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农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19-12-21 18:43
时代经贸 2019年26期
关键词:农经管理人员土地

谢 娴

一、引言

尽管我国经济体量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不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但国民经济体量当中,农业经济的占比依然不可忽视,同时它对国民生产活动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不容懈怠,因而基层农经管理的效益和质量需要亟待提升。对此,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明确和搞清楚的农业经济管理的特征及其存在问题,从而促使农经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更具导向性。

二、基层农经管理特征及存在问题

(一)基层农经管理特征

所谓基层农经管理,就是指主要由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也就是说,主要是由农经站或农经局或其他农业经济管理单位开展的管理活动,从而促使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所谓基层农经管理的主要特征,主要是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涉及主体范围大。由于农民群体作为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主要受众体,加之农民群体的现实需求不一,农经管理人员通常需要依据不同的经济需求开展农经管理工作。比如,个别农户需要对土地承包关系进行确认和证明,但是农经管理人员并不一定能完全处理好、调解好土地流转关系。另一方面是,农经事件的复杂性强。也就是说,由于受到历史遗留问题、制度流程执行力度不足等方面因素影响,农业经济事件的复杂程度大,具体体现为土地使用权关系不清晰、政策时滞性等现象。

(二)土地流转及农业经济组织方面的问题

作为农村经济事件的主要内容,农业土地流转事件的处置和监管是农经管理工作的关键节点之一,同时,农业经济组织又对农经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是说农业土地流转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部分农村地区土地制度不够完善,加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日积月累的变化,使得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复杂性增强,最终促使农经管理人员无法优质地处理好广大农民群众之间的纠纷、冲突。另一方面,是指农业经济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组织的体量不断扩大,使得农业经济组织方面不足之处和薄弱节点逐渐凸显,包括组织专业业务能力不强、组织规章制度不完善以及组织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现象,最终对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组织的影响力、效益职能产生不利影响。

(三)农业经济管理方法及监管体制方面的不足

作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和风向标,农业经济管理方法及其监管体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但是目前部分地区和个别机构的农经管理方法及监管层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具体而言,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农业经济的统计调查方法有待改进。由于农业经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自然因素、非自然因素,使得农业经济的统计调查难度增大,但是,部分农经管理人员还不能够及时改进农经统计方法,从而无法剔除影响农经统计调查的不良因素,最终无法真实反映出农业经济现象。二是农经管理制度的不足。由于统计报表制度的执行和定期调查形式的不断固化,农经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疲软、效率问题,从而促使农经管理事件的现实情况无法及时反映给高层农经管理人员,最终无法发挥出农经管理工作的真实效益。比如,部分单位的“统一、分级管理”思想对地方政府农业政策的实施、农业专项资金的调配产生不良影响,使得农业政策脱离实际、农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农业经济事件的监管机制存在缺失。也就是说,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要真实的统计数据作为工作参考依据,但是,基层的初级的统计人员开展的调研工作却无法满足独立性的要求,使得基层统计机构的独立性欠缺、基层农业政策的科学性不足。

三、改善基层农经管理状况的有效对策

(一)规范农业经济组织的运转情况

规范农业经济组织的运转情况,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农业经济组织及时的跟进国家政策。也就是说,农业经济组织要及时地规范组织形式、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自身组织运转更加科学化和效率化,最终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体的切实利益。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组织需要切实增强自身的专业业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需要农业经济组织及时地改进业务运转模式,同时贯彻执行国家优势的和重点扶持的农业政策,使得农业经济组织的业务能力能够有所提升,最终切实增强农民群体、农业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二)切实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确认

针对土地承包关系的确认,需要农经管理人员及时完善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机制,从而有效协调土地流转方面的纠纷和冲突,最终推动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具体而言,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确认流转流程。这需要农经管理人员及时规范和设计土地承包关系的确认流转环节,使得每一个环节的土地信息审核符合规范,最终确保土地流转的纠纷现象能够有效缓解和减少。二是切实规范土地延后承包的后续环节。也就是说,由于土地承包年限的再次延长,农经管理人员需要切实规范土地延后承包的后续程序和环节,使得农民群众土地承包的延长年限的审批、授权环节符合规范,最终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加强土地流转事件的归档管理。这需要农经管理人员在考虑多种土地流转事件的情况下,对各类土地流转相关的经济事件进行大类识别,也就是说,农经管理人员需要对土地流转事件进行分类处理,从而依据不同的承包经营情况、档案完整情况开展土地流转的档案规整工作,最终形成土地流转事件的完整归档程序。比如,对于农业用地的承包经营权转让这一类事件,农经管理人员需要先进行大类识别,继而进入特定的档案记录环节,即为“农民自愿获得报酬的情况下”进行规范性的记录,最终为保护农民利益而服务。

(三)完善农民负担情况的监管机制

针对农民负担情况的监管机制,各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具体而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需要农经管理活动逐渐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这需要基层统计机构及时的明确自身职责和独立性,使得基层农业经济的统计管理工作能够独立进行、全面履责,最终保障基层农经活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比如,针对个别地区农经统计质量不高的情况,农经管理人员应当广泛寻求来自基层党组织或农民组织群体的监督建议,使得农经统计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实质内容不断完善和升级,最终充分服务于基层农经管理活动的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是需要健全农民负担情况的动态监管机制。也就是说,农经管理人员需要对农民现实需求、农民生产经营的“高费用环节、问题环节”进行客观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据此设计出分物理节点、时间节点的调查数据内容,从而对农民负担情况实现一个全面科学的掌握,以促使农民负担情况在政策面、三农层面充分反映出来,最终为政府农业政策、农业扶持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四)进一步坚实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统计建设支持

作为农经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农经统计建设坚实与否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也就是说,农经管理人员需要从两方面完善农经统计调查工作。一方面,是及时改进农业经济的统计调查方法。也就是说,农经统计调查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自然因素、非自然因素,同时对相关确定性因素、常量性因素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剔除,继而促使农经统计调查方法更具科学性,最终使得农经统计调查能够充分反映出真实的基层农业经济现象。另一方面,是及时完善农经统计制度。这需要农经管理人员着重思考统计调查的宣传和意识培养工作,也就是说,要对农民进行意识上的灌输,使其形成正确的统计调查认识,最终促使广大农民群体充分接受和接纳农业经济调研工作。同时基层的农经统计制度需要做出适合现实情况的变化,比如,在调查频率上和调查组织形式上做出定期和不定期的变化,从而促使农经统计调查工作切实规避疲软现象。

四、结论

综合而言,基层农经管理工作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现实问题,包括农经管理方法、农业经济组织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农经管理人员可以思考完善农民负担情况的监管机制等对策,以寻求自身管理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农经管理人员土地
浅谈基层农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我爱这土地
山西农经:运用电商新模式 推进农村新发展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试析对新形势下健全农经管理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浅析当前基层农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分土地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