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抹书香入怀

2019-12-20 01:43胡蓝亓
爱尚书香 2019年6期
关键词:法术拼音书香

胡蓝亓

喜欢书香的味道是从小时候开始的,那时候,那淡淡的油墨清香和妈妈甜甜的声音,是我每晚安睡的摇篮曲。

到了四五岁的年纪,我已经学会了自己看书,这件我最喜欢做的事,大人们把它叫做阅读。

词典上说,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修养,改变思想,甚至有可能改变命运。然而在那样幼稚的年纪,我怎会懂得如此深奥的道理?阅读对我来说就是美丽的图画,深深吸引我的是那些美丽的公主、可爱的小动物、具有各种高强法术的神仙……当然,还有我小时候就喜欢到不能自拔的书墨淡香。

上小学后,我的阅读世界一下子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一度开始厌倦阅读。

一、二年级还稍好一些,曾经的那些色彩艳丽的图画不能再出现在我面前,取而代之的是老师推荐的一本本必读图书,文字上方缀满了蝌蚪一样的拼音。

但凡是老师布置的任务,爸爸、妈妈都是会无条件执行的,尤其这些图书都被冠以了“必读”二字,就代表是铁一般的纪律不可违抗。于是我只能在爸妈的百倍监督之下,装作认真地完成这些阅读的作业。本想敷衍了事,无奈科技发达,每一天的阅读作业是否完成都要拍下朗读片段的视频传给老师,这着实让我大为恼火,却敢怒不敢言。唯一能让我获得心理安慰的,还是那抹淡淡的书香。每次完成阅读作业的时候,我都完全无视妈妈各个角度的摆拍和取景后的自我总结,仍会陶醉在书香中。但是说来也奇怪,这项我讨厌的阅读作业怎么就让我朗读的能力越来越好呢?有时读到高兴之处,我还能模仿书中的内容续编上一段小文,那时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到了中年级,阅读世界简直成了“悲惨世界”——就连那些小蝌蚪般的拼音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每本至少二三厘米厚的“大部头”。那时的我刚刚懂得,原来在书籍的世界当中,还有一种被叫做“名著”的书。可它们深奥的词语、晦涩的表达简直让我崩溃,我恨不得统统把它们扔掉,再也不去多看一眼。

还是那“师命难违”铁一般的纪律,让我必须完成这些阅读。不认识的汉字查字典,不懂的句子请教爸爸妈妈或者课间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我简直恨透了,它占据了我多少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时间和“青春年华”啊!

在书香伴我成长的年纪,我被语文老师逼着认识了很多人——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梁山108条好汉、身体孱弱的林黛玉、命运多舛的祥林嫂……

陶醉在不同人物的故事情节当中,刚刚获得一丝乐趣,不想,老师们的“法术”也在不断升级。我们不必再录任何视频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这让我怎一个恼字了得!但后来回想小时候的这段日子,大致我从此爱上写作就是这样被老师逼出来的吧?

上了初中后,教我语文的胡欣老师给了我一个全新的理念,刷新了我以前对阅读的全部认知观,她总是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还有时间享受书香的年纪,一定要倍加珍惜。

的确,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作业量越来越大,要学的知识下一波更比这一波多!我有时会努力在脑海里搜寻,上一次可以毫无顾虑地阅读是在什么时候?

每到这时,我都会极其怀念小学的时光,因为在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可以任意“放肆”地阅读,甚至可以读上一整晚。

鲁迅先生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这大致就是我小学时几位语文老师的观点,希望我们先“广”后“深”,“博”然后“专”。然而,身为初中生的我,更加喜欢伏尔泰先生的这几话:“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一直在想,我多希望能有充足的时间与我的这些“老朋友”好好“叙叙旧”啊!

唯愿,掬一抹书香入怀,怀抱书香走向远方。

猜你喜欢
法术拼音书香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赞大棚栽培技术
步罡踏斗与舞蹈艺术比较研究
唐僧的法术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梦幻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