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启示

2019-12-20 08:47肖路肖福平
卷宗 2019年33期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任务型教学法

肖路 肖福平

摘 要: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言”就是“行”、“说话就是做事”,人们在说话时不仅仅只在说话,同时也在做事,是通过说话做事,即以言行事、言中有行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作为同是“以言行事”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的分支,对应用语言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有一定启示的。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以言行事;任务型教学法

1 引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和“言语”;到20 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二者的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实际上都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牛津大学哲学家奥斯丁,他在1957年发表了著名的《论言有所为》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书中不仅探讨了语言的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具体地对为何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论述。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语言学家们先后对其合理性、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作了大量的考究,在语言学界一度出现了言必称“行为”的局面,如今,曾经有过的争议已渐渐平息,言语行为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已经确立,成为当代语言哲学和现代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并被广泛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言语行为理论重视语言的功能,认为不同的语言可用于不同的言语情景,去实现不同的目的,从而展现语言的各种功能,它是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言语行为理论对任务型教学法有一定影响。

2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语言哲学学说。英国奥斯丁提出,美国塞尔等人加以发展,奥斯丁认为,语言是人的一种特异的行为方式,人们在实际交往过程中离不开说话和写字这类言语行为。语言分析哲学的中心课题应该是研究这种言语行为的本质和内部逻辑构造。言语行为是意义和人类交流的最小单位,有三种类型:发话行为,即用词来表达某种思想;行事行为,即说出的语句带有某种力量;取效行为,即利用说出一个语句来产生一定效果。要完成一个发话行为必须通过完成一个行事行为,因此行事行为和发话行为既交织在一起,又存在着界限,因为许多发话行为并不同时起着行事行为的作用。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亦有明显区别,前者产生的效果是劝说性的,后者产生的效果是强制性的。

以言行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用语言做事,这实际上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语言功能,但最深刻的往往是最简单的,也往往最易被人所忽略。直到20 世纪,一些现象学家和人类学家才注意到这一语言现象,而奥斯丁和他的学生塞尔则在这方面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他们提出和发展的“言语行为理论”最为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现象。塞尔在奥斯丁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正是通过他的努力,才使言语行为理论成为当今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用学就是语言实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实际运用中的语言,尤其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的理解和表达。而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所研究的极其重要的方面,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言语行为理论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它已成为语用学中的基础理论和核心。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对语言研究及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还为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到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应向学生介绍言语行为理论相关知识,强调情境理解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实际运用中掌握语用原则,从而减少学生在语言运用中的错误以及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语用交际能力。

3 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的启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手段,人们是在以言行事,一切语言交流都包括言语行为。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手段,但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符号、词、句子或者这些符号、词、句子的标型,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不同的行为可以通过同一种言语来表达,同一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言语得以实现。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说话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意思而不是语言本身的意思;对于一种结构的研究往往是对意义、语言的使用以及言外之意功能的预设。

3.1 言语行为理论的交际观

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前提很简单,那就是人们在说话时不仅仅只在说话,同时也在做事,是通过说话在做事,即以言行事、言中有行。例如,一位國家领导人在某个庆典大会上宣布:“我宣布××大会现在开幕!”他不仅是说出这句话,同时也在做“宣布”这件事。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术语说,他在说这句话的同时,也做了“宣布”这个施事行为,他的话具有言语力量。

言语行为理论侧重于研究人们的交际能力而非语言能力,它分析了说话双方是怎样实施言语行为以及参与到言语事件当中。言语行为理论澄清了交际功能的范畴,对交际能力做出了全面的界定,因此为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区分发话行为和行事行为从而准确地理解说话人交际意图的能力。在言语行为理论中,发话行为指句子本身或句子的字面意义,对应于相关理论中说话人的信息意图。而行事行为指说话时所实施的行为,对应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不仅可以阐释话语而且可以提高人们日常交际的质量。

3.2 英语教学的交际观

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从一个实证的角度将交际这一教学实质揭示了出来。交际是指交流的双方对话语的认知和表达,而交际能力就是交流双方对语境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交流的双方只有在言语行为的三个方面,即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方面都有较好的把握时才能完成正常交际。

言语行为理论中,“言外行为”对教学的启示最大。这里所说的言外行为,又称“以言行事”“施为作用”。它是指说话者靠说出的话语本身所实施的行为,如承诺、命令、施行洗礼或逮捕。这样一些行为的施为作用和只产生有意义的话语的发话行为以及根据他们对听话者的影响而定义的言后行为构成了完整的交际活动。说出一句话来,能否使这句话具备话语的应有力量,或者说能否实施说话人的话语行为意图,以言行事,很大程度上需要交际双方都要同时认识他们共处的交际环境,这种环境同时受发话行为、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的制约。教学实践表明,外语学习者的最大障碍是如何理解和表达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把如何理解和表达话语真实意义作为一个重点,从而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各种语境的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4 言语行为理论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启示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是以安排任务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教学效果,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法发展的结果,交际法强调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它的特点是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用所学语言进行言语活动,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但是任务型教学法更明确地提出了“任务”,并注重任务完成的结果。这样,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对任务型教学的影响就很大,在给学生发出一个任务的时候,首先他们必须理解发话行为,即任务本身的意思,其次,任务中暗含的行事行为更加重要,即要做什么,最后取效行为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即完成什么及效果如何。正如下面老师给出的几个任务。

A case: A teacher wanted a child to pick up a towel and hang it on the table. His first three attempts to communicate his meaning to the child resulted only in confusion:

“Would you pick up the towel for me, before someone steps on it?” (No action)

“What do we do with the towel, Jimmy?” (Still no action)

“Well, would you hang it up?” (No action)

“Jimmy, pick the towel up!” (Action)

在前三个任务指令发出之后,学生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而最后一个命令发出学生就有了反应,这是因为在前三个任务中都含有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学生在老师发出任务之后,只是看到了任务中的发话行为,理解了字面意思,因此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这就要求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发挥作用,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像第四个任务那样精炼准确,言语行为理论给不太直接的任务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从言语行为理论的三个方面解读任务。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言语行为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了简单概括之后,从言语行为理论和英语教学的交际观出发,发现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的分支,对任务型教学有一定启示,给学生解读复杂任务提供了可能。任务型教学法是融合了众多教学法的优点发展而来的,在目前的英语教学当中频繁使用,在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仅要从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缺点出发去研究,更要从它的理论基础出发去探究它的发展可能性,在任务型教学的发展过程中,研究学者也提出了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几点建议:1)依据学习者需求选择任务;2)关注意义的同时要引导学习者对语言的关注;3)任务设计要考虑学习者参与时锻炼机会的均等性;4)任务最好构成任务链,每个任务既相对独立性,又与前后任务关联,增强系统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Ellis,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邱瑞君.交际法与任务型教学法之异同[N].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4]葉红英.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教学法的启示[N].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21).

作者简介

肖路(1995-),女,汉族,四川达州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哲学。

肖福平(1962-),男,重庆璧山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语言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言语行为理论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在韩国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美剧中拒绝策略的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