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2019-12-20 08:47唐晓棠付春梅
卷宗 2019年33期
关键词: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微信

唐晓棠 付春梅

摘 要:现今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微信已经凭借快速、开放、高效的优势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借助微信的广大用户群,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和组织纷纷加入进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建立新的交流方式。通过调研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对该公众平台的运营情况做统计访谈研究,针对问题提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对策,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化服务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音乐学院一般项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课题成果(项目编号:CY2014192)。

当今社会是数字智能社会,以高速发展的数字化和发达的数字网络为典型特征。数字网络的便利性,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等,促使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数字时代的读者们更倾向于数字阅读、虚拟学习空间等,数字图书馆、MOOC课程的繁荣和流行也顺应了读者的学习需求。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和知识变得极其简单方便快捷,导致传统图书馆的地位被削弱,图书馆的资源和教育的功能也被侵蚀。

1 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现状

1.1 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读者借阅情况统计分析

据多年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统计情况表明,图书馆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读者的数量逐年下降。读者不断流失,说明图书馆的潜在读者也越来越多。图书馆应该想办法激活潜在读者,实现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丰富创新服务内涵,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和空间优势。激活潜在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艺术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需要在图书资源和读者之间建立强关联入手。这种资源与读者间的强关联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个性化信息推广来实现,而个性化的信息推广需要细分的读者群体和个性化的资源配置。

本次调查利用金盘图书馆集成系统统计读者到馆借阅情况,目的在于了解读者流失情况,以及图书馆的潜在读者情况。以四学年的数据作为统计样本,最终数据如表1:

从上表可以发现每学年的借阅册次、借阅读者数量、到馆读者借阅平均数、90%累积读者数(借阅图书数量累积到90%,需要多少读者,可以判断出图书馆主要服务读者的规模)、大于均数读者数(借阅数量大于等于平均数的读者数量,可以判断出图书馆的核心读者的规模)等,共5个指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被借阅的图书数量从77230降到35047,四学年的下降幅度超过50%;到馆借阅图书的读者数量从8114降到4347,下降幅度约46%;人均借书数量下降了1.5册;图书馆借还服务读者规模从4956降到2670,下降幅度约46%;核心读者规模从2920降到1571,下降幅度约46%。4个学年里,读者流失约46%,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约130万册,2018学年我馆图书利用率为2.73%,即每100本图书,约有3本被读者使用(2015学年约6本)。

综上所述,图书馆图书利用率极低,读者流失比例达到46%,潜在读者占比约70%,人数约10000人。

2 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现状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1]现今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微信已经凭借快速、开放、高效的优势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微信已不单单只是一个充满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它已成为中国电子革命的代表。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已然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2019微信公开课PRO上,腾讯公布了《2018年度数据报告》。报告显示,超10亿人每日登录微信,其中,55岁以上用户就有6000多万。每天发送消息450亿次,同比增长18%。每日音視频通话4.1亿次,同比增长100%。社交方面,2018 年相比2015 年,人均加好友数量增长110%。[2]借助微信的广大用户群,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和组织纷纷加入进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建立新的交流方式,增加与用户间的联系,实现宣传,推广的目的。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移动社交平台,微信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3]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主动、便捷、优质的服务,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在2013年11月申请注册了公众号,采用“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为公众号名,用该图书馆自己的标志性logo做为公众号的头像。微信公众号共分为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三种类型,川音图书馆选用的是服务号,每个月可以群发4次消息,每次最多可以发6-7篇文章,文章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新闻资讯,各种讲座及活动,新书推荐等,方便与读者沟通。川音图书馆公众号主要分为3个一级类目,分别是我的图书馆、云阅读、常用服务。我的图书馆包括4个二级类目,分别是绑定读者证、我要找书、借阅和续借、解绑读者证;云阅读包括5个二级类目,它们是好书推荐、公开课、热门图书、博看微刊、在线书城;常用服务也包括5个二级类目,分别是有声微刊、图书荐购、客户端下载、订阅中心、联系我们。截至2019年9月底,经过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统计,该公众号微信平台累计关注人数11185人,共发文390篇。

通过对读者使用川音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走访,对川音图书馆负责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管理老师的访谈,以及自身对该公众号使用体验和统计可知,目前该公众号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维护人员不够。目前,该微信公众平台只有一个老师在负责,而且这位老师只是兼职做平台维护,这导致该老师经过感觉力不从心,精力不够,不能即使与用户互动,回答用户提出的各种咨询等,不能很好的运用平台做好服务。

其次,宣传力度不够,读者关注度不高。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几乎只在图书馆内部张贴,位置也不是很明显。在读者走访中,有些同学不知道图书馆有公众号,这导致该微信公众号丢失了很多潜在用户。目前每天关注的人数平均也只有1-3人左右。

最后,公众号文章查阅度以及互动指数不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统计最近一个月(2019年9月1日-9月30日)内容分析,统计结果如图1:

由图1可知,公众号图文阅读总数为3270人,4651次,会话2677人,3506次,平均每天阅读人数为109人,约155次,会话约90人,117次。从总关注的人数来看,每天的阅读量是非常少的,互动次数也很少。

3 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化服务策略

3.1 细分读者群,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提供依据

根据学生专业和兴趣细分读者群,可以通过咨询各专业老师或向读者发放调查问卷获取读者专业和兴趣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借阅数据抽样分析图书馆的读者群。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每个专业、兴趣主题的读者画像。读者画像是细分读者的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而细分读者是个性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图书馆面向不同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能够激活潜在读者的信息和知识需求。图书馆能够从读者群(读者画像)中,精确地理解、掌握服务对象的各种特征,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资源配置和各项读者服务提供依据。

3.2 整合图书资源,实现资源个性化配置

首先,根据读者画像,分不同专业和兴趣,为每一个读者群配置图书资源。从各个书库中遴选一批高质量的图书,这些图书在形式上要求装帧精美、文字图片优美、作者权威;要求这些图书是受读者欢迎的热门图书;同时,这些图书的语言文字足够浅显易懂等。在专业方面,要求图书内容符合知识的层次和体系性特点;在兴趣方面,要求图书主题覆盖全面,特别是丛书、同一出版社、同一作者等图书的全面配置。为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服务做好准备。

然后,从超星移动图书馆中遴选的电子图书,将挑选的电子图书和纸本图书整合在一起。电子图书以二维码的方式与超星移动图书馆建立关联,实现微信扫描即可进入移动图书馆阅读图书。将电子图书和纸本图书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图书馆资源优势互补,拓宽了读者可选择的阅读方式,为习惯手机、平板灯智能设备阅读的读者提供多样化的资源获取方式,能够在空间、时间上延伸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也实现了读者的个性化的移动阅读需求。

3.3 个性化推送,激活潜在用户,扩大用户群

图书馆已经整合了个性化的图书资源,也细分了读者群体。信息推送是深化图书馆服务,激活图书馆潜在读者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实现图书与读者相互联系的重要步骤。

定期、定量,有计划地制作大量的推送海报,包括微信电子海报和纸质的打印海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受众仅局限于关注公众号的读者,纸质海报不仅可以弥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局限性,还可以激活大量的潜在读者使用微信公众号,并为图书馆导入读者流量,激活潜在读者的同时,也能够激活图书资源。个性化的推送应该以读者画像为最小单元,制作推送海报,向每个院系、每个专业等推送对应的图书信息。图书信息应该包括图书简介、豆瓣或老师的书评、馆藏地址、移动图书馆二维码等必要信息。推送策略应该注意推送资源的层次,在专业上深浅结合,在兴趣上注意关联主题的配置等。

此外,对于新到馆的图书信息,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海报的形式进行个性化推送。以往的图书馆新书通报,基本上是以表格的形式在图书馆网站上向广大读者无差别地推送。这种推送方式无视资源的差异化,更无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偏离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工作原则。图书馆可以根据专业和兴趣重新整合新书资源,并按照细分的读者画像为最小单元,制作推送海报,向每个院系、每个专业的学生推送新书信息。

3.4 建设微信服务团隊,规范公众号管理

有上文可知,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尚处于发展阶段,公众号的运行和维护只有一人兼职,没有专职人员负责,运维人员投入不够,这是公众号运营效果差最根本的原因。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媒体平台,它的良好运营离不开优秀的运营团队。同企业微信公众号运营一样,高校图书馆运营同样需要文案、美工、客服、策划等几类人。[4]因此,川音图书馆应充分发掘本馆和本校的人才,配备更多的专职人员,有条件的可建立专业的运维团队,并做好各人员的职责分工。[5]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时代新宠的微信受到了诸多大学图书馆的热捧。图书馆如何能将微信公众平台做得更好,应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针对本校师生的特点,不断的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为图书馆赢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姜玲.艺术院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优秀案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3):78-86.

[2]《2018微信数据报告》在哪看2018微信数据报告全文一览[EB /OL].[2019-01-09]. https://www.chinaz.com/news/2019/0109/980170.shtml.

[3]朱鹏威.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02):133-137.

[4]李伟超,毕丽萍,贾艺玮.近两年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及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20):62-68.

[5]张成樑,吴维丽,汪铁良.浙江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9(16):32-37.

作者简介

唐晓棠(1983-),女,本科,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音乐学。

付春梅(1982-),女,研究生,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微信
微信
微信平台促进旅顺口旅游发展的实践研究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