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府重大决策监督 切实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2019-12-23 19:19杨维立
人民与权力 2019年2期
关键词:坏处民意可行性

一是建立不可行性论证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人大对政府重大决策进行不可行性论证,想到最坏处,才能兴利除弊,有惊无险。人大对政府重大决策监督时,应突出问题导向,在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吸收专业代表小组、社会专业人士参与,条件具备的,还可以视情况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不可行性论证,全面分析评估政府重大决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风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监督实效,避免政府决策风险和失误。

二是建立民意调查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方针政策都应该来自人民、顺应人民的意愿、符合人民的所思所想”。从长期的成功经验来看,重大决策要想“取信于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问计于民”成为工作常态。人大监督政府重大决策,关键就在于准确把握民意,要做到这点,不妨点亮民意调查这盏“指路明灯”,进行适度的民意调查,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借助网络的强大聚合功能举获取民意,此外还可视情况委托社会专业机构作为第三方对民意进行调查,以提高调查结论的公信力和说服力,使政府重大决策能够更加切实地做到体察民生、体恤民意、有本可依。

三是建立听证辩论机制。人大监督政府重大决策,可以引入“辩论”机制,通过召开听证会、认证会等形式,让持不同意见的各方代表现场表达其主张,阐释理由和证据,通过平等的交流沟通,将各种信息去伪存真,就能使事实越辩越明,问题越说越清,把每一个可能被忽视的环节、每一种容易出现的负面影响都考虑到,仔细推敲,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让人大监督政府重大决策能更有底气,更加全面、理性和科学。

猜你喜欢
坏处民意可行性
在拖延的“好”与“坏”之间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群聊的坏处》
某车型取消后稳定杆的可行性分析
画与理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
中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