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 两生花 在《罗马》

2019-12-23 08:25陈珂
时尚北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虹影张莉罗马

文:本刊记者 陈珂

知名作家虹影在她的作品里写过她母亲的年代,写过她自己成长的年代,却很少去写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这一代人的生活。在她的新作《罗马》里,她参照了“80后”的生活、“80后”的价值观、“80后”的孤独与“80后”对自由的向往。这是《罗马》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享誉文坛的新女性文学代表

重庆,一座超现实主义的“网红”城市,这里孕育了许多的诗人、作者。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获取了其他地方无法给予的精神养分。

1962年,作家虹影出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艰难的童年生活,赋予了虹影与常人不同的人生经历。自18岁获知自己的私生子身份之后,虹影便选择了出走。从重庆走向北京、上海,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品味了人间百态之后,她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旅。

19岁,她开始写诗;26岁,开始发表小说。在虹影的小说中总有着她个人复杂的家庭出身和坎坷的成长背景的影子,但虹影却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此。实际上,她写作题材出奇广泛,写作风格也异常多变。

在国内漂泊多年后,虹影又用十多年的时间来体会西方的文明。这些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创作。她写故土也写海外,写过去也写未来,时而笔触沉毅如《饥饿的女儿》,时而又叙述细腻似《K-英国情人》。她用超凡的想象力,艺术化地描写出性与爱的故事,虽然偶有争议,但任何人也不可否认,她以一种大胆的方式,充分表现了人性。

关于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文学,虹影谈到:“我们那么需要文学,是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要面对很多的磨难与挑战。除了我们的亲人与朋友能体谅、关心我们,能够最忠诚地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就是文学。”

在谈到《罗马》的写作初衷时,她说:“前段时间,一个活动中谈到现代人的焦虑。大家谈到我们到底惧怕什么?我们在坚持什么?我觉得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追求自由思想的人,我们要永远保持内心的洁净,这也是我写罗马的原因之一。”她是天生的创作者,那双灵动的大眼睛与摩登齐刘海诉说着她丰富的想象力;她是成熟的创作者,但是她骨子里的天真与她的赤子之心能很快在文字里被大家感受到。

虹影充满对人性及历史反思的女性主义写作,令她不被归类于中国特定一代写作者之中,但其作品中表现出的强烈艺术使命感和历史责任心,却让她在国内外文坛中脱颖而出。

让现实与虚构迎面撞击

此次的新书《罗马》由小说和散文两部分构成。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罗马的五天半的故事,两个同样出生于重庆南岸贫民窟、却未曾相识的女孩——燕燕和露露各自的故事。两个同样有着长江流水性格的女孩,贫穷且孤独,同时也对远方充满好奇。她们逃离原乡,走到国际大都市北京,走向永恒之城罗马。

在五天半的行程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罗马这座城的独特性,让她们更深地反思了自己的爱情和梦想,反思了自我的过往、现在和未来,并无所畏惧地做出了忠于自我的选择。整部作品蕴含着面向未来的反思。

散文部分是虹影个人真实的人生体验,包括感情、事业、奇遇等。在罗马居住的这段日子点燃了她想要描写女性内在世界中孤独的灵感。而对异国文化的兴趣,令虹影与意大利、与罗马有了更深层的连接。她走入了意大利的日常生活,并被其丰富的历史、艺术、美食及其中的人所深深吸引。

关于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文学,虹影谈到:“我们那么需要文学,是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要面对很多的磨难与挑战。除了我们的亲人与朋友能体谅、关心我们,能够最忠诚地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就是文学。”

越过千山万水

文学评论家张莉在谈到《罗马》时说:“在虹影最初的女性写作里面,她有一种怨怒。她渴望把自己内心的苦痛表达出来,像是在说我压抑,我要表达,我要告诉你们真相是这样的。相比较虹影早期的文学写作,如今虹 影已经人到中年,已经看尽了世事沧桑。我想,她已经经过了千山万水。我在她的作品里看到了这些。一个女孩儿成长为一个女人。一个浑身有怨怒的、痛苦的女孩儿成长为一个女人。某种程度上,她有着凤凰涅槃的过程。她在作品里面对爱的理解、对生存的理解、对灵魂和精神苦痛的理解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谈到女性写作,张莉说:“我觉得女性写作比较重要的部分是如何建设一个强大的自我。她要在爱里面让自我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加宽容。如果有一天,一个女性去爱一个人,不是因为弱而是因为强,她在爱的过程中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肯定,那么,她在爱的过程中应该不会得到致命的伤害而是得到生命的源泉。一个强大的、有自我意识的爱是特别令人欣慰的事情。”

虹影在《罗马》里不只写了罗马,还写了重庆。张莉认为:“在重庆,她不能拒绝自己在每个成长过程中的缺陷。可是她到了罗马,一切都清晰了。当远距离的时候,她会对人看得非常清楚,这就像你在旅行的时候可能会对你的家人看得更清楚。”虹影在罗马生活了十多年,她的作品具备了一种全球视野。这在张莉看来是一位写作者非常大的优势。张莉说:“对于写作者来说,她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从基本的男人与女人的不同到一个人与自然,与他所处的社会,与他所处的时代的理解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独具新意地书写女性的真实内在

与以往的写实风格截然不同的是,在《罗马》的小说部分,虹影的叙述方式将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同时间背景下的不同人物穿入罗马这面镜子,相互交错,叠加式地对人生不同阶段进行回忆、感受和重塑。作者对女性存在瞬间的写作,超越了女性现实的困境和苦难,是文学领域中女性主义的勇敢创新。

虹影作为跨国婚姻亲历者,拥有十二年意大利生活经历,所以她拥有足够丰富的素材和真情实感。作者摘取其记忆长河中最美丽的浪花来编织故事,用从未尝试过的幽默方式,展现现实中的中国家庭和意大利家庭的平凡生活,并讲述了人们经过家庭变故之后,在爱情和金钱面前做出的选择,从而使得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更真实,使得小说人物突破时空的反思更具震撼力。

反复修改的乐趣

《罗马》其实是虹影在5年前的作品。这5年来,她其实在反复修改《罗马》。她向记者讲述了她的修改过程:“我对细节特别在意。因为我认为细节是小说刻画人物灵魂最主要的部分。我们是通过细节来判断一个人。我是处女座,我对于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在意的,多一个字或者少一个字都不同。我是容不得多一个字的。在过去没有电脑的时候,我会在修改时重新把整本书都抄一遍。因为我改的太多,每看一次都要修改,所以我能背诵我写过的很多书的片段。当我开始电脑写作之后,这个工作变得容易许多。我在改的时候不是改某一部分,而是从头到尾看哪个字不对,哪一段不对。然后我加进去我认为需要的内容,比如一片云或者一个认识的人。”

她说:“十年前,我不会写《罗马》。我在那儿住了十几年,跟当地人发生深入的联系,这种感受跟在书上看到的罗马是不一样的。世界在变,我们的世界观在变,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所有变化都归入我们的内心,我们再反观这个世界,并面对我们自己的人生。其实我们的每一步都有调整,每一步的情感都有变化。可能我们以前是仇人但是我们今天是朋友。人的智慧和宽容之心是不断修炼的。这是一个一直往前走,一次次渡过一条江的过程。我们对于自己的人生和这个世界的理解,每一步、每一分钟都会有变化。”

关于细节,张莉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要让你相信这个人是真的。那么作者是怎样构建这个人呢?他要把所有的细节做实。其实这就像电影一样,你只有做到无限的实才能让作品实现真正的艺术价值。如果一个作家达不到细节的真实和年代的真实的话,你会觉得作品不够真实。但是即使你达到这个真实,这也并不能证明你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因为非虚构和纪录片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他为什么是我们当代非常优秀的作家呢?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如何写出人物真正的命运感。”

猜你喜欢
虹影张莉罗马
追寻两份立功喜报背后的故事
爱与美食
是讲述,也是辨认(外一篇)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永恒之城:罗马(二)
永恒之城:罗马(一)
冬天里的温暖