面。在研发过程中,设计专员过于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忽略了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成本问题,也没有考虑到产品投入市场后的价格性能比,产品的功能性超过其经济性;其次,企业的成本控制浮于表面,忽略了零件产出的沉没成本;最后,企业对研发环节不够重视,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后续力度不足,产品的工艺和技术含量难以超越市场上其他同类型产品,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无法得到提升,反而还拉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忽视间接成本控制

间接成本是不可控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直接计入成本管理的一项费用支出,其中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建筑物折旧、设备机械修理、水电费、办公费等。一些企业在日常成本管理中过于关注直接成本,而没有考虑到企业正常运营所产生的间接成本,精益化成本管理不足。此外,机械制造企业往往还存在着应收账款管理不当的问题,一些销售人员盲目扩大销售业绩,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多。再加上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烂账、坏账层出不穷,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花费的成本过高,造成间接成本高居不下。

三、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思想意识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要求机械制造企业内部要树立成本管理理念,因此,成本管理意识的提高要从企业管理层做起,在借鉴其他同行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业务特征进行成本管理创新。同时,企业要重点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内大力宣传成本管理理念,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机械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此外,企业还要针对成本管理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将成本管理工作细化到各个岗位上,并与员工的薪资分配相结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为成本控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集中管理制度

基于机械制造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企业可以建立财务集中制管理机制,针对企业的资金收支建立相应的流程和规定,尤其是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和成本预测,结合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科学的制定投资规划,谨慎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企业在实施项目前也要对外部市场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变化规律,加强对销售部门和投资部门的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合理控制研发成本支出

为了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单个产品的利润率,企业必须在研发设计环节加大后续的投资力度,通过优化内部审计体系、简化生产工序等方式减少产品成本。当企业的产品在市场同类产品中占据质量和工艺方面的优势地位,从而才能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后期的成本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在成本研发环节控制方面机械制造企业要做到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功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无效益或复杂的工序程序,加强新开发产品的成本分析,以成本与效益结合为研发核心,全面考虑研发环节的沉没成本和间接成本消耗,尽量在最低的成本消耗中获取最高经济利益。

(四)重视间接成本控制

制造业企业一般都存在着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而应收账款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与成本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针对应收账款带来的成本问题,企业既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管理,控制应收账款规模。通过监督客户与销售人员的联系考察销售人员的工作,还要对信用销售的客户建立信用等级制度,根据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催款措施,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加大催收力度,必要时可以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此外,企业业务实施各个环节的员工也要树立成本意识,将企业的经济利益与自身的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发挥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与消耗,重视间接成本的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企业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是企业提升经济利益与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要树立成本管理意识,重点加强对研发环节的成本管理工作,有效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出,将有限的资源利用到研发创新过程中,并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早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账款环节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