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9-12-19 02:20吴文胜温翠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2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滑膜关节

吴文胜 温翠英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血管翳形成为主要表现,可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甚至可累及肺部(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等)、心血管、肾脏、血液系统等[1-2],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RA全球发病率为0.5%~1.0%[4],而我国大陆地区RA的发病率约0.42%,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RA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其基石药物仍是传统合成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其中甲氨蝶呤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6-7]。但是临床上单用甲氨蝶呤,或甲氨蝶呤联合其它DMARDs达标率不甚理想,且由于药物副作用大,且对关节畸形预防作用不佳。益赛普(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其可竞争性与体内TNF-α结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本课题旨在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对RA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明确诊断为RA的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8.14±7.25)岁,平均病程(14.28±4.33)月。观察组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8.64±7.03)岁,平均病程(13.84±4.57)月。两组入组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入组对象均参照2010年美国风湿协会/欧洲抗风湿联盟(ACR/EULAR)RA的分类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其它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2)已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外表现(如肺间质性病变、类风湿血管炎、心脏受累等);(3)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损害、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严重心肺疾病者;(4)妊娠妇女及精神障碍者;(5)合并原发或继发肾病。两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均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喹(0.1 g/片,上海上药中西制药,国药准字H19990263,0.2 g/次, 2次/d)联合甲氨蝶呤(2.5 mg/片,通化茂祥制药,国药准字H22022674,7.5 mg/周),观察组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25 mg/瓶,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59,25 mg/次,皮下注射,2次/周)联合甲氨蝶呤(7.5 mg/周)。两组均观察12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治疗12周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查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ACPA);(2)治疗前后行28个关节彩超(双手第1~5近端之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双肩关节、双腕关节、双肘关节)检查,并根据彩超结果对滑膜增生、骨侵蚀、滑膜血流情况、关节积液进行半定量评分[8-9],关节超声检查均有彩超室同一超声医师完成。(3)治疗前后统计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其关节疼痛情况,同时根据ESR结果计算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0.56×SQRT(关节压痛数)+0.28×SQRT(关节肿胀数)+0.7×Ln(ESR)+0.014×VAS,其中SQRT表示平方根,Ln表示对数[9]。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DAS评分、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2)治疗后观察组DAS评分、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RF、CRP、ESR、ACPA均明显降低(P均<0.05)。(2)治疗后观察组RF、CRP、ESR、ACPA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

2.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超声指标比较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滑膜增生评分、骨侵蚀评分、滑膜血流评分、关节积液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滑膜增生评分、骨侵蚀评分、滑膜血流评分、关节积液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超声指标比较(分,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超声指标比较(分, )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

3 讨论

RA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炎,随着病程进展,出现关节软骨与骨破坏,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RA病程超过15年,其致残率可高达61.3%。因此早期诊断、早期与持续达标治疗对于减少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与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RA的发病机制认为是遗传易感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紊乱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免疫紊乱认为是RA的主要发病机制,免疫细胞活化失控及、RF、ACPA、IL-1、TNF-α等细胞因子在R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0]。因此,临床上除抗炎止痛外,抑制免疫反应、尽早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是RA治疗的关键。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系国内外指南推荐治疗RA的一线用药,药理作用为可竞争性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嘌呤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但是由于此药为慢作用药物,药物不良反应较多[11],仅对部分患者疗效突出,无预防关节畸形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常联合用药。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其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僵直症状,且药物奇效快、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因此被广泛用于中重度活动RA的治疗。本课题组对比观察甲氨蝶呤分别联合硫酸羟氯喹、益赛普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效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相关炎症指标(RF、CRP、ESR、ACPA)、临床症状(DAS28评分、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评分)、关节超声指标(滑膜增生评分、骨侵蚀评分、滑膜血流评分、关节积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组下降幅度大于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组。这说明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RA在炎症指标、临床症状、关节超声等方面改善情况均优于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2-13]。这为临床上RA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可显著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关节超声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滑膜关节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