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析

2019-12-20 08:43苏继伟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苏继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对策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2012年以来,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引领,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控制的配套文件。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一)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和为之服务的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落实新阶段“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建设高效透明服务型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二)加强自身建设管理的必然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代表人民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行政事业单位既是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要想履行好社会管理职能,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和自我管理。实施内部控制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要求,加强内部运行架构治理,建立风险防范、评估机制,将问题固定和消化在内部,避免或减少危害的外溢性。

(三)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内容,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压减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先保障民生重点事业。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推行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差距。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单位内部对内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这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顶层设计,对其重大意义缺乏全面的认知。有的单位认为内控是对原有工作制度的重新组合,原来运行得就很好,再建一套内控体系意义不大。工作人员内控意识薄弱,缺乏自我提高、主动学习的意愿,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机构设置不科学

没有将内控实质纳入整个单位内部运行流程中,未设置内部控制专职机构,内控工作主要由单位财务部门承担。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脱离,由于信息不对称,财务部門不了解单位重大工作和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内控制度执行的效果欠佳。而单位内部业务工作部门之间职责有交叉,内耗严重,运行效率不高。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职责不明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落实不到位,没有实行定期轮岗,有的岗位长达10多年不轮换。

(三)制度建设不健全

内控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不成体系,散落在各个内部工作部门或各项业务中,缺少提纲挈领的制度安排。有的地方财政部门制定了内控制度汇编和工作手册模板,有些单位简单地生搬硬套,实际操作性差。有的单位纯粹为了应付检查,完成上级安排的编制任务后束之高阁,依然按照固有的模式运转。另外,奖惩机制不健全,只有安排没有考核,容易造成“只有部署没有落实”。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建议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应认真学习吸纳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实际进行改进和完善,实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

(一)内控建设“责任化”

加强对内控知识的学习掌握,通过举办内控知识竞赛、开展内控专题培训、采取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等形式,切实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内心认同。通过学习教育,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使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会到,内控制度是保护自己的“金钟罩和防护网”,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和工作规范。

(二)内控建设“标准化”

一是,甄别潜在风险要素。对现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从内设机构到个人建立风险识别防控一览表,识别分析工作中的制度机制、外部环境、业务风险、廉政风险等,并分门别类进行定性定级;二是,研究制定防控措施。针对不同风险要素,找出防控关键点,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授权控制、归口管理、流程控制等措施进行有效防控;三是,建立内控监督制度。将风险要素和防控措施进行公示,监控风险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接受单位内部和服务对象的监督。

(三)内控建设“制度化”

对单位现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找出制度漏洞和效果弱项。指定专人负责内控制度建设,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制定内控制度汇编和内控手册。在编制过程中,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召开会议协商等形式充分征求意见,确保制度规范、直观、实用,避免照搬照抄和假大空。通过构建总体框架、业务范围、控制目标、业务流程、部门岗位职责、不相容岗位、主要风险、风险控制、评价监督等模块,将内部控制贯穿于各项业务流程和各个环节。

(四)内控建设“机制化”

明确各内设机构的职责范围及与其他内设机构工作关系划分。建立内部控制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业务流程和内控程序再造,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岗位责任,实行岗位分离,完善组织框架,制作流程图。建立“一对一”工作机制,服务事项由对口内设机构统一受理,“一站式”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一个口进、一个口出”。加大轮岗交流力度,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打造一支政策业务熟、服务意识强、工作效能好的队伍。

(五)内控建设“信息化”

畅通信息沟通共享渠道,打造“互联网+内控”,将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内控制度嵌入系统中,把议事、决策、执行、签批各环节固化到程序里。通过接入现有的移动办公自动化系统,利用移动通讯工具,随时随地处理审批经济业务事项。突出对重要节点的风险管控,依据风险级次设置控制措施,由“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处置。对内控信息系统建设好,有力推动内控工作发展,起到良好示范效应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可以给予资金支持。

(六)内控建设“监督化”

发挥内部监督机构的作用,将内控建设与执行情况纳入单位内部考核,与年度绩效考核和评先树优挂钩。将内控建设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信息公开目录。在单位门户网站首页设置“单位信箱”“意见征询”等栏目,方便社会大众查阅和反馈意见。做好依申请公开,实现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有效、畅通的沟通和交流。结合预算绩效评价,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对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及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不断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晓婧.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D].南京大学,2019.

[2]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2.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行政学人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协办单位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