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公司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2019-12-19 21:16夏雨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成本计算成本法动因

夏雨

(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现阶段,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市场风险加剧、国内外金融环境复杂程度的提升,成本控制对企业稳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成本管理办法并不能完全有效的制约产品成本,进行优化成本预算与管控。因此,逐渐利用作业成本法,弥补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更新成本管控理念,提升成本控制的精细化以及科学化水平,这对实现企业未来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传统成本控制现状

目前,我国不论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对于成本控制都有一定的认识,在实际发展中也采取了对应的控制策略,但总体来看,成本控制过于盲目,并未体现出控制测量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例如,某食品公司,其采取直接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方式,将原料成本、包装成本、直接人工成本、设备采购成本都作为直接成本,以控制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进行成本控制,为了充分发挥成本控制效果,会配合绩效体系调整、预算方法优化等手段强化成本控制力度;同时采取间接成本核算方式与管理方式,对不属于生产直接成本的其余部分进行控制,控制效果不明显,并未发挥出辅助直接成本控制的效果[1]。可以看出,目前企业对于成本控制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其诸多策略无法发挥控制成本的作用,而且观念以及方法都过于传统,很多内容已不适应市场发展形势。

二、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概述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正确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其将作业介入到资源与产品中间,基于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基本原则,从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角度展开成本全面计算,这一点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一致,但其直接成本的范围以及内容要远远大于传统的直接成本,其为了保障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尽可能地追溯产品所有成本动因,如果不能追溯其成本动因,则需要先分析其作业因子,计算作业成本,再向有关产品进行分配。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使成本对象更加多元化,将产品、服务、客户等都纳入到成本体系当中,需要从空间与时间上进行更完整的成本分析,延展了成本分析层次,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

三、作业成本法在公司成本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文章以某公司为例,探究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践。以下为该公司生产A与B型产品所消耗成本:传统成本控制计算方法下:各个环节将两种产品生产中产生的人工、辅料、水、电、燃料等成本费用一同进行结算,如原料采购人工23.21万元;事前处理人工22.32万元、水15.98万元、电28.76万元、固定折旧17.23万元,合计84.29万元;而作业成本法实施后,在原计算基础上准确计算每个环节每个类型产品的资源消耗以及成本情况,如A类型产品原材料采购成本6.77万元、B类型产品原材料采购成本16.44万元;总作业量121.21万元;成本合计23.21万元。在传统成本计算过程中,加入了作业成本计算,两者的结合能够更清晰地计算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通过计算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A类型产品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为154.23万元与133.21万元,作业成本法计算下A类型产品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分别为154.23万元与114.04万元,在间接成本上有着19.17万元的差异。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传统的计算过程中将间接成本分摊到每类型产品生产中,并不能保障间接费用分摊的合理性,从而导致成本控制做出错误决策。基于作业成本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计算结果,可以针对每个类型产品的生产展开成本控制。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利润与成本是一个共同体,成本空间大、利润空间则会缩小,因此,从与成本以及利润相关的各个元素出发,找准公司发展定位,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策略。具体来讲:

一是,资源。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资源生产是成本消耗的主要环节,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发展因素以及外部发展空间对费用产生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降低机器折旧、节能降耗、人力资源成本等,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些资源造成的成本消耗可以分摊给产品,产品的经济收益如何弥补该消耗则称为成本管控的理念,也就是说需要通过产品的调整保障成本费用在资源消耗环节的下降[2]。

二是,作业。作业生产过程中,任务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可以采取作业分类的方式展开成本控制。从客户角度来讲可以从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两个环节对成本进行控制;从作业层次上来讲,可以对针对单位级、批别级、产品级、管理级四个层析展开成本控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可以根据作业量划分组业类别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

三是,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推动成本产生的因子,可以将其看作产生成本的原因,在成本管控中可以作为分配成本的依据。其主要包括两项内容,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耗费资源的多少是产生成本的关键,因此,需要细化对资源动因出现的分析,逐一找取降低成本的方法;而作业动因则需要根据作业量进行衡量,保障每人、每个工组、每个部门作业量处于最佳状态,其作业动因则更加科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较为广阔,其主要以平衡生产、优化预算等为主,加强对成本产生过程的管控,其应用可以有效优化与改善公司内部发展环境,保障成本管控形成良性循环。因此,为了积极应对当前市场经济形势,建议广大企业积极应用作业成本法。

猜你喜欢
成本计算成本法动因
基于能耗分析的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碳排放及成本计算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越性分析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