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渗透研究

2019-12-20 02:48刘亮升
学周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历史积淀与传承,已成为中华民族熠熠生辉的瑰宝。而初中语文学科,不仅蕴含了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而且渗透了民族文化精髓,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使命感,接续传统文化的传承力,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将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渗透方法展开全面论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6-005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046

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语言文字、宗教哲学、地域文化等多元化内容,如果语文教师以传统文化精髓作为切入点,将其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势必对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与文化素养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兴趣为着眼点

初中语文的阅读量逐渐增大,对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个人优势的发挥,桎梏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枯燥的课文讲述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针对学生的个性与优势,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以兴趣导入作为主抓手,结合教材内容,逐步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所散发出的无限魅力[1]。

二、抓住关键点,拓展知识面

初中语文教材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与知识点较多,但是,过去,语文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进度计划,机械的讲述文章内容,然后通过习题练习来温习文章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无益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只是局限于表面,知识面较窄,在平时测试或者阶段性考试中,一旦出现教材范围以外的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学生就会望而却步、不知所措。因此,语文教师在讲授到教材内容时,必须根据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进一步予以拓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在学到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时,教师先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但是比较权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将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作为端午节一直沿袭至今。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主要有划龙船、吃粽子,继而也被称为龙舟节。当讲述完端午节的由来与风俗习惯后,教师应将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也呈现在学生面前。像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通过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与风俗习惯,能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好语文大有裨益。

三、积累成语典故,充实写作素材

初中语文写作是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初中毕业考试中,初中作文的成绩占据总成绩的半壁江山,如果学生科学合理的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文化、文言文化纳入到写作当中,对提升写作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督促学生,利用平时的业余时间,借助于互联网资源多搜集一些成语典故、历史名人、名言警句,为写好作文积累更多的素材,充实词汇量。比如成语势如破竹、首鼠两端、四面楚歌、投鼠忌器、兔死狗烹、韦编三绝、下里巴人等,每一个成语都有相对应的历史典故,学生在记忆成语时,应深入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使用方法,明确成语的使用场合,不可滥用、错用,以免闹出笑话。再比如一些历史名言警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学生应专门准备一个记录本,将这些名言警句与成语典故记录下来,随时可以温习,随时可以查看,日积月累,就会逐步掌握更多的词汇,更进一步了解我国深远的传统语言文字文化精髓[2]。

四、诗画相融,夯实古言文化根基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文言文越来越多,在阶段性考试或者中考当中占据的分值也越来越多,而古诗文作为我国的经典传统文化,是先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由于年代久远,古诗文虽然历久弥新,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古诗文以及文言文深入理解和掌握的難度较大,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以一些意境美、情感丰、内容精的文言文为例,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法,将诗中的意境体现在画作当中,这样也易于掌握更多的诗词与文言文知识,领会作者的初衷。比如在学到《爱莲说》时,其中一段话,已成为经典传世之语:“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针对这几句话,创设一幅美丽的莲花池画面,然后,学生根据个人的绘画基础,对文章中的画面,进行深加工、精雕琢,在创设画面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通读、精读的方法,对全篇文章进行深入理解,找到文字共性、明白文字释义、了解作者感受,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打好提前量。

参考文献:

[1]黄仁琦.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赤子,2019(15):251.

[2]罗文银.浅谈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数码设计(上),2019(2):108.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刘亮升(1978.5— ),男,汉族,甘肃白银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自筹课题《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777。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