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步伐

2019-12-20 08:49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奋斗 2019年23期
关键词:国资监管监督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省国资委将紧紧围绕建设“六个强省”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协调各个方面力量,改革攻坚,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步伐,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促进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坚持稳增长目标,推动国有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以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稳增长这个前提,发挥好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推动国有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强化经济形势研判。充分预估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做好应对预案。督促企业加强对大宗商品价格、重要生产经营指标、重要经济运行动态的监测。严格落实过“紧日子”措施。加大成本管控,开展增收节支专项活动,压减管理费用、三公经费和非生产性支出费用。抓好企业降杠杆减负债,确保成本费用占收比同比下降,营业成本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两金”压控力度,开展好应收账款清欠工作。全面对标国内一流企业。对标同行业领先企业,构建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全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内部市场化管理全覆盖,加强管理创新,实现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强化基础管理和基本功训练,弘扬严、实、细的工匠精神。加强集团化管控。健全完善集团内控体系,做到体系完整、全面控制、执行有效。加快创新步伐。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和跨领域创新合作,创新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大力弘扬创新创造精神、企业家精神,调动创新人才积极性。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落实推进“百大项目”。积极寻找合作机会,加强与央企、民企合作。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改革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深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重点加强董事会建设,推行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探索企业监事会监督有效方式。做好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推进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对具备条件的省级产业投资集团和龙睿公司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工作。抓好重点企业深化改革。指导龙煤集团继续深入推进改革脱困和转型发展;全面推进龙江森工集团改革。加快推进三户“双百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切实发挥其对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三因三宜三不”原则,从出资企业、市(地)企业、驻省央企3个层面推进混改,重点指导推进6个产业投资集团二三级子公司混改。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以“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企业市场化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治理机制。积极推进统一监管工作。积极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做好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工作。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推进地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坚持以管资本为主,提高国资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管资本为主加快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探索优化监管方式,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转变国资监管职能。按照以管资本为主的要求,转变监管职能,加大授权放权力度,优化监管方式,强化依法监管、加强分类监管、推进信息化监管,提高国资监管的有效性、针对性。强化国资基础监督。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国资国有企业监管、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强化财务硬约束、削減和规范补贴、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回报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提高监管水平。创新国资监管方式。加强出资人监督,开展委派总会计师试点。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外部监督,提高监督效能。强化国有企业风险管控。探索监督稽查方式,从制度落实层面规范企业投资经营行为。强化风险防范,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强化监督与违规责任追究,强化监督协同、完善问责机制。建立监管信息平台。积极打造实时在线国资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网络监管、动态监管、智能监管,及时准确反映国有企业运行状况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大对市(地)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监督。按照大国资统一监管格局,加强对市(地)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监督,强化国有资产“一盘棋”监管。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探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途径方式,把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为改革发展筑就牢固基石。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党建责任制落实。扎实抓好巡视整改。积极开展企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政治生态建设考核、党建责任制考核和意识形态考核,形成健全完善的党建责任考评体系。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推广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经验,提升基层党建规范化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企业家、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三支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建立容错机制,鼓励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猜你喜欢
国资监管监督
什么是四个监督?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特力A背后的“国资”奇兵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重庆国资混改调步:先卖小企业大多亏损
地方国资改革启动6.7万亿资本盛宴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