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乒乓球女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2019-12-20 03:04朱宏伟郭琴声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1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调查

朱宏伟 郭琴声

摘  要:为了解新疆乒乓女队运动损伤现状,并从中发现原因,提出对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手段,对新疆女乒损伤的部位和原因进行研究,发现每名运动员都存在损伤,部位大多集中在颈、肩、腕、踝、腰等部位。造成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做准备活动、训练量大、身体疲劳等,因此应加强队员对损伤观念理解,在训练中控制训练量,注意放松以此来降低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

关键词:新疆乒乓球女队  运动损伤  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a)-0010-03

乒乓球在我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竞技水平。自从20世纪60年代容国团取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后,我国的乒乓球在世界上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国际上为此更新了3次技术规则,但我国仍在20届的奥运会中获得了16块金牌,占总数的80%[1]。乒乓球在运动训练学中被称为技能主导类项目,对技巧要求较高,又是有氧类项目,所以产生损伤的程度较轻,一般能够继续参加比赛,所以运动员对这引不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国际上乒乓球的竞技水平越来越高,对运动员的体能和竞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运动员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训练中很容易加大量,这也就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男子技术一直领先着女子技术,现代女子的技术要想在世界上豪强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技术男性化[2]。由于女性体质和男性的有所差异,在训练中的训练量加大、技术水准高等要求更加会造成损伤。笔者发现近几年对乒乓球的损伤研究较少,没有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希望论文的研究,对新疆省女队损伤的剖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降低受伤的机率,提高女队的竞技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新疆乒乓球体工大队女一队12人和女二队16人的运动损伤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内容,研究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内关于乒乓球运动的文章,检索了2005—2017年期间,以“乒乓球”为关键词的文献资料79951篇;以“乒乓球运动损伤”为关键词的文献资料333篇;以“新疆省省队女运动员损伤”为关键词的文献资料1篇。从以上可以看出,对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研究内容较少,本文会对这方面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

1.2.2 访问调查法

通过对新疆乒乓球体工大队女一队12人和女二队16人、教练员和专家进行访问,了解损伤现状,对有关损伤方面的知识、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产生损伤等问题进行了解。

1.2.3 逻辑分析法

研究过程,从乒乓球运动损伤相关的资料,对这些所得到的资料进行逻辑处理,运动损伤的发展历程,并把所收集的信息,从而使研究的内容更加的有深度。为今后的损伤提供理论性建议。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这些访谈所得到的数据用Excel进行录入,并对其分析得到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省乒乓球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

2.1.1 运动损伤的发病率

通过对乒乓球女队的28人进行损伤调查,发现其中25人都曾有过运动损伤,占到89.3%,没有损伤的有3人,占10.7%,可见女子乒乓球的运动损伤机率很高,差不多每名运动员都有损伤,仅有的3人没有发生过损伤,这可能与运动员使用直板长胶的打法有关(见表1)。

2.1.2 运动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一般分为两类,分别是急性和慢性。急性是指突然收到外力的刺激,对身体所带来的伤害,这种损伤来得较快,但恢复的时间也短,容易恢复;慢性损伤是指训练量过度、多次小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积累下来的、急性损伤治疗不及时等原因,这些症状经过积累,使病程与病情逐渐加重。

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省乒乓女队急性损伤24人,慢性损伤26人,急性损伤治愈起来时间短、较为容易,慢性损伤治愈周期时间长,不易治愈,从占有的比例来看,慢性损伤占92.9%,高于急性损伤的85.7%。

2.1.3 运动损伤部位

由统计的数据可知,新疆省女乒损伤的有7个部位,分别是踝关节、膝关节、大腿、腰、腕、肩和颈。

从表3可知,急性损伤中几率最高的是肩伤占34.6%,几率最低的是颈伤占0%,慢性损伤中几率最高的是腰伤占56.7%。急性损伤中分布较为平均,慢性损伤中腰、腕、颈应重点注意。膝关节急性损伤如果没能及时治疗,很有可能转化为慢性损伤。从统计数据上看,慢性损伤机率有高到低为“腰(56.7%)>腕(39.8%)>颈(36.8%)>膝关节(28.4%)”,这些损伤相比以往有所加重,可能由于乒乓球赛程规定的改變,国际乒联要求使用大球的缘故,使比赛更加的激烈赛程打到7局,对运动员的体能相比以往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大了运动员损伤的机率。

2.1.4 运动员的主流打法和运动损伤

在当今世界上女子乒乓球的主流打法有两种,一是横板弧圈加快攻;二是快攻结合弧圈打法[3]。在调查的28名省队女乒运动员中,有24名运动员采用的这两种方法,占到85.7%,使用最多的是横板两面的反胶弧圈,快攻结合弧圈的有15人,占53.6%,而且竞技能力靠前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这种打法。这是现代乒乓球的主流打法,这也是我们省队大部分队员需要强化的能力。

由表4知,从数据来看,省女乒和横板两面腰伤的几率差不多,两种打法不同的是主要是腕伤,横板两面的腕伤占比81%,省女乒占到64.5%。经过卡方检验,无显著的差异,因此在今后的针对这方面的损伤应多加注意,进行研究,控制或降低这个部位的损伤。

2.1.5 女子技术男性化产生的损伤

当今世界乒乓球的流行打法,女子技術逐渐趋向男子化,主要从主动进攻意识,技术模式[4]。男性化的具体表现有两点分别是:一是首先在进攻的意识进行强化,在多板中,注意进攻的发挥;二是加强抢先上手的范围,在三板、五板中抢先上手,加强进攻,特点比以往更加的凶狠、速度更快,在四、六板中的接发中,以防守为特点,在防守中加强进攻。由于女性运动员和男性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的不同,高强度的训练负荷,造成训练量过大,很容易使运动员产生疲劳,造成运动性损伤。

2.2 新疆省女乒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教练和运动员的问卷统计出的损伤因素,进行排名分析,分析出的几个最主要的5个损伤因素分别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过度疲劳、缺乏保护、力量不足和负荷过大(见表5)。

2.2.1 准备活动不合理

准备活动是进行训练前所进行的活动,它的功能就是把人身体的关节和韧带先进行活动开,为接下来剧烈的训练做个很好的铺垫[5]。它的生理作用是克服身体的惰性,使身体积极的进入训练状态,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防止进入训练时温度急剧升高,运动员的身体消耗不了。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准备活动程序,是针对这个项目的特殊性,对这个项目的技术特点,活动特定的关节,以防训练时造成运动损伤。准备活动不合理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活动不充分和活动与比赛、训练的间歇时间较长。活动不充分是指在做活动时没有把身体很好的活动开,机体没有达到最好的训练水平,这样在训练时关节、韧带和肌肉很可能因为身体没有活动开,形成运动损伤;活动与训练、比赛间隔时间较长,是指活动完成之后,没有紧接着进入下一阶段,使刚才做的活动浪费掉了,因此会造成运动员直接进入训练、比赛的状态,很容易形成运动损伤。因此在训练中连接两个活动之间时间要紧凑。

2.2.2 过度疲劳

疲劳是每名运动员都会产生的现象,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机体的运动能力已经不能维持在特定的某一阶段上,造成训练效率的降低。过度疲劳在调查中,排名第二位。在新疆省女乒中发现,运动员每天3练,一次2~3h,机体很难在这么长时间内,维持在高水平的竞技能力上,运动员很容易产生疲劳。随着规则上由以前的21分制改成现在的11分制的,分值是变少了,但是局数变得越来越多,比赛的强度相比以往更大了,因此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练员在训练时,应注意训练强度的制定,多与运动员进行沟通,用一些生理指标去测定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减少由于过度疲劳造成的运动损伤。

2.2.3 缺乏保护

缺乏保护在损伤中排在第三位,由于运动员在训练时,一心想着训练出成绩,而缺乏对自我的保护;或者没有做好热身活动,直接去和队友打起了比赛;本来身体已经处在一个疲劳的状态,而运动员却一心加大训练量,进行练习;这些很容易造成损伤。运动员学会自我保护,会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自我保护就是在训练前,身体和心理首先对关节、韧带和肌肉做个预热,以防直接进入比赛状态受伤;在自己身体感到疲劳时,进行减量或短暂的休息;不要存在一心想出成绩而强行加大训练量,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口不能吃个胖子,运动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如果这些条件能够很好的实施,对运动员损伤的防控,会有很大的帮助[10]。

2.2.4 负荷过大

负荷过大排在第五位,训练负荷是指以身体练习的基本手段对机体进行的刺激,是运动员进行强化的过程。机体的应激会保持在一定的范围。机体受到的刺激越大,运动员的成绩提高的也就越快。当机体的训练负荷超过运动员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后,运动员就会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很容易造成损伤。负荷是由训练量和强度构成,训练量是指训练的时间、距离、重量等,训练强度是指速度、耐力和高度等内容。量和强度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运动负荷大在新疆女乒中主要是在训练时间的表现上,省女乒每天3练,一次训练时间大约在2~3h,如此长时间的训练很容易造成运动员疲劳,精力很难集中,反应下降,供给能力变差,很容易造成损伤。

2.2.5 肌肉力量不足

肌肉力量不足在损伤原因中排在第四位。这是由于在训练中,好多急性的肌肉损伤、韧带拉伤都是由此原因造成的。肌肉力量是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关节的稳定、不容易出现疲劳的前提条件,适量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骨的抗牵拉的强度,骨密质增加,减少损伤。因此在力量训练上,应增加小力量、关节稳定的训练手段,降低损伤发生的机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新疆女乒基本上大部分队员都有受伤的经历,发病率89.29%。统计中慢性损伤是高于急性的。

(2)损伤部位主要集中7个部位,分别在颈、肩、腕关节、腰、膝关节、大腿、踝等部位。急性损伤从高到低为“肩>腕>腰>大腿>膝关节>踝”;慢性损伤最主要是腰、腕、颈和膝关节。

(3)横板两面反胶进攻型打法有一半新疆女乒在使用此种打法,占总人数53.6%,这种方法腰部损伤和全体队员损伤百分比变化不大,但腕部损伤要高于平常的打法的。

(4)新疆女乒运动损伤的主要分为5点,分别是准备活动不合理、过度疲劳、缺乏保护、负荷过大、力量不足等。

3.2 建议

(1)在平常训练时,教练应对准备活动、疲劳、保护、负荷、力量这5点需加以关注,降低损伤发生的概率。

(2)运动员在预防损伤方面应从三方面去注意,分别是思想上重视起来、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应加以学习、在训练过程中主动调节训练量和节奏,从自身的角度去学会保护。

(3)教练员应掌握训练的主体趋势,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科学训练,加强体能,防止慢性损伤。

(4)建立一个高效的联合管理损伤的机制,减轻运动员的心理保护,建立合理的梯队。

参考文献

[1] 张秋芬.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动损伤与防治[J].湖北体育科技,2006(1):37-38,41.

[2] 张建国.社会心理因素对网球运动员损伤的影响[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22-124.

[3] 亓圣华,李繁荣,庄明谦,等.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损伤的一般规律及预防[J].山东体育科技,2002(4):27-29.

[4] 孟泓州.浅议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损伤的一般规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4):7,9.

[5] 袁绍辉.国家乒乓球女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训练致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调查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策略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