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特点研究

2019-12-19 00:37珊,沈
中国饲料 2019年22期
关键词:原材料进口饲料

岳 珊,沈 捷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自2010 年以后,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具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曾经最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是玉米,但由于近年来出口不断下降,进口不断增长,玉米已从出口变为进口,并且进口的规模还在不断上升。我国也开始进口越来越多其他农产品来做饲料的原材料,如高粱、大麦等。基于此,有必要对我国饲料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做出研究,把握饲料产品的发展趋势,对促使我国农产品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饲料产品的种类繁多,包含范围非常广,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制成的饲料和饲料原材料。而饲料原材料主要包含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以及维生素和饲料添加剂等,其中饲料添加剂和维生素属于微量添加的原料;能量饲料里包含大麦、玉米、高粱等众多粮食种类。但由于小麦占用的饲用比例较小,进出口主要是用来满足人们使用。因此,下面不将其归入饲料原料中。但其中大麦与高粱等农产品的进口有许多用途,但在当前现有材料信息中难以将饲用比例划分出来,这些产品贸易变化的原因是饲用需求,所以本文将他们归入饲料原料中。

1 我国饲料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主要的特征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前,饲料产品进出口规模比较小,并且增长速度也十分缓慢。但是在加入WTO 之后,我国饲料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变大,增长速度也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其中出口速度相对来说较为缓慢,导致产生的结果就是饲料产品的贸易逆差在不断地进行扩大。

1.1 出口增长缓慢 由表1 可知,我国的饲料产品再加入WTO 世界贸易组织之前进出口的贸易都非常的小,并且出口增速缓慢。比如2015 年的时候,我国的饲料产品出口贸易量为220 万 t,总体出口额为 26.8 亿美元,这一数据与前几年几乎呈现出持平的状态。但从出口贸易历史来看,我国饲料产品在1996 ~2003 年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在 2003 ~2015 年又逐步缩小,并基本稳定在 2.5% 左右。基于这一数据而言,我国饲料产品的进口占比自 2008 年起逐步扩大,截止到 2017 年底增加至 16.8%,这个速度明显高于我国饲料产品出口总速度。可以说,我国已经从最初饲料产品出口国彻底转变为饲料产品进口国。我国的饲料产品进口增长这么迅速一方面是因为由于贸易自由化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对于饲料的需求增加(赵金鑫等,2016)。

饲料粮在饲料的进口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对于粮食的需求主要是饲料用粮食以及工业运行过程中需要的粮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所吃的粮食。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日常饮食的质量需求也在快速上升,对于粮食需求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对于奶类和肉类所需的比例上升,对于饲料粮需求间接地推动增加。虽然我国目前农业以非常发达,但是由于我国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种植,导致我国的饲料粮常常不能满足供给需求,从而形成了一个大缺口,导致饲料粮进口比例上升速度加快。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以后,关于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一直在不断地下降,对于促进饲料产品的进口也有很重要的原因(马有祥,2017)。

表1 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量 万t

1.2 进口增长较快 由表1 可知,我国在加入 WTO 之前,饲料产品的进出口量增长速度比较的缓慢。在 2010 年后,饲料产品的进口规模出现明显的上升,如 2018 年底,我国的饲料产品进口贸易量已经高达4568 万 t,大约为 2010 年的4.6 倍。饲料产品进口增速表明我国对于饲料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1)国内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对饲料的需求量逐年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调研的数据,从 2000 ~ 2015 年,国内肉类产量平均每年增加约 198 万 t;(2)是畜牧养殖业逐渐从散养方式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导致传统的自给自足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需求,养殖户只好选择商品饲料;(3)近年来受耕地资源保护及保证供量等政策条件制约,国内饲料产品不能实现即时供给,更多饲料企业开始转向国际市场,以满足饲料产品的需求增长。

1.3 进行贸易的国家相对来说比较集中 在我国进口的各种饲料产品中,进口来源集中的主要为饲料粮,其他饲料进口来源相对来说比较分散。饲料粮的材料主要是高粱、大麦和玉米。饲料粮的进口地主要有乌克兰和澳大利亚等。而我国在饲料产品的出口方面,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主要就是向韩国与日本等周边国家出口。

我国以前进口饲料粮的主要是集中针对几个国家的,因此会发生不确定因素影响面临着一些风险。例如,去年我国与美国之间出现的贸易摩擦,我国对于进口美国的大豆的税费加大了25%左右,所以,我国的进口商选择向巴西进口大豆,但是由于巴西将大豆的价格不合理的上涨,在去年的九月份,我国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签署大豆的进口协议,批准我国可以向埃塞俄比亚进口大豆。我国进口来源正式的转向多元化,有利于稳定饲料原材料的价格。另外,如果饲料产品出口的国家太过于集中或是国家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将会导致出口贸易不能长远发展,我国的饲料产品出口将来要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谢长城,2016)。

1.4 能量饲料进口增长速度快是形成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饲料产品呈现出净进口趋势,在2016 年的时候净进口的规模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数据。如下表2 所示的是1996 ~2018 年的中国饲料产品的进口规模。从表中可以得知,从2008 年开始,能量饲料的进口增长速度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在饲料进口的总额中占据比例在明显提升。蛋白质饲料的进口增长速度相比来说较为缓慢,在饲料进口总额中占据的比例在逐渐的缩小。而制成饲料的进口在饲料总额中占据的比例较小、由此可知,饲料产品形成贸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是能量饲料的进口呈现上升趋势。

表2 中国饲料产品的进口规模 亿美元

这其中,能量饲料的进口数据迅速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国玉米价格与国外价格存在差价进一步的加大,这一现象直接导致玉米的一系列的替代品的进口也呈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因为我国饲料产业的发展非常的稳定,所以对于饲料产品的原材料也具有非常广泛的需求,但是我国自身并不能这一庞大的市场,只能通过进口的方式来满足。

在2008 年以来,我国饲料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根据我国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在2014 年的时候,我国的饲料产量占据世界的第一位。2014 年时年产量在10 万t 企业就有100 家。饲料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对于饲料的原材料需求也飞速增长,基于这一条件下,蛋白质饲料进口没有出现增长的原因是因为蛋白质的饲料是以大豆压榨出的豆粕为主要的饲料原材料的,由于我国大豆的大规模进口弥补了这个缺口(杜佳楠,2016)。

2 饲料产品进口增长快速带来的忧患

2.1 对于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影响 由于畜牧业对于饲料的需求增长,导致饲料产业对于农业需求也随之增长。从今以后,我国的饲料产业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供需方面出现缺口,并且这一缺口将会不断地扩大,饲料原材料进口将会出现平常性。因此,我国饲料产业的进出口贸易中也将会出现逆差,并且还是长时间持续的。饲料产业进口的规模随着时间不短的扩大,会对于我国的粮食产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防范这个问题。

从国际方面来看,一些耕地较为稀缺的国家,在发展经济的时期,居民的日常饮食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会导致超过本国的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现象发生,从而出现农产品进口增长的速度飞快,这是耕地较为稀缺的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所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胡文辉,2018)。社会群众的经济收入如果达到一定程度以及群众的生活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接近时,对于农产品的进口才会逐渐稳定。当然,我国与上述这种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对于粮食有充实的自我保障。

2.2 对于食品的卫生影响 对于我国自主生产的饲料,我国的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可以在各个环节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有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但是对于进口的饲料产品,我国只能在进入海关以后,才可以进行检验,这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对于海关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压力都加重了,另一方面饲料产品的安全不能从根源上控制,导致卫生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所以,饲料产品的大量进口,给我国食品安全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我国农业部门曾在二零一六年的下半季度中进行过一次饲料产品安全文生的检验,对进口饲料产品进行了抽检,得出的结论是合格率远远低于我国的饲料安全的平均水平。

2.3 对于养殖业和饲料工业产生的影响 我国饲料工业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起到保障作用,还是我国的经济支柱行业。我国当前的饲料产业,还面临着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饲料的原材料存在着长时间的短缺。虽然现如今的饲料原材料进口价格并不是太高,进口商还可以承受,但是随着我国对于饲料原材料需要的逐渐增加,未来的原材料的价格一定会上涨,导致我国的养殖业与饲料产业受到影响。国外的某专家学者曾提出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上的需求越高,而这种产品的价格就会上升的越快。在从今往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对于饲料原材料的进口需求是一种极为迫切和必要的需求,就是不管进口的价格发生如何变化,进口的数量也不会受到影响。当然,如果饲料的原材料进口价格上涨的话,对于我国的养殖业和饲料产业影响非常大。因此,我国应将国内的饲料产品供给存在的无限潜力给充分的挖掘出来,降低对于进口的依赖。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饲料原材料进口的价格出现上升时,我国可以选择不进口,也有国内的原材料做保障。当进口价格呈下降趋势时,我国可以选择多进口,作为储备。这样一来,我国在饲料原材料的进口中就占据主导地位,保证我国饲料产业以及养殖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3 改变饲料产品过于依赖进口的现象

3.1 深化收购政策,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随着当前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逐渐完善,饲料产品价格与国际价格之间已经非常的接近,基于此背景条件下,我国的饲料生产企业因为对于原材料的需求非常的迫切,因此需要继续推进粮食收购政策,并将收购政策更加的深化。通过在全国开展农作物种植,能够有效的帮助饲料产品的出口。特别是以玉米、小麦和高粱等为代表的能量饲料,国内价格相对较低,这无疑是给降低饲料产品价格,提高饲料产品出口竞争力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对国内生产原材料的把握,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真正实现国内饲料产品生产要素要自给自足(陈来华,2018)。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对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优化,这一改革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序推进,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来促进饲料行业的发展,以解决市场中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3.2 推动我国的饲料产业长远发展 我国饲料产业其自身的实力对我国的养殖业安全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美国与法国的四个粮商将粮食进行垄断。他们控制了国际上超过85% 的粮食交易,并且对于粮食的定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我国饲料原材料的进口需求的快速增加,如果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参与决定价格的能力,会对于我国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从而造成我国的养殖业与饲料工业的不能平稳持续发展。所以,我国应该促进饲料生产企业积极的发展,并且扩大饲料企业的生产规模。

我国的饲料产量如今在国际上排名第一,在二零一四年的时候,我国的饲料产量就已经2亿t,在全世界总产量中大约占据23%。虽然我国生产量已非常高,但是我国当前的饲料产业还是不够强,饲料原材料还是太过于依赖国外进口,饲料生产企业也非常多,但是规模都较小,在国际上占据的地位不够引人重视。因此我国的饲料企业之间要进行联合,争取在国际市场上有参与决定价格的权利。如果都各自为自己的利益一味的发展的话,国际的出口供应商会随意的上涨价格,导致我国进口商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所以,饲料企业要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3.3 将秸秆变成饲料 粮食种植完毕后的秸秆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尤其是在国外,养殖业大约有75% 是使用秸秆当做饲料进行畜牧养殖的。而我国恰恰是农业大国,拥有大量的秸秆资源,但是由于大量的秸秆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只有很少部分用来造纸或是纺织,剩余一大部分或是焚烧或是腐烂。如果将秸秆进行充分利用,变成饲料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对于饲料需求,缓解当前对于进口的需求。

如果将秸秆不进行加工直接作为饲料的话,其营养价值会非常低,食用效果也会不好。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秸秆是不可以直接作为饲料的,需要对其进行多环节的加工来提升其营养价值和口感。经过加工后的秸秆,不但可以作为大型动物的饲料,一些小型动物也可以食用,这对于节省粮食原材料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4 总结

我国饲料产品在进出口贸易时,要充分利用自己优势,将生产企业之间进行联合,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并且,在必要时期,我国的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将在国外生产的饲料进行转移,打破被其他国家所垄断的粮食地位。另外还需要加大对国内原材料市场的培育,使国内饲料生产企业拥有充足的原料支持,更好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猜你喜欢
原材料进口饲料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观点
知识无穷尽
大宗商品:从商业到货币,全球的不安殃及原材料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