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19-12-20 08:49梁贞
奋斗 2019年21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高质量

梁贞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了全面论述,强调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必定在如何更好地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黄河流域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首次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标志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处于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从炎帝、黄帝到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从《诗经》《老子》《史记》到唐诗、宋词等经典著作;从“四大发明”到天文学、农学、水利等科技成果,都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保障生态安全推动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黄河是中国第二大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万多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拥有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等农产品主产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切实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黄河流域是多民族聚居区域,其中少数民族占10%左右,截至2018年底,黄河流域省份总人口4.2亿,占全国30.3%。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累积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上中游地区和下游滩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黄河流域各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二、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聚焦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治理取得巨大成就: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千百年来我国的治黄史,同时深刻剖析了治理黄河的症结难题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清醒看到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究其原因,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目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对的四点挑战,一是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后续动力不足,下游防洪短板突出,“地上悬河”形势严峻,防洪运用和经济发展矛盾长期存在,仍有近百万人生活在洪水威胁中。二是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黄河上游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生态流量偏低。三是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四是发展质量有待提高。黄河上中游7省区是发展不充分的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滞后,内生动力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5个涉及黄河流域。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还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着重抓好的五个重要环节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要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養能力;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要注意因地制宜;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继续保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生物多样性。二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治理症结在于沙多水少,水沙关系不协调,要牢牢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解决黄河流域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确保黄河沿岸安全。三是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资源,但水资源并不是能够无限供给的,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努力研发节水产业和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倡导全社会开展节水行动,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四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各省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粮食主产区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主要任务是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发掘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三、全力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

古老的黄河在新时代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抓紧开展顶层设计,组织成立领导小组,编制规划纲要,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对一些重大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创新体制机制,明确中央、省区、市县的职责任务,中央层面主要负责制定全流域重大规划政策,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省级层面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动员和推进实施,市县层面按照部署逐项落实到位。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要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治理水患成功,原因在于尊重规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能犯急躁病、大干快上,特别是不能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定不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黄河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黄河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